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及方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490119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及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及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及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及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及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及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及方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及方法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周和风一、辩证法是什么?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三、人类认识的辩证发展 四、人类社会的辩证发展一、辩证法是什么?(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说起立场:观察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和所持的态度 观点: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和见解 方法: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方式、途径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 (二)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还是各自孤立的个别 现象? 世界是发展的还是静止不变的? 事物内部包不包含矛盾? (三)唯物辩证法与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其意有二: 认识的对象是在联系中存在

2、的,是辩证发展的,因 而,必须从联系和发展中来认识和把握对象; 认识本身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无限发 展过程。辩证法与方法论是统一的,其意亦有二: 方法必须符合被作用对象的辩证发展规律; 方法本身是多样的,各方法是彼此联系的,方法随 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四)唯物辩证法与诡辩论的原则区别总体上说,其区别在于: 唯物辩证法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有客观依据, 是客观地运用概念的灵活性;诡辩论建立在唯心 论基础上,没有客观依据,是主观地运用概念的 灵活性。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和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

3、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 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等 等。 联系的普遍性 任一事物,都同他物相联系; 任意二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 2 联系就是条件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一定的条件(“决定论”观点) 条件是可以改变和创造的(“辩证决定论”观点) 改变和创造条件也是需要条件的 3 从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系统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 机整体。 系统的四个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1 发展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2 从发展的观点看,一切事物都是过程,“世界是过 程的集合体” 3 关于发展的

4、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 4 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量变、质变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适度”、“促变”处理事物的两种方式 5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科学把握事物发展的前进趋势和曲折道路 坚定的目标和务实的态度:成就一切事业的两大保证 “循环论”和“直线论”的误区 (三)唯物辩证的矛盾观 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 矛盾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同一性、斗争性: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 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和 思想方法 3 矛盾共性和矛盾个性 矛盾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创造性工作的实质 4 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一种理论

5、框架统一物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 ,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矛盾性质的多样性:斗争性、竞争性、合作性、既斗争 又合作性、既竞争又合作性。 社会矛盾解决方式的多样性:一方克服另一方、双方同归于 尽、双方融合为一、双方共生共进等。 社会矛盾运动的两种基本趋势:异向发展矛盾双方各自 发展自己抑制对方,最终导致矛盾转化或解决;同向发展 矛盾双方发展自己又发展对方,最终导致双方共同发展、整体 和谐。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大量的是合作性的和既竞争又合作性 的矛盾,是同向发展的矛盾。因而,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应当 是共赢、共生共进、共同发展。三、人类认识的

6、辩证发展 (一)人的认识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 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上的 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 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恩格斯:反杜林论 就本性而言,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是能够完全地认识这 个世界的; 就具体认识而言,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只能认识特定对 象; 有限包含无限的因素,无数的有限构成无限 任何真理都具有至上性,在它起作用的范围内都必须坚持 任何真理都具有非至上性,都必须变化和发展 (二)认识的根本任务:主观和客观的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

7、关于真理和谬误 真理和谬误的主要属性(客观性、具体性、价值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坚持真理、发展真理、修正谬误,是人类认识辩证发展的 客观要求 (四)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 至无穷,而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上升到高一级的 程度。这就是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四、人类社会的辩证发展 (一)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三)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适合 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是社会发展基本的规律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四)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各种社会因 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表现为经济、政治、精神、社会 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