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传统电信增值业务的行业生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81691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传统电信增值业务的行业生态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理解传统电信增值业务的行业生态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理解传统电信增值业务的行业生态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理解传统电信增值业务的行业生态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理解传统电信增值业务的行业生态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解传统电信增值业务的行业生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传统电信增值业务的行业生态(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信商业贿赂调查:张春江背后的隐形人请不要当做愤青帖,而要作为理解中国电信行业“产业生态”的最好素材。凭借张春江、李华与李向东等的多重关系,能量超群的“隐形人”张锐,掌握着进入“电信帝国”大门的密码每年数千亿元的设备采购及IT 采购、数十亿元的广告招标,以及同样数额惊人、包罗万象的电信增值服务和各类工程采购,使得中国的几大国有电信运营商犹如传说中的黄金国度。上至西门子、爱立信等跨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下至以承包建筑工程为生的包工头,都渴望迈进“帝国”的门槛,成为中国国有电信公司的设备或服务供应商。但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才知道打开大门的密码。张锐正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是因为中国移动集团党组书记、副总

2、经理张春江落马,这位在中国移动内部从总部到地方游走自如,并玩转各大电信国企的“电信达人”可能至今仍是电信圈里的“隐形人”只有业内很高层的小圈子才知悉其名,公众更熟悉的或许是其“当代艺术品收藏家”的身份。多位接近中移动的消息人士向本刊记者证实,2009 年 12 月被调查的张春江,目前初步认定涉及经济问题,涉贿金额在千万元以上。张涉嫌受贿,事发两条线:一是与曾任前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秘书的宋世存之间因房产交易而发生资金往来( 详见本刊2010 年第 6 期“张春江案由来”);另一条线,则直接指向北京瑞致通信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锐。张锐出生于北京,1962 年生人,毕业于北京一所重点实验中

3、学重点班,高考前半年放弃高考,选择流浪体验生活,后任育英学校团委书记,曾因参加野外生存训练出名,上世纪90 年代初下海经商,结识时任大连电信管理局副局长的张春江。张锐的第一桶金,即从交换机代理而来。一位接近中移动高层的电信业人士透露,涉案者还包括张锐之妻阳光加信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蕊宁。张锐夫妇因卷入张春江案,已于今年春节前后被相关机构带走配合调查。阳光加信2004 年因击败多家知名广告公司,成为网通集团全国总代理而在广告界声名鹊起,其时,担任网通集团总经理的正是张春江。2010 年 6 月 25 日,中国移动四川分公司( 下称四川移动 ) 总经理李华被带走调查。多位消息人士指出, 李华系由张

4、锐牵出张锐曾出资帮助李华购买房产。但李华的经济问题仍主要在设备采购,李华落马后,四川移动曾分管采购的副总也被叫去问话。在此之前的3 月,四川移动数据部总经理、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负责人李向然携款潜逃。其时,审计署正在对中移动的SP(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 展开审计。本刊记者在四川多方调查发现, 张锐旗下公司不仅在四川移动承接了大量业务,其关系网还与四川无线音乐基地的主要SP成都娱音科技有限公司有着复杂的交集。一人牵出三案,“隐形人”张锐在中国移动及电信业引发的这场大震荡在加速扩散。一位电信业内资深人士称,张锐出事之后,多家跨国电信公司的中国区高管纷纷出国避风。随着张春江、 李华和李向东的相继落马,

5、中国移动在各地展开了一场人事大调整,江西移动负责人简勤接任李华已在内部公示、集团计划部总经理董昕出任河南移动“一把手” 也已基本确定。除此之外,中国移动还启动了对内部管理和财务制度的重新梳理。7 月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相继在内部展开反腐倡廉系列会议。张锐与涉案三移动中高层分别如何发生交易?张锐之后还有多少人涉案?张锐的巨大能量从何而来?这些疑问,伴随着上述三人转入司法程序可能部分得到解答,但不是全部。在庞大的“电信垄断帝国”阴影之下,左右和操纵着大小交易的“隐形人”,张锐不会是最后一个。“中间人”张锐被抓后,很多跨国公司负责中国市场的人都躲到国外去暂避风头在北京工人体育场12 号看台对面,

6、有一座特殊的建筑, 表面由巨大的现代钢结构组成,里面则是雕梁画栋的古徽式建筑六米高的挑梁立于中庭,周围有四柱, 柱上是用传统雕刻技法雕出的“雀立”,属镇宅之宝;厅堂正上方的天井称“四水归堂”,意为财源广进。钢结构内里的徽派建筑,据说是一座有200 年历史的老宅,不远千里,从江西婺源整运而来。创意者的大胆和奢华由此可见一斑。这里是有璟阁,著名的徽派餐厅,曾入选北京都会十大顶级时尚餐厅,是京城高官、外国使节和各界名流们流连之地。它的主人,就是近年来频频以“当代艺术品收藏家”身份高调出席各种活动的张锐。他购买的艺术品大部份放在碧水庄园的别墅中,自称有近千件,去过的人称布置得有如古根海姆博物馆。很少有

7、人知道,张锐起步于大连,发家于电信。电信才是他苦心经营的主业。张锐的人生颇富传奇,曾用过张睿、张皓铭等多个名字,从小便不愿受约束。他原本在北京一所重点实验中学的重点班就读,同学评价其相貌英俊,聪明、执拗、有个性。在离高考还差半年时,张锐放弃考试,选择去底层闯荡,体验生活。张锐后来当过老师和北京育英学校的团委书记,上世纪 90 年代初,在当时席卷全国的下海经商潮中下了海,创办了自己的通讯公司,主要推销小交换机,后来还在大连做起了服装生意。在大连,张锐遇见了他的“命中贵人”张春江。张春江长张锐4 岁, 1982 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年少得志,与张锐结交时已官至大连邮电管理局副局长,不久,1993

8、 年 8 月又升任辽宁省邮电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时年不到 35 岁。后从邮电部移动通信局局长一路升迁,1999 年 12 月成为新成立的信息产业部里最年轻的一位副部长。知情人士称,在张春江的一路升迁中,张锐始终与他保持良好关系。而中国电信市场这十余年的迅速发展和膨胀,更为张锐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1998 年,中国启动电信改革,中国惟一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一分为四,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中国网通等四大电信运营商成立。其后, 又经过两轮重组,分分合合,始成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足鼎立的局面。从 1992 年至今,中国的固定电话用户从1000 万增长到11 亿,移动电话用户

9、从一片空白增至 8 亿。为满足市场需要,中国的电信部门和后来的电信运营商大规模扩充网络,张开了对电信设备和相关服务的巨大胃口。外国的电信设备厂商都看到了机会,纷纷来中国淘金。他们也很快意识到,“在中国做生意,关系非常重要。”从诺基亚、爱立信、到西门子、北电,各大跨国公司各出奇招,有的找到前国民党将军之女出任中国区主管市场的副总裁;有的则招来深谙中国国情的销售奇才,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爱立信中国区某前副总裁。直到现在, 很多电信业人士提起此人仍大为叹服。“爱立信为中国电信系统培养了800 个 MBA ,此人即始作俑者。”一家跨国电信公司的销售经理称,跨国公司普遍有比较严格的纪律约束和财务约束,但读

10、 MBA的费用可以以“培训费”的形式方便、合法地入账。据业内人士介绍,前些年电信公司快速发展之时,每个省的设备采购量少则20 亿元,多则近百亿元。中国移动每年的采购支出大约是其收入的四分之一,2009 年对外投资超过1000 亿元,招标金额也近千亿元。中国移动的多位落马管理层都与设备采购有关,如湖北移动今年4 月审判的原副总经理林东华就涉嫌收受供货单位巨额贿赂;在此之前的2002 年,原湖北移动副总经理华仙军与妻子罗梅被捕,同样是收受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贿赂。今年年初,中国移动党组成员、人事部总经理施万中被调查。多位知情人士称,施万中在担任安徽移动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西门子通讯业务提供

11、了诸多“帮助”。在此过程中,西门子通过一家境外公司,向一家安徽咨询公司支付了高达500 万美元的“咨询费”,而这家安徽公司的注册人为施万中的妻子,实际控制人为施万中。据本刊记者了解,施万中案已基本审结,最快将于本月底在河南省鹤壁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样受制于海外监管约束和“做关系”的需要,很多跨国公司也同时选择了另一条路径,即找代理或聘请咨询或顾问来做“中间人”。张锐成立的诸多公司既有电信设备、软件的销售业务, 同时也做咨询和顾问。名为咨询, 其实就是做第三方代理和通过咨询费转移支付, 这是通信行业里最通用的规则,尤其是在外企运作中。如西门子等都在直销之外通过“中间人”进行操作。当时活跃于市

12、场的“中间人”,颇多为电信企业高管或者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扶持的“自己人”。“张锐就担任过多家外国公司的中间人。”一位接近张锐的人士透露,张锐最早涉入电信行业代理和销售的,正是当时所有移动通信设备中需求增长最快的交换机。张锐被抓后,很多跨国公司负责中国市场的人都躲到国外去暂避风头。淘金之旅“电信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很大,分得一小杯羹就很大了”张锐的角色不止于“中间人”这么简单。如影随形,张春江的每一步升迁几乎都伴随着张锐事业的新的扩张。1995 年 1 月,张春江离开大连,调任邮电部移动通信局局长、电信总局副局长、办公厅主任。也在这一年的7 月,张锐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华脉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下称华

13、脉电子 ) ,继续电信淘金之旅。张春江正是在背后支持他的关键人物。华脉电子成立于1995 年 7 月,注册资本为200 万元,其中张锐之妻杨旭霞( 后改名为杨蕊宁 ) 出资 80 万元,张锐、姬蓉各60 万。这位姬蓉,即为张春江当时的妻子,后出国读书, 2000 年 2 月才将股权转让给两个自然人郝露华和柳少宁。华脉电子在张锐早年生意中扮演重要角色,后来又入股了两家公司。1996 年 6 月,张锐用华脉电子与香港金威消防保安系统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一家业务颇为独特的公司北京华脉金威电子消防系统有限公司( 下称华脉金威 ) ,提供极早期延误探测报警系统。这家并不起眼的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电信、中国

14、移动、中国联通等,业务遍及全国。“我们给大空间和机房做报警系统,以前给电信局也做过很多。”该公司的一位员工称。该公司在网站上介绍其工程业绩时,罗列了近百家地方电信局及电信公司、机房大楼的名单,从省电信公司到市区分局、乃至变电所都有所涉及,覆盖十几个省, 其中以辽宁各地的业务最为醒目,此外还包括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广东省全球通移动大楼等。不过,本刊记者在该公司的办公所在地北京数码大厦B座 905只看到几名员工。“以前我也想象不到,做电信公司机房的空调系统、报警系统就能挣这么多钱,但实际上电信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很大,分得一小杯羹就很大了。”一位电信设备供应商称。1997 年, 张锐旗下第一家电信公司北

15、京思瑞德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下称思瑞德) 成立,初始注册资本150 万元,地点在北洼路4 号华澳公寓。张锐任法人代表,股东有三个, 华脉电子仍在其中,出资45 万元; 四川银海科技有限公司出资45 万元;四川人李心泽作为自然人出资60 万元。思瑞德的主营业务是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及项目集成等,此后经营范围中还特意增加了“销售通讯设备及本公司开发的产品”。这是有据可查的张锐与四川发生关系的最早记录,李心泽也是后来张锐染指四川移动多项电信增值业务和数据业务、包括四川无线音乐基地增值业务的最核心成员。就在思瑞德成立的第二年,1998 年,张春江升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张锐旗下的另一家重要公

16、司北京瑞致通信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下称瑞致通信 ) 成立,成立之后经营范围扩大到通信产品及计算机软硬件销售。这家公司的投资人还是张锐和杨旭霞夫妇,分别占 51% 和 49% 的股份, 注册资金 100 万元,后增至400 万元,与华脉金威同址办公,但没有挂牌。2001 年瑞致通信又投资了阳光加信科技公司( 下称阳光加信科技),2007 年底以 720 万元卖给了北纬通信(002148.SZ) 。阳光加信科技之所以被收购,在于其拥有的“牌照”很有“价值”。收购公告指出,阳光加信科技是一家经营资质和业务种类齐全、面向全国手机用户提供服务的全网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公告称,由于移动增值服务的行业特性,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向用户提供移动增值服务时,其经营资质、 提供服务的客户群体( 不同运营商的手机用户) 、 服务的地区和业务产品,“需要经过信息产业部、各地通信管理局和各级运营商的逐级审批,从申请到业务上线需要严格的审批手续。特别是目前在实行市场准入的情况下,申请新增受到严格控制,开展增值服务必须的资质和业务产品都成为稀缺资源。”网通“宽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