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运动说课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8107 上传时间:2017-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日救亡运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抗日救亡运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抗日救亡运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抗日救亡运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日救亡运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日救亡运动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2 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学设计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中国历史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1)从教材编排看本课选自(华东师大版)中国近代史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它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属于八年级第一学期中国近代史的重点内容之一。(2)从历史地位看本章内容充分的表现出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人民掀起的抗日救亡运动,对于结束国共十年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国共合作抗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从现实意义看学习本章,

2、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祖国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华民族的观念。2、本课的教学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学的三项任务是: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三项任务的完成,就是历史教学目的的实现。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和初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掌握目标A 记住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的时间B 理解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一二九运动的原因、口号、意义和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2)德育目标A 讲述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斗争传统教育。B 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党和平解决西

3、安事变的正确主张,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3)技能达成目标A 讲述西安事变后错综复杂的形势和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B 评价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C 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经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D 比较一二九运动和五四运动,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3、本课的重点、难点及其确立依据(1)重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2)难点: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原因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3)重、难点确立的依据A 党的抗日民族统

4、一战线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对于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团结抗战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所以确定为重点。B 一二九运动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爱国运动,对于学生学习爱国青年的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确定为重点。C 西安事变是国民党内部分化出来的抗战派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一次逼蒋抗日的军事行动,对于学生学习张、杨的爱国主义精神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也把它确定为重点内容。D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本是两个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蒋介石也是人民的公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在西安事变爆发后,还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其中的原因,学

5、生不易理解,因此我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制定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确定为本课的难点。4、本课知识结构本课在知识结构上安排了“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扩大”、“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三个子目讲述抗日救亡运动掀起的原因及各个阶层的斗争,实际也是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过程。其知识结构见说案。二、教法学法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认为教为学而存在,教是为了学;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反对单纯由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鉴于此,教法与学法制定的指导思想要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会学习

6、。结合本章的实际情况和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的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我制定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1)教法: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2)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三、教学过程在新课教学中,我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配合使用课件,分四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引入新课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学生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设计巧妙的导语使学生有新颖感,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

7、进入角色,激起学生去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产生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先播放一段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录像。熟悉的画面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段录像我巧妙设问:“日本在东北建立殖民统治的阴谋得逞以后,日本是否还会采取进一步的侵华行动呢?”在老师的启发设问下,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踊跃发言,从而培养了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老师的总结使学生明确了日本的侵略本质以后,然后话锋一转:“1935 年日本扩大了对我国的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灭国的危险,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不是坐以待毙,而是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8、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第二环节:新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先采用整体教学法,引导学生带着“导学目标”中的问题自读本课,让学生结合书中图文,自读自悟,自主发展,学生自读完毕,找出本课的内容要点,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构,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多媒体展示本课的导学目标:(1)什么是华北事变,日本制造华北事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4)一二九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领导者,口号及历史意义是什么?(5)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事变爆发以后出现了怎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

9、要采取这种政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具有什么意义?在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研究学习,鼓励学生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意见。在第一个子目“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扩大”的学习中,为了充分体现本课的知识结构,我大胆的对教材结构进行改变,把它分为两个子目:“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扩大”和“瓦窑堡会议”。对于什么是华北事变和日本制造事变的根本目的,学生较容易解决,我只要求学生在刚才自学的基础上回答即可。对于瓦窑堡会议,学生经过自学知道它的重要成就是制定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但对于中共为什么要制定这一政策,学生不易理解,于是我引导学生回忆“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

10、以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使学生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博大胸襟,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党,激发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在“一二九运动”这个子目的学习中,我先要求学生回答出导学目标中的问题,从而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为了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知识、在比较中掌握知识,我要求学生讨论:“比较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异同(包括背景,领导者,主力,口号,结果,意义等方面)”。经过比较,使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学生受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西安事变的学习中,我首先要求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事变爆发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到西安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11、是蒋介石长期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的结果。在讲述西安事变的经过时,播放一段华清池捉蒋的录像,激烈而惊险的场面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使学生油然而生对张、杨的敬意。“蒋介石被逮捕了,如何处置蒋介石呢?”在老师的启发设问下,学生的情绪激昂起来,踊跃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该杀,有的说不该杀,然后我根据实际情况,将赞成杀蒋介石的定为正方,反对杀蒋介石的定为反方,双方各自先进行讨论,找理由,教师进行指导,最后正反双方各选两名学生代表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论。经过争论,学生的口才得到锻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最后由教师总结:“蒋介石罪该万死,但此时不能杀”。由此导入事变出现的严峻的国际

12、国内形势。“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做出了怎样的反映?原因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自由交谈,相互启发,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的党。怎样评价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学生经过讨论、回答,老师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最后把它概括为“时局关键”、“基本结束”、“开始出现”、“初步形成”,这样既加深了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的认识,又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第三环节;小结我打破了传统的小结方法,用一道既能概括本课全部子目又能体现本课知识结构的一道问答题来概述新课要点。“概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初步形成的?”这样既达到了小结的目的,也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

13、识结构有了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第四环节:探究性测试为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我再提出一个探究性测试题:2001 年 10 月 14 日张学良先生在美国逝世,江泽民总书记高度评价了张学良先生的历史功绩,称他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结合张学良先生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的理解,并结合综合训练中的讨论题谈谈张学良先生付出的代价究竟值不值得?通过训练,使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也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四、板书设计(板书附后)板书设计旨在使本课知识结构清楚,一目了然,便于初二学生掌握本章线索。以上分析、构想,不妥之处,敬请指教。附:本课板书设计抗日救亡运动一、原因: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扩大二、表现:1、瓦窑堡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2、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3、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