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7937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3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 :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21 题,满分130 分,考试用时120 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答题必须用0.5mm 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第一部分 (26 分)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分) 慈(xi ng) 惊 (y ) (j n)工精 (zh n) 下面的这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据说在葑门横街, 最多

2、的时候开出过十家茶馆,现在我们也许已经找不到那些曾经有过的茶馆,但是只要看一看,听一听它们的名字,椿泌园,凤仙园,葑门茶室,无不使我们浮想联篇。苏州深厚的文化历史底孕,渗透在苏州的每一个角落,遍布在苏州的每一寸土地,葑门是一棵长在苏州大地上的树,它靠着苏州水的滋润和养育,也靠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百姓文化,在苏州城众多的区域里,独树一致,放射出耀眼的光采。错别字改正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 (1)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八则 ) (2)子曰 :“,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 ” (论语八则 ) (3) ,花落黄陵庙里啼。 (郑谷鹧鸪 ) (4)野鸭无意

3、绪,。 ( 孤雁 ) (5)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 (6) ,禅房花木深。 ( 题破山寺后禅院) 4. 名著阅读。 (5 分) 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 “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 ”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 “这泼猴 ! 今日来了 ! ”叫 : “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 ”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1) 下面这些关于孙悟空的称呼及其得名原因,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行者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B.齐天大圣石猴

4、被招安后,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C.千岁大王石猴探水帘洞成功,众猴拜他为王时对他的称呼。D.斗战胜佛唐僧收石猴为徒时为他所取的混名。(2) 罗刹女为什么一听见“孙悟空”三个字就怒上心头?(2 分) 语言运用题。 (3 分) 明代画家、 诗人沈周对白玉兰赞誉备至:“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裘。 ”白玉兰除作为观赏植物备受人们推崇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它抗烟吸尘力很强,是一位拒腐自洁的勇士,玉兰树周边70 米以内的空气可以达到“天然氧吧”的清洁水平。白玉兰花朵中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等十来种成分,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治疗头痛、鼻塞、急

5、慢性鼻炎、细菌性皮炎等症。而其果实则可榨取工业用油。请概括白玉兰有哪些重要的用途。第二部分 (44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7 题。 (6 分)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的第二联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3 分) 岳阳楼上有一幅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请结合诗歌谈谈杜甫有哪些“忧”?(3分) 阅读赵普一文,完成8-10 题。 (9 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

6、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蹉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及为相 B. 处决如流项为之强 ( 幼时记趣匠师如其言 ( 梵天寺木塔) C.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 家人发箧视之遂以名楼 ( 黄鹤楼 ) 仰视莲花反在天上 ( 于园 ) 9.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寡学术”这句话为下文写太祖劝赵普多

7、读书做铺垫。B.“处决如流”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赵普读书获益匪浅,学以致用的情况。C.文章通过对比手法,把其他在相位者的“龌龊循默”与赵普的“刚毅果断”进行对比,突出他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特点。D.文章通过“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等细节描写表现了赵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举荐人才的执着精神和坚定意志。10. “虽多忌克”的意思是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这句话放在文中对塑造赵普的形象是否有损害?请谈谈原因。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1-13 题。 (8 分) 王冕者,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

8、“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选自宋学士文集) 【注释】辄:总是、常常。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曷:通“何”,为什么。执策:拿着书。1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偷偷地 ) B.暮乃反( 返回 ) C.亡其牛 ( 死) D.己而复如初 ( 义)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13.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王冕的“痴”有哪些表现?(3 分) 阅读月迹选文,完成14-15 题。 (5 分)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

9、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谁 ?”我们都吃惊了。“嫦娥。”奶奶说。“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有三妹漂亮吗?”“和三妹一样漂亮的。”三妹就乐了 : “啊,啊 ! 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

10、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14. 赏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 15. 谈谈“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这句话的含义。(2 分) 阅读自渡彼岸 ,完成 16-20 题。 (16 分) 自渡彼岸雪小禅 学科(1)那年,他17 岁。(2)家贫。过年吃饺子,只有爷爷奶奶可以吃到白面饺子。母亲把榆树皮磨成粉,再和玉米面掺和在一起,

11、这样可以把馅儿裹住,不散单用玉米面包饺子包不成,那种榆树皮饺子难以下咽。记忆中,可以分得两个白面饺子,小心翼冀吞咽,生怕遗漏了什么,但到底遗漏了什么还未知是何滋味,已经咽下肚去。(3)衣裳更是因陋就简。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裤子上常常有补丁,有好多年只穿一两件衣服,撑到上班,仍然穿补丁衣裳,照相的时候去借人家衣服,(4)记忆最深的是他17 岁那年的冬天,同村邻居有个18 岁少年,有亲戚在东北林场,说可以上山拉木头,一天能挣30 多块。他听了心动,于是两人约了去运木头,尚不知东北有多冷。他至今记得当时多兴奋,亦铭印一样记得那地名额尔古纳左旗,牛耳河畔,中苏边境,零下49 摄氏度,滴水成

12、冰。(5)每日早上5 点起床,步行20 多公里上山。冰天雪地,雪一米多厚。拉着一辆空车上山,一步一滑。哪里有秋衣、秋裤?只有母亲做的棉衣棉裤,风雪灌进去,冷得连骨头缝里都在响。眉毛是白的,眼睫毛也是白的,哈出的气变成霜,衣服里鼓鼓的是两个窝窝头。怕窝窝头冻成硬块,于是用白布缠了,紧紧贴在肚皮上,身体的温度暖着它,它不至于被冻成硬块咬不动。(6)不能走慢了,真的会冻死人。拉着车一路小跑,上山要4 个多小时。前胸、后背全是汗时,山顶到了。坐下吃饭,那饭便是两个贴在身上的窝窝头,就着雪。到处是雪,一把把吞到肚子里去。才 17 岁,那雪的滋味永生难忘。(7)然后装上一车木头,往山下走。下山容易些,只需

13、控制车的平衡。上山4 个小时,下山2 个小时,回来时天黑了。(8)那是他少年时的林海雪原。(9)进了屋用雪搓手、搓脚、搓耳朵,怕冻僵的手脚突然一遇热坏死掉。脱掉被汗浸透的棉衣,烤在火墙边,换另一套前天穿过的棉衣。晚餐依然是窝窝头。第二天早上照样5 点起,周而复始。(10)一个月之后离开时,怀揣1000 元钱。 1000 元钱在20 世纪 70 年代是天文数字,那时的人们一个月的工资不过20 几块。(11)回家后,母亲看着他后背上被勒出的一道道紫红的伤痕,号啕大哭。(12)那 1000 元钱,给家里盖了5 间大瓦房。他说起时,轻声细语,仿佛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听者潸然泪下。(13) 光阴里每一步全

14、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已自渡。那零下49 摄氏度的牛耳河,霸占着他17 岁的青春,直至老去,不可泯灭。( 选自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16. 文章 (2)(3)两段文字能删除吗?为什么 ?(3 分 ) 17. 第 (2) 段中“小心翼翼吞咽”中的“小心翼翼”和“吞咽”矛盾吗?为什么 ?(3 分) 18. 文中的他在东北运木头过程的非常艰辛,请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特点的?(4 分) 19. “他说起时,轻声细语,仿佛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听者潸然泪下。”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些?(3 分) 20. “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己自渡。”这句话是作者对“苦难”的体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 分) 第三部分 (60 分) 21. 作文。 (60 分)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有人认为,放学时,长辈在校门外的等待是一种幸福;有人认为,遇到一位好友是一种幸福;有人认为,陶醉于书籍的海洋是一种幸福,请以“有一种幸福在心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字数:不要少于600 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