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解题技巧_一)速算技巧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7458917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1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解题技巧_一)速算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常用解题技巧_一)速算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常用解题技巧_一)速算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常用解题技巧_一)速算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常用解题技巧_一)速算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解题技巧_一)速算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解题技巧_一)速算技巧(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难题解法大全小学数学难题解法大全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常用解题技巧(四之一)速算技巧常用解题技巧(四之一)速算技巧 (一)速算技巧 1.变换运算顺序 【根据定律变换顺序】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比较简便、 快速。例如 (1) 467327689532722311 =(4673+5327)(2768922311) =1000050000 =60000 这是运用加减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改变原题的运算顺序,使计算变得简便、快速的。 (2) 125482578 =(1258)(425)78 = 1,00010078 =7,800,000 【根据加减运算性质变

2、换顺序】根据加减运算性质,也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快速。 (1)用“若干个数的和减去等于或小于其中一个加数的数,可以先从一个加数中减去这个数,然后再和其 他数相加”这一性质,改变运算顺序。例如 (485+468321)- 358 =(458- 358)+468321 =100468321 =889 (583387+217)- 387 =583217+(387- 387) =583+2170 =800 (2)根据性质“第一个数加上(或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三个数,可以由第一个数先减去第三个 数,再加上(或减去)第二个数”进行速算。例如: 5687768- 687 =5687-

3、 687768 =5000768 =5768 2583- 187- 1583 =2583- 1583- 187 =1000- 187 =913 (3)根据性质“一个数加上两个数的差,等于先把这个数加上差里的被减数,再减去差里的减数”进 行速算。例如 356(244- 187) =356244- 187 =600- 187 =413 (4)根据“一个数减去两个加数的和,等于这个数依次减去和里的两个加数”速算。例如 1875- (1675147) =1875- 1675- 147 =200- 147 =53 (5)根据“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先加上差里的减数,然后再减去差里的被减数”速算

4、。例 如 1628- (1600- 37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1628+372- 1600 =2000- 1600 =400 (6)根据“一个数减去若干个(有限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速算。例如 168- (18+10137) =168- 18- 10- 137 =150- 10- 137 =140- 137 =3 当然,依据加减法的运算性质,第(4) 、 (5) 、 (6)三种速算法,不仅要改变运算的顺序,而且还要改变部 分运算的种类。比方第(4)种括号里的“+147”要改变为“- 147” ;第(5)种括号里的“-

5、 372”要改变为“372” ; 第(6)种括号里的加法都要改变为减法。 【根据乘除运算性质变换顺序】根据乘除运算性质,可用如下办法变换运算顺序,进行速算。 (1)根据“一个数乘以若干个因数的积,可以依次乘以积里的各个因数”速算。例如 125(89) =12589 =10009 =9000 又如 2528=25(47) =2547 =1007 =700 第二例是把 28 看成“47”的积,再运用上述性质变换运算顺序进行速算的。这种算法,人们又常称它为 “分因法” (2)根据“若干个因数的积乘以一个数,可以先把积里的任何一个因数乘以这个数,然后再与其他因数相 乘”速算。例如 (37325)4=(

6、373)(254) =111100 =11100 (3)根据“若干个数的积乘以若干个数的积,可以把两个积里的因数依次相乘”速算。例如 (25350)(492)(254)(502)(39) =10010027 =270000 (4)根据“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被减数和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减”去进行速算。 例如 2799=27(1001) =27100271 =270027 =2673 (5) 根据 “用一个不等于 0 的数去除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数的积, 只要用这个数去除积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 去进行速算。例如 (6424)8=64(248) =643 =192 (6)根据“一个

7、数除以第一个数,再除以第二个数,等于这个数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 ,去进 行速算。例如 699000375233699000233375 =3000375 =8 (7)根据“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商” ,可以先把这个数乘以商里的被除数,再除以商里的除数” ,去进行速 算。例如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6(900054)=6900054 5400054 =1000 (8)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积里的两个因数依次去除这个数” ,去进行速算。例如 22456=224(78) =22478 =328 =4 (9)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商,可

8、以先除以商里的被除数,再乘以商里的除数” ,去进行速算。 例如 4200(700112)=4200700112 =6112 =672 8645427864(5427) =8642 =432 (10)根据“若干个数的积除以一个数,可以把积里的任何一个数除以这个数(如能整除的话) ,再与其他 因数相乘” ,去进行速算。例如 (32725)9325(729) =1608 =1280 (11)根据“一个数除以若干个数的积,可以用积里的各个因数依次去除” ,去速算题目,例如 48510(53711) =4851053711 =97023711 =3234711 =46211 =42 (12)根据若干个数

9、的积除以若干个数的积,可以把第一个积里的各个因数分别除以第二个积里的相应的因 数,然后相乘” ,去速算题目。例如 (211532)(3167) =(217)(153)(3216) =352 =30 55022 =(11510)(112) =(1111)(102)5 =155 =25 (13)根据“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所得的商相减” ,去速算 题目。例如 (7800- 78)78 780078- 7878 =1001 =99 287129 (2900- 29)29 =290029- 2929 =1001 =99 7981941819 PDF 文件使用 “p

10、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798418)19 =38019 =20 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性质的运用,不仅会改变原题的运算顺序,而且要改变部分运算的种类, 如第、 (11)、(12)条性质的运用;有些性质可直接运用,有些要将原题变形后才可运用,有些则要将这些性质逆用, 才能使运算变得简便、快速。例如第(13)条性质,第一例是直接运用,第二例是变形后运用,第三例则是逆用的 实例。 2.改变运算种类 在四则运算中,改变原题的运算种类,如以乘代加、以加代减、以加代乘、以减代除,往往可使一些题 目的计算变得比较简便、快速。 【以乘代加】几个加数虽然不同,但数字大小比较接近的时候,可

11、以选择一个数作“基准数” ,采用“以乘 代加”的方法速算。例如 (1)1718161714+1913+14 解题时,可以选择 17 为基准数,以乘代加解答如下。 1718+161714+19+1314 =1781- 1- 32- 4- 3 =178- 8 =128 (2) 325324318327323320 解题时,可以选取 323 作为基准数,然后解答。 325+324318+327323320 =3236+21- 5+4- 3 = 3236+(214)- (53) =32367- 8 =3236- 1 =1937 运用基准数以乘代加速算,对于一些随报随记而且数字又很接近的连加运算,是极为

12、方便、快速的,它的算 法可以是: 选定一个数作基准数,把比基准数多的记“十” ,比基准数少的记“一” ,随报随算它的累计数。当要加的数 报完后,结果也就计算出来了。 例如,某组 10 个同学某次数学考试分数如下: 72;71;70;68;74;69;73;67;70;73。 计算时,可选择 70 分作基准数。计算过程可如下表所示(实际计算时只需要算出累计数就行了) : 所以,这组同学这次考试成绩的总分数是 70107=707(分) 【以加代减】为说明问题,先看一个实际问题: “某人去商店购物,需要付款 4.65 元。他交给售货员 10 元,应找回多少钱?” 很明显,这是个减法算题,应该用 10

13、4.65=5.35(元)去求答案。可是在找钱的时候,售货员一般不做减 法,而是采用“前位凑九,末位凑十”的加法运算,得 5.35 与 4.65 能凑成 10,从而得出要找的钱数是 5.35 元。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做减法会产生连续退位的问题,而用加法凑整,可以通过“前位九,末位十”的办法口算。达到正确、 快速、简便地求差的目的。 凡是整百、整千、整万减去一个数,都可以用“以加代减”的方法“前位凑九,末位凑十” ,去迅 速地求差。请看下面的两个例子,特别是看一看列出的竖式: (1) 1000675=32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50000-36

14、72=46328 【添 0 折半】一个数乘以 5,可以看成是先乘以 10 再除以 2。一个数乘以 10 非常简便,只要在这个数的末 尾添个 0;再除以 2,也很容易口算。这种添 0 后再除以 2 的方法,叫做“添 0 折半法” 。它也改变了原题的运算 种类。例如 (1)4865 48602 =2430 (2)4.375 =43.72 =21.85 【添 0 退减原数】一个数乘以 9,就是乘以 101。根据一个数乘以两数之差的分配性质,一个数乘以 9, 可以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一个 0,再退一位减去原数,所得的就是所要求的积。这种方法,可称为“添 0 退减原数 法” 。例如 3969 =3960-

15、396 =3564 (退减原数可看式口算。看式口算不熟练时,可从低位减起,熟练之后可从高位减起,一下子就可直接写出 得数。 ) 【添 0 折半加原数】一个数乘以 6,可以看成是乘以(51) 。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用这个数分别乘以 5 和 1,再求两个积之和。一个数乘以 5,可以用“添 0 折半法” ,加上这个数与 1 的积,就是加上原数。所以这种 速算方法可称之为“添 0 折半加原数法” 。例如 64896 =648902+6489 =324456489 =38934 这种方法还可以推广到一个数乘以 7 中去。不过,乘以 7 就必须是“添 0 折半加原数的 2 倍”了。 例如 24367 =2436024872 =12180+4872 =17052 234.27 =23422+468.4 =1171468.4 =1639.4 【以加代乘】 “以加代乘”又可以称之为“添 0 加原数” 。例如 72011 =7200720 =7920 672031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67203067203 =73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