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盘江特大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29456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盘江特大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南盘江特大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南盘江特大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南盘江特大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南盘江特大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盘江特大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盘江特大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一、施工方案一)工程名称本标段工程名称为:锁龙寺至蒙自公路南盘江特桥 建设 工程二)工程地点锁龙寺至蒙自公路南盘江段三)工程概况锁龙寺至蒙自公路是国道主干线(GZ40 )二连浩特昆明河口公路、国家重点公路汕尾清水河公路云南省境内的重合路段,南盘江特大桥位于锁龙寺至蒙自高速公路4 合同南盘江段,为跨越南盘江而设,是整条线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主桥平面位于直线上。锁龙寺岸引桥平面位于缓和曲线上,平曲线半径为861 米,全超高5% ,其中缓和曲线长190 米,ZH 点:K127+954.01,HY点:K128+144.01,YH点:K128+213.69,HZ点:K128+403.69,交点桩号:

2、K128+180.07,转角 -171649。蒙自岸引桥位于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平曲线半径为700米,全超高 6% ,其中缓和曲线长 215 米,ZH点:K128+866.04,HY点:K129+081.04,YH点:K129+353.09,HZ点:K129+568.09,交点桩号: K129+228.30,转角 395156。主桥和锁龙寺岸引桥立面均位于-1.5%的纵坡上。蒙自岸部分引桥位于竖曲线上,变坡点里程:K129+100 ,纵坡由-1.5%变为-4%,变坡点交点高程: 1122.53 米;R=14500米,T=181.25 米,E=1.13 米。2 四)水文气象及工程地质条件(一)

3、地形地貌本桥位区处于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地貌区,该桥为跨越南盘江而设。桥址区河床深切呈宽“U ”字型,两岸地形陡峻。(二) 地层岩性据地质调查、 物探及钻孔揭露, 桥址区揭露地层有第四系冲洪积(Qal+pl ) 层、 第四系坡残积(Qdl+el ) 层及三迭系中统个旧组 (T2g2)岩层。(三) 不良地质作用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并结合钻探结果发现:该桥址区除灰岩中有一定的岩溶发育外,未见其它不良地质作用。桥址区岩溶发育一般。(四) 水文桥址区地下水类型以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少量基岩裂隙水为主。勘察期间,部分钻孔终孔后因孔堵,未测得地下水位,但钻探过程中发现除南盘江河流段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水量较大,对桥梁施

4、工有一定的影响外;其余地段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水量较小,对桥梁施工影响不大。地下水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对砼无腐蚀性。水文计算成果设计洪水频率水位流量平均流速平均水深备注(m )(m3/s) (m/s) (m )河床纵坡:3.07多年平均1024.625 165 0.72 2.77 3 1/100 1038.338 5190.3 3.13 14.45 1/300 1040.921 6705.2 3.42 16.48 (五) 气象设计风速: 地面以上 10 米高处,频率 1/100 的 10 分钟平均最大风速确定,由于无可靠风速记录,参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和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按蒙自地区风速值

5、计算,见下表:基本风速频率1/10 1/50 1/100 风速 v (m/s)21.6 23.6 25.5 温度:据蒙自、开远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平均气温19.2,最高气温 38.2,最低气温 -2.5 。( 六) 桥位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综合地质调查、 物探及钻孔等地质资料分析, 该桥址区工程地质综合评价如下:1. 本座桥跨度较大,宜选用桩基础型式。2. 桥址区锁龙寺岩由于第四系冲洪积层及坡残积层厚度较大,宜采用摩擦桩型, 基础持力层可选用深部强风化灰岩层,设计时应根据地层岩性进行强度及变形验算,并据此来确定桩长及其它参数。桥址区锁龙寺岸地形陡峻,出露岩性多为钙华,弱胶结,桥位下游发育有大型岩堆

6、,该段河流河岸顺直,目前该岸为堆积岸,建议加强桥位处边坡防护,可采用锚杆框格梁形式防护。4 3. 桥址区开远岸第四系坡残积层厚度相对较小,但其下灰岩及泥灰岩多呈强风化,且厚度较大,宜采用摩擦桩型,基础持力层可选用深部强风化灰岩或泥灰岩层, 设计时应根据地层岩性进行强度及变形验算,并据此来确定桩长及其它参数。桥址区锁龙寺岸基岩出露,河岸顺直,目前该岸为冲刷岸,建议加强桥位处边坡防护。4. 基础及桩施工时, 应加强支坑护壁及坑内的排水工作,应避免基坑(槽)长时间被水浸泡或暴晒。5. 由于时间短、工期紧,勘察中不可能对所有有问题一一揭露,建议在施工中应加强地质监测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7、必要时加强施工勘察工作。五)主要材料及质量要求1、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主桥过渡墩C40 4 号墩墩身、盖梁C30 塔座、承台、桩基4 号墩承台,桩基2、体内预应力钢材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应符合ASTM A416-97的规定。单根钢绞线直径 s15.2mm ,标准强度fpk=1860MPa ,计算弹性模量 1.95105MPa ,张拉控制应力 1395MPa 。5 主桥箱梁竖向预应力粗钢筋: 采用直径 32mm 的 40Si2MnMoV 精轧螺纹粗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785Mpa ,弹性模量 2.0 105Mpa ,必须按照交通部 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设计施工暂行规定的技术标

8、准进行生产和验收。纵向预应力钢束锚具采用预应力群锚锚具及配套设备,管道成孔采用塑料波纹管;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BM扁形锚具,管道成孔采用扁形塑料波纹管; 竖向预应力采用 32mm 的 40Si2MnMoV 精轧螺纹粗钢筋及配套锚具, 管道成孔采用塑料波纹管。 锚固体系技术性能应符合后张预应力体系验收建议 (FIP1991)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塑料波纹管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 (JT/T 529-2004 ) 。预应力钢束均采用真空辅助压浆施工工艺,塑料波纹管应符合该工艺要求并符合现行的法定标准。

9、3、斜拉索斜拉索设计参考采用250AT-55 钢绞线矮塔斜拉桥拉索体系及其配套锚固张拉系统。其性能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4、普通钢材 斜拉索塔顶斜拉索转向索鞍分丝管采用20 号钢;锚垫板、加劲板采用Q345-C钢。塔上锚固装置为一整体铸钢件,材料应满足GB/T 11352- 1989 中对 ZG270-500的要求。6 斜拉索主梁上拉索附近防护钢管采用不锈钢。 其它钢材采用 R235、HRB335钢筋和钢筋焊网。 R235 钢筋抗拉标准强度235MPa ,HRB335 钢筋抗拉标准强度335Mpa 。其 技 术 标 准 应 分 别 符 合 钢 筋 混 凝 土 用 热 轧 光 圆 钢 筋 (GB1

10、3013-1991 ) 、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 ) 、钢筋混凝土用焊接钢筋网 (GB/T 1499.3-2002 )的规定。直径大于 25mm 的钢筋应采用可靠的机械方式连接,连接器技术标准应符合有关技术规定,直径小于等于25mm 的钢筋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连接。桥塔劲性骨架、合拢段劲型骨架,均采用Q235-A 钢板,其技术标准应符合碳素结构钢 (GB700-88 )的规定。5、其他材料砂、石、水的质量要符合JTJ041-2000 的有关规定。其他材料如钢筋阻锈剂、混凝土膨胀剂、SBS改性乳化沥青等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规程要求。六)工期招标文件规定本工程计划日历天21

11、0天七)施工总目标1、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要求符合国家有关公路工程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并达到合格工程标准。2 、安全目标:无死亡重伤事故和重大机械事故。7 3、文明施工目标:施工环境优美,施工行为规范。二、主要设计指标、编制依据及原则一)主要设计指标1、道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布置。2、桥宽:桥面宽 27.3m (0.5m防撞栏杆 +11.75m车行道 +2.8m中央分隔带+11.75m车行道+0.5m防撞栏杆 =27.3m) , 桥塔和斜拉索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内。3、设计速度: 100km/h。4、设计荷载:公路 -I 级。5、设计洪水频率: 1/300 6、通航标准:无7、地震震峰值

12、加速度: 0.16g 。二)主要设计编制依据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 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 2004)4、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1 2005)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 2007)6、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7、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8、 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 (JTG/T D65-012007)8 9、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JTG/T D60-012004)三)编制原则1、遵循招标文件条款

13、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2、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妥善协调的各工程项目之间的关系,做到均衡施工。3、遵循与设计、规范和验收标准保持一致的原则。在编写施工工艺中严格按设计要求, 认真执行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我公司施工经验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该项改建工程建设项目。5、坚持施工全过程、全方位严格管理的原则。在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加大自检自查力度, 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尊重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并严格执行。6、坚持推广应用“四

14、新”成果的原则。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三、施工总体规划一)施工总体机构为优质、高效、安全的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根据项目与施工管理的要求,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 本公司中标后将成立浏阳区夏家桥危桥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该项目经理部由本公司一批具有较好管理9 水平、技术水平、 施工经验丰富和责任心强的管理技术人员组成,在现场全权代表公司行使管理职能及履行合同的权利与义务,是一支极有战斗力的施工队伍。本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兼技术负责人)、质检负责人各一名,下设六个分组,即行政组、材料组、机械组、路政安全组、质检组、施工技术组。负责施工现场全面指

15、挥、 协调、总技术、质量管理、物资供应、成本控制等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六个统一” ,即统一计划协调、统一现场管理、统一组织指挥、统一物资供应、统一资金收付、统一对外联络。 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充分发挥本公司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实现创优质工程的施工目标。具体情况详见下表:10 承包人拟为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图说明:项目经理为企业法人代表在该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人,是施工项目全过程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对各项工序严格把关,其分管行政、材料、机械、路政安全、质检,施工技术的各小组人员,严格施工,加强技术管理。项目经理

16、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负责人材 料 组机 械 组路 政 安 全 组质 检 组施 工 技 术 组行 政 组11 项目部主要分工负责情况如下:1、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全权负责内容:根据批准的总进度计划,监督指导各专业施工队伍落实进度计划; 负责各专业施工队伍、 项目部与政府管理部门及地方政府间的协调;负责施工队伍的质量控制;检查监督、落实业主指令及有关会议决议; 向业主提供工程进度及验收报告,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各专业队伍协调负全部责任。2、施工技术组落实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案设计,按施工规划制定工艺卡,落实工程测量放线及测量基本控制点的保护,对现场施工进行安排和管理,并根据设计和监理要求制定施工使用规范,做好技术档案资料工作,审查各专业施工技术措施,对工程技术管理负全责。3、行政组负责接待、协调、传达、后勤保障等勤务工作,为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对工程造价、 工程费用的开支进行控制,办理与业主之间的工程款收取、支付,编制工程成本、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