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说材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1294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说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说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说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说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说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说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说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说材料豫灵镇杜家小学:杨迎一、教材编排特点: 四年级上册共编排12 个主题单元, 每个单元大致包括两到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全册共有27 篇主题课文;语文天地中的自读课文原则上是每单元2 篇,根据单元内容另有增减。其中第七单元“地名”为开放单元。全册单元主题内容丰富,涉及到的话题广泛,有教师、月亮、桥,邮票等等,共27 篇主题课文,而且体裁多样,有故事、诗歌、古诗、评论、说明文、散文、骈文、词等,加上语文天地中的自读课文,题材多样、文质兼美,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教学目标:1、认识 210 个汉字, 正确书写180 个汉字,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书写规范、 端正、 整洁。2、积累一定数目的名言警句、谚语和古诗词。3、学写摘录笔记,交流展示自己的摘录笔记,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整理自己需要的资料。 5、熟练阅读28 篇诗文,背诵四篇。6、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力求学生做重点发言人,做讨论的主持人,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7、写有根有据(真实)的作文,写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结构清楚)。 三、教学重点:1、在阅读的同时,既教给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在阅读中,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通过讨论完善

3、问题,提高阅读能力,读懂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内涵。3、大量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4、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力求学生做重点发言人,做讨论的主持人,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5、写有根有据(真实)的作文,写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结构清楚)。四、编写意图1、提高阅读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四年级教材对阅读的要求高了,比如课后的思考题都是两个,既涉及课文内容,又涉及表现形式;每单元课文中都插进了金钥匙,意在引导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如孔子和学生一课共有两个课后题,第一道,“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是老是对自己的教育。”这句话对你有

4、什么启发?这个问题是对针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也是这篇课文的教育目的之所在。第二道题:收集孔子语录,背一背,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金钥匙则提出“阅读时有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交流,可以把它们写在自读笔记中。”这里既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又指导学生怎样记自读笔记。这样不断地渗透方法、指导阅读,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独立阅读。2、增加自读篇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语文天地”中的阅读篇目增多了,大多由三年级的一篇增加到两篇,如一单元“师生”安排了爸爸的老师和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还有二单元、四单元、五单元、六单元、七单元、 十二单元也都安排了两篇拓展阅读,当然也有的只安排了一篇,如三单元“民族之花”只

5、安排了一篇做客喀什,还有八单元,九单元,十单元,十一单元也都只有一篇拓展阅读,但篇幅都明显加长了,如诺言这一篇短文,足足有四页多,“桥” 这一单元后面的拓展阅读就有六页半之多。这正是针对四年级的学生实际适时拓宽阅读面,以丰富学生对阅读积累。这些都是弹性掌握的内容,给教师学生以选择的权利。在信息时代,阅读的选择也是非 常重要的一种阅读能力,而教材恰恰是为学生推荐了许多适合学生阅读的篇目。教学时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把某些自读课文作为主体课文教学。 3、加深课文内涵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七册课文的文化含量加大了,主题涉及的空间更大,如“收获”、 “大与小”“民族之花” “地名”“金钱”“规则” 等,已

6、不再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已经显示出学生需要思考更深更广的问题,要在历史的和社会的背景下理解课文;更多课文的内涵有了深度,而且从题目还不大看得出来,比如落花生美丽的集邮册 , 孔子和学生等,阅读时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来思考,需要教师和学生深入开掘;“地名”、 “方寸世界”等单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阅读时需要结合一定的背景来理解。比如大与小单元的三颗纽扣的房子中有这么一句话内涵极为丰富,“人的心只 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世界就能变得更加美好的道理。对这些内涵丰富的文章,教师应重视让学生独立阅读, 独立思考, 独有所悟。 4、

7、鼓励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搜集信息,从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在第二单元语文天地的金钥匙中提出 :自读时,知识性的问题可以查资料,问别人,在四单元“收获”中的拾穗一课,课后为学生呈现一段关于米勒的资料,我在引导学生阅读资料的同时,就告诉学生, 通过搜集资料能让我们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帮我们更好的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搜集资料的意识,然后根据所学内容的需要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并教给他们方法及途径。在学生学会搜集资料后,七单元的金钥匙中提出,“查找到的资料很多,有的有用,有的用处不大,有的也可能不准确,要注意筛选。 ”在这里又教学生要学会筛选资料,删去没用的,不准确的,留下有用的准

8、确的为自己所用。五、教学策略(一) 、充分发挥单元主题的作用(二)、用好金钥匙,学好阅读方法课标 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无论思考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读,自己产生问题,引起思考。谈到自读首先要学会方法,方能有效地阅读,否则走马观花,盲目地去看,收效不大。北师大版教材以儿童丁丁、冬冬对话的形式,在课文后面、语文天地后面以小金钥匙的形

9、式对阅读做指导,编写者试图通过这些小金钥匙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策略、方法和习惯。教材对四年级学生的自学水平通过这些金钥匙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1、利用好“丁丁”和“冬冬”两个人物。老师们一定发现了,教材中经常有两个人物出现,比如教材的第11 页,那个男孩子叫丁丁,女孩子叫冬冬, 这两个人物是从第一册开始就出现了,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教学中,我们要把这两个孩子当作班上的学生,他们就是孩子们的学习伙伴。这样能增强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编写者的意图、教师的意图,通过儿童的探究、用儿童的语言显示出来,使教材主要是学生的“学本”,而不仅仅是老师的“教本”。2、金钥匙的阅读指导要有一定的层进性,注重方

10、法的积累。在第一单元第一课师恩难忘,金钥匙提出“阅读时可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比如画问号。 ”这个金钥匙教给学生在阅读中学习提问,标不懂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尝试练习运用。紧接着又在这一单元的第二课孔子和学生中,金钥匙又提出“阅读时有的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交流,可以把它们写在自读笔记中。”这个金钥匙又明确告诉学生,阅读时可把需要认真思考和交流的问题写在自读笔记中,教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由易到难的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学会阅读, 积累阅读方法, 在不断地学习中积累并运用,达到读中学法,读中用法,学以致用。3、把金钥匙的学习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出现,金钥匙的学习与阅读教学脱节,没有

11、有机的把阅读方法的指导渗透到平时的阅读课中去,而是等课文学完了, 开始处理课后题了或者挨着讲语文天地了,捎带把金钥匙点一下,这样做根本没有领悟编者的意图,也可以说没有充分地利用好教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状况和金钥匙的具体内容把握好金钥匙的教育时机,可以安排在阅读课文前,可以安排在自读之后交流讨论之前,也可以安排在课文学习之后。教材所要求的, 是必须学习, 不能忽略。 不能将金钥匙的要点当作知识点传授,简单地落实到记忆要点和结论上。学生运用金钥匙所讲述的方法,开始时可能比较生硬,教师不必焦急, 坚持做下去就是了。教师应该在教学一个单元前就对这个单元的训练点做到心中有数,在设计教案、引导点拨方面就要

12、考虑到如何才能水到渠成的把方法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去,切实做到在学中教法,在学中用法,这一学说才能真正地学会阅读。如:三单元“民族之花” 中国结一文后的金钥匙提出,“看到文章题目可以先猜想文章的内容,读的时候再对照印证。”这又教给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从题目入手,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读读题目,猜猜文章可能讲了什么,学生一个个畅所欲言,我没有急于肯定谁的对, 谁的不对,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去印证,学生读完课文后,都争着抢着告诉我自己的读书收获,你一句, 他一句, 我又加以引导、 整合,很快就弄清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之前,我教给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都是采用提问式的方法:叙事性的文章,

13、抓住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来说;说明性的文章抓住写了事物的哪几方面?写景类的文章抓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这种方法虽然也不错,但对于程度不太好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一问主要内容永远都是好学生在回答,其他学生则永远是听众。看到学生对这种方法这么喜欢,从哪开始,我就教给学生,接触一篇课文,先从题目入手猜内容,再通过读验证自己猜的哪些对,哪些不对, 在此基础上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平时的阅读课上,我也要求学生按这种方法去做,每读一篇文章, 读之前可以先猜猜文章可能写了什么,然后再读,边读边想,看看你猜的是否准确,读完后再回过头来,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长此以往, 现在上课时, 概括主要

14、内容这一环节进行起来比起以前真是容易多了,我上起课来也感觉轻松了,学生也不那么费劲了。 4、对于学过的阅读方法要勤整合,勤积累北师大版金钥匙的编排采用了分散式的指导,把学生应该学会的方法根据难易程度,学生年龄特点编排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这样易于学生接受,但同时也有弊端,指导的方法太多,又太分散,如果不及时整合,不勤复习就容易遗忘,更别说运用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对北师大版每一册的阅读方法都要心中有数,并分类整理, 以便于及时汇总,用方法指导阅读,让方法为阅读服务。如:就理解词语的方法来说,教材按照年级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的安排了许多金钥匙,从而教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后面的金钥

15、匙中,丁丁和冬冬提出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理解米黄和橘黄的意思;三单元后面的金钥匙中丁丁、冬冬又提出“我把斩钉截铁、大义凛然、劈头盖脸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来理解。”三年级下册十单元后面的金钥匙中丁丁、冬冬提出“结合课文区别苍白、煞白、惨白的意思” ;四年级上册四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提出“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实在和体面的意思”;七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提出“用近义词替换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惊叹、捐献的意思, 体会词语表达的感情”;在十一单元中要求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教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些方法很分散,学了不整合,就会忘记,更谈不上运用,这样可以说没有真正领悟编者的意图, 枉费了编者一片苦

16、心,如果能够做到及时整合、总结并尝试运用,日子久了学生积累的阅读方法就越来越多,读起书来也更得心应手。所有金钥匙的内容,应当是滚动式地前进, 越积越多, 学生的能力越来越强。不能哪个单元提哪个要点就教学哪个要点,过了这个单元就把它抛在一旁,教学下一个要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调整金钥匙的学习顺序,补充金钥匙的内容。(三)记好摘录笔记,拓宽知识积累北师大教材重视阅读,强调积累。四年级上册从第一单元开始,安排了“学写摘录笔记”,第一单元金钥匙教学生学写摘录笔记。摘录的内容可以是重点词句、生字新词、 有用的信息资料和精彩的句子(不见得是文章的重点句),还教了格式。因为我们是语文教学,摘录的重点在语言材料。摘录有用的信息资料是所有课程应该学会使用的学习方法,可以另设一个摘录本记录,内容从语文教材之外搜集。从第二单元开始, “语文天地”中“日积月累”的第一项变为“我的摘录笔记”, 主要目的是通过记摘录笔记这一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字、词、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写摘录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