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06675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兼对当代中国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反思【摘 要】 “天人合一”思想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也与环境保护思想相契合,并指导着古代环境立法,取得一定成效。但反观当代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其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向环境立法目的一元论转型。所以,应以“天人合一”的环境保护思想,为环境立法目的转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更有利于摒弃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确立正确的环境立法一元目的,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键词】天人合一;环境保护;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环境立法目的一元论前 言“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流变中,古代各家的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最终形

2、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天人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涉及自然、政治、道德等诸多方面。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探讨的核心问题,换而言之,“天人合一”对环境保护方面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却一直采用二元论,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地位,为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埋下祸根。所以,在反思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弊端,探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其作为环境立法一元目的之理论支撑,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二者间的和谐关系,促使环境立法目的从二元目的向一元目的合理转型。2 一、思想的流变:“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与发展脉络“天人合一”思想经历了由萌芽到基本成型,再到逐

3、渐成熟,最后完善的发展脉络,最终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天人关系学说。(一)萌芽催生:原始农耕文化生产力水平较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突出特点,特别是农业生产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因此,为了能够依靠合适的生产条件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来发展生产,古人秉持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开始不断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挖掘和探寻生态规律。在农业实践中,古人们摸索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等生态规律,总结出人与自然同样都是宇宙中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形成了朴素的生态平等观念。在生活中,古人们总结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供给,生活中必须“节用”,才能保持资源被持续利用。正是因为古人在农业生产中逐渐

4、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才能催生“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二)基本成型: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整体观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天”与“人”二者视为一个整体。孔子在其学说当中宣扬“知天命”、“畏天命”,进而“乐山乐水”,以自身的努力体验“天”与“人”相融的乐趣。但是孔子尚未形成系统的“天人合一”观。到孟子时期,孟子将“天”道德化,强调“天”是道德伦理的本源,人性乃“天之所与”,人性的善良是“天”所赋予的,人保持本心的善性便能认识“天”。而“天”与“道德”,“人”与“道德”,利用“道德”这一桥梁,将“天”与“人”连接在一起,体现了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论证思路。“

5、天人合一” 思想发展到荀子时期, 荀子以朴素唯物主义进一步阐述“天人合一” 。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 论语为政篇 论语季氏篇 论语雍也 孟子告子下 孟子告子上 所谓“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最初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荀子天论3 该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荀子提出:“天地者,生之本也”,所有生命都是源于自然,人类是永远无法离开自然的,使自然之道和人之道达到统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之下“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形基本形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后续发展奠定了

6、充分的理论基础。(三)逐渐成熟:西汉时期西汉时期,“天人合一”思想逐渐成熟。董仲舒提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以血缘关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拉近。另外,董仲舒在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上,进一步阐述了“天”、“地”、“人”三者的微妙关系。具体而言,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到:“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人,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成一体。不可一无也”,董仲舒认为“天”、“地”、“人”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根本,三者情同手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董仲舒还主张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其提到:“天地之行美也, 其可食

7、者,益食之,天为之利人,独代生之;其不可食者,益蓄之,天愍州华之间”。董仲舒将自然资源分为“可食”资源和“不可食”资源,主张以不辜负“天为之利人”为目的,对“可食”资源要“益食之”,即保证“可食”资源的永续性;对于“不可食”资源要“益蓄之”,即保证“不可食”资源的蓄养与保护。因为这些都是上天的福赐,所以人类应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保护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做到“下长万物,上参天地”。一言以蔽之,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更为细致,更为科学,使得“天人合一”思想进一步成熟。(四)日益完善:宋明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到宋明时期日益完善,并且逐步成为当时社会思想的主导。“天人合一”的命题在宋代

8、以前均未被明确提出,笔者也只是从古代各学派的学说当中加以提炼,真正弥补这一空白的是宋代的张载。张载从“天”与“人”的关系出发,明确提出:“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 荀子礼论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 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4 天而未始遗人”。同时,在此基础上,张载还进一步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其认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貌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乾即父亲,坤即母亲,天地之体就是人类之体,天地之性就是人类之性。而后,二程从“天理”的角度阐述了天人关系。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态观

9、。把“人”与“天地万物”是统一的整体,是一种无私的大我的天地境界。到了南宋朱熹,他将“天道”与“人性”合二为一,指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 ”因此,他把“天”与“人”都归于“理”,并通过“理”这座桥梁搭建起来。陆王心学则是从“心本论”的角度来论证“天人合一”。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也提出了“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的主张。1 张载正蒙诚明 张载西铭。原文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张载西铭 程颢河南程氏遗

10、书 朱熹朱子语类 陆九渊陆九渊集 王阳明大学问5 二、内在的契合:“天人合一”与“环境保护”从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流变与其内在含义不难看出,其与生态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不仅仅包含宇宙观,道德观,还包含生态观。因此,“天人合一”与“环境保护”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一)“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保护”的内在相关性1. 目标上的一致性。 在“天人合一”思想中人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不同朝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约而同地要求人类应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当代“环境保护”所倡导的正是人类要保护生态环境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终极目标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因此,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环境保

11、护”,二者在其所追求的目标上均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2. 结果上的关联性。 在农业文明时期,因生产力较低,人类的生产生活要依靠“天人合一”的精神,即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因此,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的保护取得显著成效。而到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为了发展经济,开始突破“天人合一”的价值体系,试图改变“天”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强行改变自然规律,征服自然、主宰自然。这种行为破坏了自然环境,明显与“天人合一”思想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相悖。从表面上看,自然环境的恶化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的结果。 但从本质上看, 是支撑人类行为活动的价值体系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弱化。所以,无论是古代环

12、境保护的有效措施与成效还是当代环境的恶化都与“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环境保护观念的强弱具有结果上的关联性。3. 重整中的双向性。 如今,人们不断意识到环境恶化的巨大危害,意识到必须重新竖起保护环境的旗帜。但是,大部分人的观念里只要能够制约自身日常的行为,不破坏环境就可以保护环境。实则不然,如今环境已经开始恶化,要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人类的作为与不作为,不仅仅是重整人类的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重整人类的思想观念。而重整思想观念是双向的过程,缺一不可。“天人合一”思想是长期来古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帖“良药”,当然,其也是最适合“治疗”转型期社会,当代人生态观偏颇这一“恶疾”的“良药”。因此,需要在观念上

13、重新树立“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将其作为人类的行为规范,如此才可以保证人类的行为真正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 6 (二)“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环境保护”观念“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环境保护”理念相契合,其中体现的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更是对当代环境立法起到借鉴作用。1. 尊重自然规律。 因为“天人合一”思想蕴涵的朴素的平等观念,才让人类意识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万物处于平等地位,人类不能试图征服自然,改变这种平等的关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资源供给,因此需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从上文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天人合一”思想告诫人类尊重自然环境的内在价值,实

14、践中不断挖掘与探索自然规律并按照规律行动,如此才可以维持自然的和谐秩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历程,能客观反映古人对自然的态度从敬畏到尊重再到保护,“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与“人”是无法分离的整体,自然与人一样具有内在价值,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自然密切相关,因此人类要尊重自然万物的价值,纠正传统的“征服自然”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3. 生态可持续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形态来看,“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类只有在顺应自然、尊重并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天

15、人合一”思想强调人类只有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才可以向大自然索取,而且要注意维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通过“以时禁发”而达到“有余材”、“有余食”和“有余用”的目的,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社会实践方式。可以说,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中国古代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升华。3 7 三、理论到实践:“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古代环境保护立法“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保护”思想相契合。特别是“天人合一”思想下的“环境保护”观念更是指导着古代环境保护立法。“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古代环境保护立法主要体现在“防止环境恶化”、“尊重自然规律”与“环境保护与管理机构的设置

16、”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从三个不同角度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环境保护治理思想,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1. 防止环境恶化的立法。 国语 . 鲁语规定“伐木不砍新枝,捕鱼不捕小鱼”等,目的是保护各类生物资源。礼记. 月全中,灵活按照每个月自然环境的整体状况,逐条列出了每个月必须被禁止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会破坏环境,破坏“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王制篇中也明确规定,生态资源的生长与繁殖各自遵循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各有其时,严禁民众未被自然规律的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到了宋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生态资源的立法保护,以皇帝的诏令形式重申保护禁令。2. 尊重自然规律的立法。逸周书大聚中规定:“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六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且以并农力,执成男女之功”。意思是说,在春天里,禁止百姓砍伐树木与封山育林;夏天里,捕捞鱼类时不要用网眼较密的渔网,保护幼鱼的生长和繁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