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7319785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与教材研讨关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若干问题王祖浩(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上海 200062)编者按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 面向21世纪教育 振兴行动计划,都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 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开始启动。教育部已研制制定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 、 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编写审定了各科实验教材,目前已有20个学科(小学7科、 中学13科)的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从2001年9月起,首次在实验区试用。同时关于课程管理政策、 评价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均已

2、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将在实验区逐步 应用。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已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区和开发区分别试用上海教育出版社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课程教材被誉为教育事业的心脏。教的系统、 学的系统和教学系统均以课程教材系统为中介 而运作。课程教材的改革需要全国各方面的人士关注和积极参与,第一线的广大师生应是主力军。 本刊本期刊出的几篇文章,从不同侧面为我们提供了学习、 研制课程标准或进行新教材建材工作的 认识和体会。本刊热诚欢迎实验区和非实验区的化学教育界同仁奉献有理有据、 观点鲜明的文稿。在国内中学化学教学现状调研和国际化学课程 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 导纲要精

3、神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 验稿) (简称 “课程标准”)已于2001年7月正式出 版。这是21世纪初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 革的一个重要文件。课程标准从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高度阐述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价值,构建 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打破了按学科体系组织化学 教学内容的传统框架,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大力倡导科学探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就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化学课程标准的特点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 有关问题等做如下阐述,期望广大的读者批评指正。1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点为使21世纪的公民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挑战和未来职业的需要,化

4、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 性和创新潜力;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革新 教学观念,改变课程内容过于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努力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机械训练的现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 程成为理解化学、 进行科学探究、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 的责任感。111 提供给学生发展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义务教育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化学课程的基础 性:从身边的常见物质入手,要求学生认识物质的组 成、 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物质的微

5、观 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 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重视化学科学的核心概念,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简单的设计方法和操作技 能。在构建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过程中,针对多年来 围绕应试所形成的 “繁、 难、 多、 偏” 的现状,重新思考 “回归基础” 的问题。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可接受 性,采取 “降低要求、 删除难点、 分散融合” 等方法,对初中化学的 “分化点” 做了处理;化学计算更多地要 求学生从量的角度去了解化学变化的涵义,避免烦 琐的数学运算。 “知识与技能” 作为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标准 中从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上赋

6、予了新的内涵。512002年第78合期 化学教育“义务教育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与实施” 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研制组负责人:王祖浩、 王磊,主要成员有:王云生、 吴俊明、 郑长龙、 毕华林、 吴星、 陈光巨、 王作民、 程同森、 钱扬义等。112 突出化学与生活、 社会和技术的密切联系 新的化学课程突出关注社会现实,结合学生熟 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 丰富、 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了 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中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在课 程标准中明确 “保持和增进对生活和自然界中 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

7、展学生学习化学的 兴趣” 。在学习主题中,“身边的化学物质” 为丰富多 彩的现代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化学与社会发展”以能源、 资源、 材料、 健康、 环境为线索,引导学生体 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在提高人类生 活质量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课程标准的内容涉及空气污染及防治、 水资源 保护、 无土栽培、 金属冶炼和利用、 废弃金属回收、 化肥鉴别、 酸雨来源及危害、 土壤改良、 石油加工、 海水 淡化、 合成材料、 微量元素等多方面的化学知识和活 动要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强化了学生对化学在促 进社会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方面所起作用的认识。 课程努力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

8、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 技术、 社 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 能源、 健康、 环 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判断决策的能力。113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化学课程力求改革以 “教材为中心” 、“教师为中 心” 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 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 实验、 调查等 方法广泛获取信息,能结合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提 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或有关的活动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或证据,定性或定量地 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在探究中学会表达和交流, 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9、和积极的情 感,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在内容标准 “活 动与探究建议” 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以实 现 “力求创设生动、 真实、 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使每一个学 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114 建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 新的化学课程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方面有了实质性的改变,必然要求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反 映和指导课程的实施。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既 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 价”;积极倡导多元化的评价,重视学生自我评

10、价对 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 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针 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在纸笔测验中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倡设置具有实际背景的、 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化学 问题情景,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留给学生更 多的思考和发挥的余地,控制试卷的难度,避免 “客 观性” 评价导致习题的重复演练。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特点与现行的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 (以 下简称 “教学大纲”)相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 标准在课程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学习方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在结构和内容方面表 现出明显的

11、特点(见表1)。211 涉及的内容全面而详尽 课程标准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革的 背景和课程性质,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说明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和设计思路;对课 程目标、 学习主题、 内容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并对 学生的活动与探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课程标准还 就与实施新课程相关的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教材编 写、 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诸方面如何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做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了针对性的建 议。这对教师和教材编写者正确理解和把握义务教 育化学课程是十分有益的。212 确立了新的化学课程目标 为具体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吸取国际理科课程改革的成

12、 功经验,继承和发扬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化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 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 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 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 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 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构建了课程的总目标(见表2) , 与教学大纲规定的 “教学目的” 相比,课程目标不再 是一些抽象的术语,其操作性更强,

13、更全面地体现了61化学教育 2002年第78合期科学素养的要求,尤其突出了后2个维度的目标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表1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基本内容课程标准前言11 课程性质21 基本理念31 设计思路41 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课程目标11 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14条内容标准(含5项一级主题,共18项二级主题)共100条实施建议11 教学建议(7项)21 评价建议(4项)31 教材编写建议(9项)41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7项)教学大纲引言(对课程性质的简单说明)教学目的共4条教学内容11 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21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课时安排教学 中 应该

14、注 意 的几个问题4项考核与评价5条附录表2 化学课程目标、 内容主题和内容标准的比较课程目标学习内容主题内容标准或教学要求课程标准11 知识与技能(化学基本知识和重要的实验技能,化学与技术、 社会发展相关的知识等)21过程与方法(知识的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思维能力,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3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和探究兴趣,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 创新精神等)11 科学探究21 身边的化学物质31 物质构成的奥秘41 物质的化学变化51 化学和社会发展11 知识、 技能、 观念等目标100条21 活动与探究建议66条31 学习情景素材建议(联

15、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科学、 技术、 社会发展,科学史实等)60条教学大纲教学目的:11 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 原理、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21激发兴趣,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 关心自然和社会的情感31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初步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简单现象、 解决简单化学问题41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11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1 元素化合物知识31 化学基本计算41 化学实验11 知识条目108个21 实验技能20项31 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活动44个41 选做实验和专题调研活动16个213 重新构建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 新的化学课程立足21世纪公民科

16、学素养的提 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出发论证课程内容的价值,改变了过去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提 出了5方面的学习主题和相应的内容标准(见表2)。 对化学课程的内容要求做进一步分析可知: 新课程涉及的知识总量减少,删除了繁难的成分,降低了化学计算的要求,增加了可供师生选择 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增补了化学与社会、 技术、 生活 相联系的学习内容和探究性的学习素材,较好地体 现了内容的基础性、 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课程标准不再单纯依据化学学科的知识系统来描述内容目标,而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 社会生活实际、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学科的发展来选取和建 构最基础的、 学生发展最需要的化学知识。这些知 识又是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教学大纲按4部分列出了知识点和相应的教 学要求,单列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和选做实验或专题 调研,缺乏过程;而在课程标准的 “内容标准” 部分设 置了2个栏目:一是着眼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学习目标,除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