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不受保护制度下的资源浪费_我国经济学译著中重复劳动案例分析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317098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0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权不受保护制度下的资源浪费_我国经济学译著中重复劳动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产权不受保护制度下的资源浪费_我国经济学译著中重复劳动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产权不受保护制度下的资源浪费_我国经济学译著中重复劳动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产权不受保护制度下的资源浪费_我国经济学译著中重复劳动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产权不受保护制度下的资源浪费_我国经济学译著中重复劳动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权不受保护制度下的资源浪费_我国经济学译著中重复劳动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权不受保护制度下的资源浪费_我国经济学译著中重复劳动案例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赞踌群么年第期产权不受保护制度下的资源浪费我国经济学译著中重复劳动案例分析陈郁一、引论本文的研究视角制度创新以及 由此对产权 的保护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投入资源的生产效率,这一命题的逆否命题理当成立,即当投入资源 的生产效率不能得到保证时,也 即存在资源 的浪费时,想必既存的制度没有对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本文试图以知识产权中的翻译权为题来说明这一命题及其逆否命题,具体事例是 中国对西方经济学著作的翻译活动。在该事例中,资源浪费表现为翻译的“重复劳动”。尽管在对其他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领域 中该现象也极为严重,但本文不拟涉及,因为笔者坚信本文 的分析框架和基本观点是完全适用之的。另外,有关翻译权的

2、制度安排本身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对原作者和出版者的权益进行保护,但由于受题嚼所限,本文也不拟涉及。二、版权制度及对翻译权的保护一个概观“伯 尔尼会约”制度变迁理论首先解决了的是对制度的需求问题,说明了调整 产权的努力是相对价格变化的结果参见拉坦,。知识产权制度的演进亦然。艾尔奇安和德姆塞茨在讨论产权的一般范式时曾给 出了一个有关“伯尔尼公约”的例子。他们论述到,年荷兰电话公司用 其通讯设施 为荷兰 国内付费的用户转播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广播节目,由于这些国家拥有广播节目版权的所有者没能从荷兰 的公司那里得到补偿,这就在法律上提出了一个不寻常的问题,即资源一旦生产出来后是不是就 自动地提供给了另一个国

3、家。对该问题争论的结果便是年的“伯尔尼公约”参见艾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伯尔尼公约”自缔结之后曾经过多次 的增补和修订。就目前的公约来看,对经济权利的保护体现为其中的第一条,涉及到翻译权、复制权、改编权、传播权和编辑权等多项。公本文在定旅过程中曾在年月一日北京召开的“体制变革理论研讨会”上得到樊纲、胡汝银、茅予轼、盛洪、王利民、杨晓维、张晤光和庄建华等的有益评论,并对初稿作了较大修改,特此致谢。仅举几例就足以说明间题,如麦克法夸尔和费正清 编 的剑桥中国史第卷和第卷共三册,到目前为止鱿分别出了两个中译本,亨廷顿的变动社会的政怡袂序出了三个中译本,罗尔斯的正义论出丫两个中译本,等等。约 的第条明

4、文规定受保护的知识产品的专有权中包括翻译权,翻译权位于受保护的诸项经济权利之首参见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由于“伯尔尼公约”最初是根据欧洲工业化国家的标准和要求制订的,考虑到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能力和教育方面的需要,使之能较容易地获得受版权制度保护的知识产品,所以在年对该公约进行了修订,其中之一是相对放宽了未加入公约的发展中国家的翻译权,这种安排被称为“优惠条款”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国际局,。中国的翻译权制度及其不保护的后果由于中国一直没有加入“伯尔尼公约”,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相当程度上享受到了“优惠条款”所带来的好处,所以除了香港和合湾的著作版权之外,外国人的著作版权 包括翻

5、译权 在中国长期以来是不受保护的。从年月起,根据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就知识产权间题达成的双边贸易协议,中国政府开始对美国的著作版权予以保护。从同年月起,由于中国正式加入“伯尔尼公约”,因此对外国人的著作版权予以全面保护。在 中国长期实行对翻译权不进行保护的制度的时期,中国的确在教育、科研和文化交流以及其他有关方面获益匪浅,但是,在这种制度下,由于译者可以随意翻译某本外文著作和出版者可以随意出版该著作的中文本,这导致了在经济学界重复翻译出版同一作者的 同一版本的同一本著作,浪费了大量的投入品,何况翻译出版资源在 中国是很稀缺的,极有限的。本文将这种现象概括为“重复劳动”。三、重复劳动定义与例证重复

6、劳动 的定义为了对翻译中的重杂劳动情况作更为详尽的分析,并将非重复劳动从中排除出去,必须对重复劳动作出更为明确和贴切的定义。在此,我们不妨假定某书外文本为,其中文本为,有两种版本和,它们分别在时间和、出版,其中,也相应有两种版本和,它们分别在时间 和叼出版,其中。如果,较之有较大的变化,如进行了较大的改写,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或体系作了较多的调整等。那么,较之也有较大的变化。并且,如果下列条件得到满足,即可,那么,就不属于重复劳动,例如即将出版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版的中文本就属此例,尽管早在年前就 出版了该书第版的中文本。这是因为,尽管有了,但,仍是有价值的并且是在有了,后才有了,从而才有了,因

7、此不存在直接根据而生产的条件。注意,条件是很关键的,它是判定这类情况是否是重复劳动的一个标志。当条件一均成立时,若只满足条件而不满足条件,那么也应视作存在重复劳动。例如斯蒂格勒的价格理论的两个中文本尽管满足条件一,但显然不满足条件,故两个中文本中明显存在重复劳动。这个例子实际上与条件有抵触,但为使讨论简便起见,对这无关宏旨的差别忽略不计,何况这一差别更加有力地说明了盆复劳动的存在。还有一种情况也应从重复劳动中排除出去。当飞和,尽管是根据同一个生产出来的,但,基本上是直接 利用和完善了,时,显然在翻译中不存在重复劳动。例如科斯的论 文集企业、市场与法律中的“企业 的性质”一文是对已有 的中译文的

8、利用和完善、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中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是对已有的中译文的利用。除了上面这两种情况之外,只要 同一本外文书有两个 中文译本和,那么其中必然出现了重复劳动。当有三个中文译本时,重复劳动量就要相应增加一倍。,重复劳动的例证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开 放,中国经济学 界也日益繁荣起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表现在从年代起对西方经济学著作的翻译出版上。由于在此领域原先存在许许多多的空 白点,翻译工作起初很少“撞车”。但从年代中期开始,从西方经济学著作中文本的出版所反映的情况看,翻译出版领域 中存在着大量 的重复劳动。在给出有关重复劳动的具体例证之前,有必要在此作两点

9、说明第一,在前面一小节对重复劳动进行界定时,我们已经可以从某些例子中看出,尽管本文分析的是对 西方经济学著作的翻译,但对西方经济学论文的翻译中可能也存在重复劳动问题。实际上情 况确实如此。例如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和“经济学中的灯塔”、艾 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德姆塞茨的“产权论”以及舒尔茨的“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等论文国内就有了两至三个不 同的译文。由于有关这方面有待检索的文献浩如烟海,出于技术性的原因,本文仅就此提及一下而暂且存而不论此中的重复劳动问题,但问题 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第二,即使本文单单注重于经济学著作翻译中的重复劳动问题,也似应将列举的对象

10、的范围作一定的限制,即 以少数几家出版社 出版的西方经济学著作 中文本为例。原因如下。随着中国经济学界和 出版业 的繁荣,近多年来国内出版西方经济学著作中文本的 出版单位不断涌现,已不再象以前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仅有一、两家出版单位从事于这项事业,一、两家出版单位“一统天下”、“独领风骚”的格局已被完全打破。除了下文将重点作为说明间题 的两家出版社之外,其他出版社在出版经济学著作 中文本的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的现象。例如托达罗的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钱纳里等的发展的型式、诺思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亨德森等 的微观经济理论的数学方法和卡特等的理性预期均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中文本。尽管从学术研究 的全面性

11、和公正性角度看,有必要对所有出版西方经济学著作中文本的出版社的有关情况作全面调查,但 出于调查成本方面 的考虑,这项工作一时实难铺开,故在此仅以两家有代表性的 出版社出的书 为例。经过反复权衡和多方面调查,我们以商务 印书馆和上海三联书店这两家、国 内出版西方经是否可直接利用是值得深究的,但在此不作讨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没有对重复劳动作数盘上的估算,即没有具体计算重复翻译的字数。若要作这样的工作,不妨可以这样来进行 在字数上,当时,的字数就是重复劳动里当时,的字数则是重复劳动盘。由于翻译,尤其是出版,有一定的时延,一时就无法 明确判定是还是真正属重复劳动,而上面提出的这种计算重复劳动的方

12、法无疑能在总童上确保作出计算,但同时又避免了这一判定上的难题。济学著作中文本质量最权威、数量最多的出版社为例来说明重复翻译问题,具体情况见表、表和表。表和表分别概括了来 自这两家出版社 的例证,说 明的是,在表中所列举的这些著作上,这两家出版社与其他出版社在出板同一本书的中文本的过程之中存在重复劳动。表则概括了这两家出版社之间在出版表中所列举的这些著作的过程中出现 了重复劳动。表来自商务印书馆的例证中文本数作者及著作包括其他出 一一一一一只望哩全竺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弗里希,通货脚服理论“科尔奈增长、短缺与效率“米德国际经济政策理论第卷甲际收支”“萨缪尔森,经济分析基础西熟人工科扔 林掩 色

13、兰处 乡理粉表来自上海三联书店的例证作,及,中文本效 包括共他也 版社在内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克食格汇率决定梅耶等货币、银行与经济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索罗增长理论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表商夯印书佗和上海三联书店出限一本书的例证作者及著作卡莱茨签社会主义经济与混和经济增长论文集缪勒公共选择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在产权不受保护的侧度下,从总体上粉存在重复劳动以至出现资派浪费这是毋有任疑的,但具体落实到行为主体上看,或阴燕莱人或某出版社是不尽客观和公道的。他们都是“经济人”,都在现有的资裸约束和侧度约束条件下使行为最大化。间惬还在于产权翻度本身什么样的制度导致了什么祥的行为。当然,这里

14、也没有 也无法 具体列举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有些出版社出于经挤上釉名声上 而不是制度约束上 的考虑,在见到其他出版社出了某本书后而没有将同一本书的禅梢发排、印剧或出版,但重复劳动却在所难免,且这给译者和 出版者均造成不小的损失,使两者的努力都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二是,一些出版社翻译出版计划是在产权不受保护似度下制订的,尽管有些属重复劳动的书目前还没有正式出版,将来在产权保护制度下是存出版不得而知,但翻译中的重复 劳动的 出现势成必然。若再考虑到这样两种情况,问题还将严盆。四、重复劳动的经济分析前两节我们分别描述了中国对翻译权没有进行保护的产权制度及作为其结果的翻译中的重复劳动现象。本节试图继续从事

15、这样两项工作一是,对该现象进行规范性 的经济福利分析,以从理论上揭示 产权不受保护制度所带来 的资源浪费或效率损失二是,对该现象进行市场结构分析,以进一步说 明资源浪费或效率损失的直接性的经济原因。经济福利分析一般认为,制度变迁及其结果主要有以下种类型生产效率的提高,收入的再分禹经济机会的重新配置,以及经济优势的再分配参见布罗姆利,。第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变迁也被称作诺思一利伯开普模型,其最重要的特征 是扩大了人们的 选择集。在此,我们主要是根据这一棋型来进行经济相降哆分析。如一图,我们假完全社会只生产两类产出品和,两者的产出数量分别由横轴和纵轴表示,不保护产权和保护产权的两种不 同的制度分

16、别为和,和分别为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与一组无差异曲线中的两条分别相切于和点。对于以上假定及其图示我们进一步说 明如下第一,可以认为,当严格遵守假定时,可被看作是社会所生产的仅有的两 种产品中钓另一种,当放宽假定时,可被看作是除之外的所有其他产品。第二,产权保护与否仅仅涉及到的产权问题,所以制度变化,一,是与无关的而与是相关的,故和与纵轴只有唯一的一个交点,而与横轴有两个交点和。第三,根据诺思一利伯开普模型,较之不保护产权的制度,保护产权的制度,会扩大社会的选择集,这意谓着在下,投入与下同量的资源,社会的生产可能性空间会扩大,即生产边界会 向外移,故在价的右上方。第四,点表示的社会福利水平高于点表示的社会福利水平。结合本文研究的问题,不难看 出,可以看作就是本文所讨论的知识产品经济学译著。在对翻译 权不保护 的产权制度下,社会福利所达到的水平点低于本可能达到的水平点,一部分 资源 明显被浪费掉了,换言之,边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