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认识科学教育专业与科学课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316821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认识科学教育专业与科学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绪论认识科学教育专业与科学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绪论认识科学教育专业与科学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绪论认识科学教育专业与科学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绪论认识科学教育专业与科学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认识科学教育专业与科学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认识科学教育专业与科学课程(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必修课程科学教育学 ( Integrated science pedagogy)主讲人 周勇 教育学博士1绪 论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程?认识科学教育专业与科学课程22000年12月8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v记者 李伦娥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v朱振岳 韩颖浙江中小学普开综合课关键在师范院校 专业设置3问题与挑战v科学课程教学实践先行,科学教育专业设置 和科学课程师资培养远远滞后!4一、科学课程教学实践先行,改革步履维艰v1985年,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自然科学基础作 为建国后国内第一个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实验而 展现于国人面前 。v1988年,我国上海市和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改革

2、实 验同时启动,改革步履维艰,问题关键在分科模式 培养出来的师资不适应综合科学课程实施的要求。5科学课程改革与实施步履维艰关键在师资v综合性的科学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对自 然科学有整体性的认识,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 。v分科模式培养出来的师资囿于单学科视域,难以跨越不同学科 知识之间的“鸿沟”,无法顺利把握学科之间的逻辑联系与价 值联系。 6二、科学教育专业设置和科学课程师资培养远远滞后v第一个冒险吃螃蟹者湖南怀化师专开创了建国后我国综合课 程师资培养的先河1996年开始“师范专科综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研究 与实践”教改项目1997年“综合理科”和“综合文科

3、”两个新专业首批招生82名, 分别挂靠在化学系和政史系。2000年6月,82名综合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100,4 名被外省抢走。v我国综合课程师资培养至少滞后了15年!7三、新世纪初年2001年,综合课程在我国国家 课程体系中确立法定地位v2001年6月,我国教育部颁布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综合课程 综合科学课程、综合文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正式成为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8基础础教育课课程改革纲纲要如是说:v改变课变课 程结结构过过于强调调学科本位、科目过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现 状,整体设设置九年一贯贯的课课程门类门类 和课时课时 比例,

4、并设设置综综合 课课程,以适应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现课 程结结构的 均衡性、综综合性和选择选择 性。重建我国基础础教育课课程结结构,成为为新世纪课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 国人瞩目的耀眼亮点通过开设综合课程,改变建国后分科 主义课程一统天下的沉闷局面。 9四、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科学教育专业v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开办科学教育专业的第1所高校 是重庆师范学院(后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 )。10v200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开办科学教育专业的8所高校:怀化学院、漳州师院、遵义师院江西师大、广西师大、西北师大西南师大、陕西师大11v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开办科学教育专业的24所

5、高校 :贵州师大、黔南民族师院、四川师大、太原师院西华师大、青海师大、天水师院、云南师大广西师院、玉林师院、华南师大、湛江师院许昌师院、烟台师院、赣南师院、上海师大宁波大学、浙江师大、绍兴文理学院沈阳师大、山西师大、渤海大学、长春师院、新疆昌吉学院12v2004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开办科学教育专业的7所高校:河北师大、河北师大汇华学院、运城学院哈尔滨师大、杭州师院、湖州师院、台州学院v截止到2005年8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开办科学教育专业的高校共46所。13五、何谓“科学”课程?(一)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概念分科课程按照不同学科领域遴选和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学 校课程模式和课程类型。分科课程的特点在课

6、程目的上:旨在使学生深入系统地认识和掌握各门学科分 支领域的知识技能体系;在内容遴选和组织上:注重知识技能的关联性、递进性、专门 性和相对完整性;在内容体系上:尊重各门学科内在逻辑结构的严密性和相对独 立性,注重学科界限。14综合课程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联系的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 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地组织在一起的一种学校课程模式和课程 类型。 综合课程的特点在课程目的上: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关于 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和全息观念,并养成深刻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 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内容遴选和组织上:通过适当方式将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 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地组织在一起;在内容体系上:注

7、重课程内容之间内在的逻辑或价值联系强 调打破学科界限。15“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逻辑关系和价值关系 逻辑关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类型,属于课程内容遴选和组织方式的逻辑范畴,因而在逻辑上二者成对立关系。价值关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类型,均旨在形成学生完整的身心素养,因而二者在价值上成互补关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学科课程结构体系。16(二)分科科学课程与综合科学课程的概念v分科科学课程(subject science curriculum)依据分科课程 设计模式设计出来的分门别类的科学课程,如物理、化学、生 物等分科科学课程。v分科

8、科学课程的特点在内容选择上主要是基于相应知识学科领域来选择其课程 内容要素,如该学科的基本科学概念、原理、科学事实、科学 探究能力、科学实验技能与数据处理技能等等;在内容组织上主要基于该学科的逻辑结构体系来组织这些 内容要素,因而课程内容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基于单一 学科结构的逻辑联系。 17v综合科学课课程(integrated science curriculum)在综合 课课程设计原理的指导导之下,打破或超越界限森严严的、分门别类门别类 的知识学科界限,统统整地选择选择 和组织组织 科学课课程内容的一种课课程 设计类设计类 型。v综合科学课课程的特点在内容选择上基于自然科学的整体统一

9、性选择科学知识内容 ,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内容组织上基于科学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而非单一学科逻 辑结构,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组织科学课程内容。18v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课程标准正式把“综合科学课程”定名为义务教 育“科学课程”,以与国际科学教育界接轨。 19v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科学课程”的本质属性我国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入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义务教育科学课程强调科学本质与教育本质的统一,因而是一种以科学与教育的统一性为基础的综合科学课程;我国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拥有自身独特的课程组织结构,因而在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功能优势。20绪论 作业1、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概念与特点 2、分科科学课程与综合科学课程的概念与特点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