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区居民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上传人:shu****891 文档编号:47312990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1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社区居民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社区居民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社区居民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校社区居民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社区居民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社区居民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查研究高校社区居民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 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徐蕾, 王艳丽, 张玉磊, 方堃( 西安交通大学医院, 西安7 1 0 0 4 8)摘要: 目的 了解西北某高校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 为更好地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8 2 1名西北某高校医院( 社区卫生中心) 及其所在社区的患者和居民以及该高校2个学院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 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愿意通过签约方式与家庭医生保持相对固定就诊关系者4 1 9人(5 1.0%) , 不愿意签约者2 1 6人(2 6.3%) , 对是否签 约持犹豫态度者9 7人

2、(1 1.8%) , 认为无所谓者8 9人(1 0.9%) 。不同性别、 不同年龄组、 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 职业调查对象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 5.8 4 2,6 5.5 1 6,3 0.5 5 7,9 2.1 3 5;P1 0 03 6(4.4)3 讨论初级保健一直是各国或各地区医疗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目前, 家庭医生制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已在全球5 0余个国家及地区推行3-4, 很多74V o l .1 5,N o .1 2 0 1 8 H e a l t hM e d i c i n eR e s e a r c ha n dP r a c t i c

3、e发达国家如美国5、 英国6、 德国7、 瑞典8、 新加坡9等的家庭医生制度已自成体系, 各有特点, 该制度对合理利用卫生资源、 降低医疗费用、 改善医患关系、 转变医生坐诊模式、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及健康水平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 随着全科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不断完善, 部分发达城市的家庭医生普及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2 0 1 3年6月, 上海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展了家 庭医生服务工作,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家庭医生工作制度, 不同社区按照各自实际情况建立了家庭医生团队或工作室与其所在社区的居民签约, 平均签约率为2 7.8 3%, 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知晓率 达

4、8 2.4 1%。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 平均每万名 居民拥有3.2名家庭医生; 在郊区社区, 平均每万 名居民 拥 有1. 7名 家 庭 医 生1 0-1 1。北 京 市 于2 0 1 1年3月出台了 北京市社区卫生家庭医生式 服务工作方案 , 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辖区居民实际户数合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鼓励社区居民按照自愿签约、 自由选择、 规范服务的原则, 按16 0 0的比例, 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社区居民签约, 签约后, 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临床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健康咨询、 用药指导以及转诊续约等医疗保健服务1 2。根据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学制度的指导意见 中所提到的“

5、到2 0 2 0年城乡每万人口至少拥有2名全科医生” 的 要求, 我国尚缺乏2 2.2万名全科医生1 3, 且全科医生数量不足、 质量不高。因此, “ 大力发展全科医学, 培养更多的注册家庭医生” 将是我国医改的必由之路1 4。西北地区地处我国内陆, 经济、 文化、 医疗等条件相对落后, 尽管各级政府对民生问题日益重视, 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 但距离大众的健康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老龄化情况较为严峻, 患有慢性病等老年常见、 多发疾病者所占比例较大; 且调查对象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 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遍表现出越来越认可的态度, 这也为在新的社会背景下, 社区卫

6、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其基层卫生组织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但是, 调查对象也对家庭医生的医疗水平、 服务态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 “ 担心延误治疗” “ 怀疑社区诊疗能力” 仍旧是影响调查对象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的主要因素, 且大多数调查对象选择家庭医生时最看重与签约医生的熟悉程度, 同时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还赞同家庭医生服务应收取必要的医疗费用, 但费用应低于5 0元/年。这说明提高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可度还需有关组织加大宣传力度, 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容和运行模式, 以提升服务质量, 完善服务内容, 进而提高家庭医生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7、参考文献1 R E A GANP A,B R OOK I N SF J . C o mm u n i t yh e a l t hi nt h e2 1 s tc e n t u r yM. S a nF r a n c i s c o:B e n j a m i nC u mm i n g sP u b l i s h i n gC o m p a n y,1 9 8 8. 2杨文萍, 武桂英, 周琴, 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与效能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 0 0 9,2 3(7) :2 3 - 2 5. D O I:1 0.3 9 6 9/j .i s s n .1 0

8、0 1 - 5 6 8 X.2 0 0 9.0 7.0 1 1. 3路孝琴.全科医学导论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9. 4唐圆圆, 魏晓瑶, 高东平.国外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 0 1 5,2 9(2) :9 - 1 1. D O I:1 0.3 9 6 9/j .i s s n .1 0 0 1 - 5 6 8 X.2 0 1 5.0 2.0 0 0 4. 5郝晓宁, 李士雪, 李湘江.美国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 0 0 6,2 7(8) :2 2 - 2 3. 6张为佳.英国的全科医生与全科医学教育J.中

9、医教育,2 0 0 1(5) :6 0 - 6 1. D O I:1 0. 3 9 6 9/j .i s s n . 1 0 0 3 -3 0 5 X.2 0 0 1.0 5.0 2 8. 7B U S S ER,R I E S B E R G A. H e a l t hc a r es y s t e m si nt r a n s i t i o n:G e r m a n yR. C o p e n h a g e n:WHO R e -g i o n a lO f f i c e f o rE u r o p eo nb e h a l fo f t h eE u r o p e a

10、 nO b s e r v a t o r yo nH e a l t hS y s t e m sa n dP o l i c i e s,2 0 1 2. 8侯宁.瑞典医药卫生体制与药学服务及其启示J.中国药业,2 0 0 9,1 8(1 2) :1 3 - 1 4. D O I:1 0.3 9 6 9/j .i s s n .1 0 0 6 - 4 9 3 1.2 0 0 9.1 2.0 1 1. 9毛阿燕, 雷海潮, 钟东波.新加坡卫生服务体系概述 J.中国卫生政策,2 0 0 2(7) :4 9 - 5 1. 1 0 龙骅.上海市全面推广家庭医生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J.中国卫生资源,2

11、 0 1 4,1 7(3) :2 2 5 - 2 2 6. 1 1 余澐, 张天晔, 刘红炜, 等.上海市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初级 卫 生保 健,2 0 1 1,2 5(1 0) :7 - 1 1. D O I:1 0.3 9 6 9/j .i s s n .1 0 0 1 - 5 6 8 X.2 0 1 1.1 0.0 0 3. 1 2 朱有为, 柏涌海, 孙金海, 等.我国家庭医生进展与对策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 0 1 2,1 0(1 0) :1 6 1 3 - 1 6 1 4 .D O I:1 0 .1 6 7 6 6/j .c n k i .i s s n .

12、1 6 7 4 - 4 1 5 2 .2 0 1 2 .1 0 .0 1 1 . 1 3 邱创良, 邓剑, 甘勇, 等.我国实施家庭医生制度支撑条件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 0 1 4,3 1(3) :1 4 9 -1 5 1 .D O I:1 0 .3 9 6 9/j .i s s n .1 6 7 3 - 5 6 2 5 .2 0 1 4 .0 3 .0 0 1 . 1 4 孙兰, 马应忠, 余建坤, 等.基于家庭医生制度的社区公共卫生中心运行机制的实践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 0 1 5,2 9(5) :2 6 - 2 8. D O I:1 0.3 9 6 9/j .i s s n .1 0 0 1 -5 6 8 X.2 0 1 5.0 5.0 0 0 9.收稿日期:2 0 1 7 - 0 1 - 0 3; 编辑: 黄文杰84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第1 5卷 第1期 2 0 1 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