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除痰法提高老年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研究及预后分析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7312015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气除痰法提高老年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研究及预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益气除痰法提高老年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研究及预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益气除痰法提高老年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研究及预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益气除痰法提高老年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研究及预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益气除痰法提高老年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研究及预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益气除痰法提高老年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研究及预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气除痰法提高老年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研究及预后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0 6 亚太地区肿瘤生物学和医学会议1 8 8 例N S C L C 用易瑞沙复治,显示缓解率4 4 3 ,疾病控制率高达6 8 2 。1 、2 、3 生存率分别为4 8 7 5 、3 0 6 9 和2 3 4 7 ,作为复治N S C L C 的疗效值得介绍。2 M S T 中数值为1 4 月C O X 单因素分析显示,7 个参数有统计意义,病变缓解、症状改善、影像表现为弥漫性,腺型肺癌和治疗中出现皮疹者M S T 较长,治疗过程中出现乏力症状和吸烟严重( 2 0 包年) 者M S T 短。经C O X 多因素分析显示症状改善,皮疹和乏力和M S T 明显有关。3 T T P 中数值

2、为6 月,C O X 单因素分析见和影像表现,缓解率、症状改善皮疹及乏力有关,但和性别、类型吸烟状况无关。4 较为明显的是性别,并不显示和生存率相关,结合我国易瑞沙登记研究中也未见男女性疗效之差别,提示除进一步收集中国易瑞沙临床材料是一个值得深入的问题,男性似也可列为用药对象。益气除痰法提高老年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研究及预后分析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广州5 1 0 4 0 7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法在提高I I I 、I V 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将合格病例随机分为中医组、中西医组、西医组,中医组以益气

3、除痰法,采用辨证加辨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中西医组中医药治疗同中医组,西医治疗同西医组;西医组采用单纯的化疗方法。观察指标以中位生存期、生存质量( F A C T - L ) 为主要指标,以瘤体大小、无进展生存期、行为状态评分( P S ) 、临床症状、体重、C E A 、各项相关生化指标等为次要指标。并以C O 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共纳入合格病例1 2 4 例,其中中医组4 6 例,中西医组4 0 例,西医组3 8 例。中位生存期比较,中医组3 l p 天,中西医组2 9 2 天,西医组1 7 7 天,1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 9 7 1 、3 2 3 3 和2 2

4、8 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一个月:病人愿意接受本方案治疗、能按医嘱坚持服药、依从性好者;4 2 2 排除标准无明确的肿瘤病灶( 包括可测量和不可测量的) ;不符合纳入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等老年性疾病,或精神障碍等疾病;依从性差者。4 3 治疗方法中医组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辨病治疗采用鹤蟾片加参一胶囊;辨证分型治疗按照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四种中医证型予相应汤剂辨治,治疗2 1 天为一个疗程,共4 个疗程。中西医组中医治疗同中医组方案,西医治疗同西医组。西医组,化疗方案为含铂方案,可选用N P 、G P 、T P 或D P 方案治疗,每2 l 天为一个周期

5、,共4 个周期。首要终点指标是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其它指标为疾病进展时间、肿瘤缓解、症状改善、体重变化等。4 4 观察指标以中位生存期、生存质量( F A C T - L ) 为主要观察指标,次要指标包括瘤体大小、无进展生存期、行为状态评分( P S ) 、临床症状、体重、C E A 、各项相关生化指标等。各组病人从入院第一天起进行瘤体、主要症状、P s 评分、体重、各项生化指标及生存质量的评定。治疗开始后生化指标、C E A 等每三周评价一次,瘤体大小每六周评价一次,主要症状、行为状态评分、体重每周评价一次,生存质量每疗程( 3 周) 评价一次。继续随访,尽量仍以原方案治疗为主,随访时间每月次

6、,以电话或信函形式,直至终点。最后统计中位生存期。5 结果共纳入观察病例1 3 1 例,其中脱落的病例数中医组l 例,中西医组3 例,西医组3 例,最终纳入统计的合格病例共1 2 4 6 4 ,其中中医组4 6 例,中西医组4 0 例,西医组3 8 例。三组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有较好的均衡性,P 0 0 5 。5 1 生存分析三组中位生存期比较,以中医组最长( 3 1 0 天) ,其次为中西医组( 2 9 2 天) ,西医组最短( 1 7 7 天) ,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 9 7 1 、3 2 3 3 和2 2 8 7 ,其中,中医组、中西医组较西医组中位生存期分别延长了4 4 个月、3 8

7、个月,一年生存受益分别增加了1 6 8 4 、9 4 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0 0 5 2 ) ;三组中7 22 0 0 6 亚太地区肿瘤生物学和医学会议位疾病进展时间以中医组最长( 1 8 3 天) ,其次为中西医组( 1 8 2 7 天) ,西医组最短( 1 2 2 天)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户I 0 0 5 ) 。不N P S 评分对生存有影响,P S = I 、P S = 2 和P S = 3 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 3 0 天、2 5 7 天、1 6 8 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 0 4 5 ) 。5 2 预后分析C O 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

8、共纳入与预后相关的1 2 个协变量,包括分组,性别,病程,解剖类型,病理分期,转移情况,辨证分型,既往治疗,治疗前C E A ,治疗前P S 评分,治疗前体重,治疗前总症状积分,生存期,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为:体力状况( P S ) 、治疗组别、病史和解剖位置。根据回归系数D 0 ,体力状况( P S ) 及病史为预后的不利因素,表明体力状况越差,病史越长,预后越差。治疗组别、解剖位置为预后的有利因素,表明周围型肺癌预后优于中央型,中医药治疗对预后有积极影响,在三个治疗组中,中医组、中西医组的风险比分别为0 4 8 1 、0 5 9 5 ,提示相对西医组可进一步降低5 1 9 和4

9、0 5 的死亡风险,表明中医以及中西医治疗较单纯化疗有明显的生存优势。5 3 生存质量研究生存质量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提高中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情绪状况、功能状况和附加关注状况的改善方面;中医组在身体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和附加关注状况等方面也有较好的改善。除社会家庭关系板块外,其它版块中医组及中西医组治疗前与4 个疗程结束后生存质量积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以中西医组的提高幅度较大( 身体板块除外) 。西医组治疗后积分比治疗前有所下降。提示中医药对于化疗的毒副作用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身体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及附加关注板块,中

10、医组积分变化呈平稳上升趋势;中西医组第一疗程测量积分略有下降,至第4 2 天积分逐渐呈上升趋势;西医组四个板块均在第2 l 天时积分下降,第4 2 天四个板块积分有所回升继而逐渐下降,至第6 3 天,下降幅度加大。5 4 近期疗效三组肿瘤缓解比较,总缓解率分别为中医组4 3 ,中西医组2 2 5 ,西医组1 3 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三组在P S 评分的改善方面,第2 1 天三组间改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各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第4 2 天三组间P s 改善率比较差异仍无显著性,中医组P S 评分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o 0 0 5 )

11、,中西医组和西医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第6 3 和8 4 天三组的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_ 0 0 0 0 ) ,其中,中医组和中西医组均优于西医组,中医组和中西医组第6 3 和8 4 天的P S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三组治疗后体重均有下降,但中医组和中西医组治疗后同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西医组第4 2 、6 3 、7 32 0 0 6 亚太地区肿瘤生物学和医学会议8 4 天体重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可有效的缓解肿瘤相关的临床症状,尤其在疲倦、纳呆、口干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医疗事件,但在血液

12、学毒性方面,中医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合并分析,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I I I 、I V 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2 1 7 、1 5 和2 6 3 2 ,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 0 6 ) ,其中,中医组与中西医组、嚣医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值分别为0 0 3 1 和0 0 0 1 ) ;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I I I 、I V 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2 1 7 、2 2 5 和3 1 5 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J P = 0 0 0 1 ) ,中医组与中西医组、西医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值分别为0 0 0 4 和0 0 0 1

13、 ) ;血小板减少I 、I v 度合并分析,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的发生率分别为0 、2 5 和1 0 5 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 4 4 ) ,其中,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 2 5 ) ;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I I I 、I v 度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分别为0 、5 和2 1 0 5 ,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 0 1 ) ,其中,西医组与中医组、中西医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值分别为0 0 0 1 和0 0 3 5 ) 。三组均有少数患者不同程度的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表现为A L T 、A S T 、G G T ,B

14、U N ,C r 升高,其中A S T 、A K P升高的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I 生P 0 0 5 ( P 值分别为0 0 0 4 和0 0 4 4 ) ,肝肾功能各项指标I I I 、I V 度合并分析,三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6 结论中医药的治疗可延长I I I 、I v 期一般情况较差的老年N S C L C 的生存期,提高生存率,较好地维护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拮抗化疗的毒副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肿瘤缓解、肿瘤相关症状的改善、保持体重稳定等方面有较的优势,中医药治疗在肿瘤相关症状、体力状态、保持体重稳定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在肿瘤缓解方面中医组不及西医组。多因素预后分析提示

15、影响生存的保护因素是治疗因素、解剖位置( 周围型) ,危险因素是病程及P S 评分。中医药治疗对于老年N S C L C 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中医药可作为I I I 、I V 期老年N S C L C 的主要治疗手段。益气除痰法可作为有效的主要治则。7 讨论肺癌的发病,常因正气虚损,诸邪内侵,致肺气责郁,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致痰、瘀、毒胶结成积,故肺癌的辩证总不离痰、瘀、毒、虚四字。导师周岱翰教授根据肺癌的发病具有“痰、瘀、毒、虚”特点,临床上把肺癌分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四型。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尤强调“痰”、“虚”两字,认为处于这一特定阶段肺癌的

16、病理特征是以“虚”为本,以“痰”为标,虚实夹杂。“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因此,肺癌的发病,与脾、肺两脏密切相关。以“虚”为本,重在脾虚,活法机要日:“壮人无积,虚人贝0 有之,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以“痰”7 42 0 0 6 亚太地区肿瘤生物学和医学会议为标,在肺癌演变过程中,“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肺癌痰之为患,除见咳嗽吐痰,喘息痰鸣等有形之痰外,尚有种种无形之痰的病状,如咳嗽气促为痰湿壅肺,咳血胸痛为痰瘀搏结,淋巴结转移为痰核流窜皮下肌肤,脑转移为痰浊蒙蔽清窍,肺内结块,为痰瘀互结而成,故肺癌的治疗离不了治痰;治痰离不开健脾益气。因此,对中晚期肺癌的治疗,除痰必须益气,宣肺必兼健脾。素问五脏生成篇谓:“诸气者,皆属于肺”。难经日“损其肺者,益其气”。导师遵内、难之要旨,守肺癌之病机,创“益气除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