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公共关系传播目的与分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312185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第一节公共关系传播目的与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四章第一节公共关系传播目的与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四章第一节公共关系传播目的与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四章第一节公共关系传播目的与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四章第一节公共关系传播目的与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一节公共关系传播目的与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第一节公共关系传播目的与分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传播与沟通知识点公关传播与大众传播媒介;新闻策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公关广告和商品广告的区别;公关演讲的传播效果;第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目的与分类 所谓公共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人们 通过这种交流达到分享信息、相互影响的目的。公共关系的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传播媒介沟通的。公共关系活 动的过程就是一个传播过程、信息交流过程。 常见的大众传播媒介有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类型一.公关传播的目的公关传播的目的就是影响公众、打动公众、吸引公众,使公众的态度 转变为有利于公关主体,以此树立良好的公关形象和信誉。(一)引发公众的注意力 公关主体与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首先

2、要设法了解公众,同时 让公众对自己有较多的了解,要通过信息的陆续发布,向公众即使准 确有说服力及针对性强的信息,以便于广大的公众能够分享到有关信 息,引发公众的注意力。 (二)诱导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行为 公关传播更深一层的目的就是诱导和引发公众采取理 解和支持的行为。 (三)树立公关主体的良好形象 公关主体在公众心里的印象如何,往往决定了他们对 公关主体的态度是否友善。二.公关传播的分类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利用两种类型的传播方式,一种是人际传播,另一 种是大众传播。(一)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人际传 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面对面的场合中实现的。人际传播的短处

3、是受到一定 的时空限制,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并在某一段时间内进行传播,传播面较窄 (二)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报纸、杂志、电视、书籍等传播媒介向为数众多的人 提供消息、知识、思想、见解及广告等的传播方式。 (1)间接性 (2)范围的广泛性 (3)能赋予被传达的信息以某种特殊的重要意义 (4)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大众传播媒介如果运用不当,也会造成大 范围的消极影响。 案例4-1奇瑞QQ 71页 案例4-2 2003年2月8日 72页三.公关传播的效果所谓传播效果是指信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受众方面产生 的影响和反应 1.注意传播源的可靠性、吸引性和真挚性 (1)传播源的可靠性,是指传播者的声望

4、、地位、职业 、专长及对所传播的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都会造成公 众对其是否可靠的知觉。 (2)传播源的吸引性,是指传播者要使听众信服,必须 在个性上表现出自己的内在吸引力。 (3)传播源的真挚性,是指公众总是倾向于信任态度真 挚、诚恳的传播者。2.要精心组织传播内容传播内容组织的如何,直接影响传播的效果。必 须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1)要坚持传播内容的客观真实性。实事求是、表里如 一、力戒夸大其词、言过其实。 (2)传播内容要同不同层次公众的接受心里相吻合。传 播要有成效,必须按照传播对象的心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 行。 (3)传播内容必须保持前后一致,经得起反复推敲,避 免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 案例4-3:请留心你家的后窗 7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