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旅游与中华典籍文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300429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旅游与中华典籍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六章旅游与中华典籍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六章旅游与中华典籍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六章旅游与中华典籍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六章旅游与中华典籍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旅游与中华典籍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旅游与中华典籍文化(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六六章章 旅游与中华典籍文化旅游与中华典籍文化 一、中华典籍,源远流长(一)史记(太史公书)汉武帝时,就已经出现典籍与藏书,文 献等名词,所谓“藏之名山,副在京师”金 匮、石室。(二)班固汉书已经整理当时部分皇家典籍,成汉书 艺文志(兰台令史)刘向编别录, (成帝时)是校阅群书,编辑成目录书。(别录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曹丕已作典论五卷, (书至唐代后佚传)抄送孙权。典籍文化所涉面太广,课文只阐述:大型丛书、类书、百科全 书,适当涉及部分工具书。二、我国大型类书、丛书及百科 全书:皇览(魏刘邵等)佚,清嘉庆间辑本一卷。(一)隋唐时期我国已开始编辑较大型的类书,百科全书:1.北堂书钞隋唐虞世南

2、编。(见文史哲工具书668页) 虞时任秘书,省郎官编。160卷(唐书作172卷)隋秘书省后堂称“北堂”故辑书为北堂书钞。书分十九部,800多类。全书分帝五,后妃,刑法,设官等852类。其他书都佚,此书最长远。 2.艺文类聚有中华书局印本,唐欧阳询等编(奉敕)书100卷,100多万字引古籍1400多种,先引史实,后摘诗文。其版本很多。分天、地、州、郡、山 、水、符命、帝王、后妃、储宫、果木、鸟兽 、虫鱼等48部。全部730余目。全书征引材料大 部分采自唐以前的文籍1300多种。相当广博。 所引书籍今存者,十分之一,二。 艺文类聚(二)宋代四大典籍1.太平御览1000卷目录10卷(宋李昉等敕编)今

3、存有宋刊本。(残)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本。(四部丛刊三编本)全书分:天,时序,地,皇王,州郡果,竹,木,药,百卉等55部。部又分目。如天部,分日,月,星等子目,全书分4558个子目。此书有燕京哈佛学社引得李昉,字明远,饶阳人,官至中书侍郎、平章事。 太平御览2册府元龟一千卷目录10卷。王钦若,杨亿等奉敕编。有宋大中祥符八年国子监刊本有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本宋景德二年(1005)真宗赵恒命王钦若,杨亿等修历代君臣事迹至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编成,改名为册府元龟。全书分:帝王、闰位、僭伪、牧守、幕府、总录、外臣三十一部。每部再分门,共1104门。收正史,正经,自古至唐五代,兼及国语、战国

4、策、韩非子、淮南子等书。册府元龟全部的类目,按文字笔划编排。 册府元龟3文苑英华宋太宗命李日方等编辑此书上起萧梁、下迄唐 代五代。选录近2000名作家,近两万多篇文章的总 集,全书共1000卷,38大类。4太平广记宋太宗命李昉等编辑,是宋以前小说逸闻总集 。全书500卷,目录十卷。按性质分为92大类,采录自汉代到宋初的小说 ,笔记稗史等共475种古代文化资料。书有1960年中华书局印本,又有排印本,选印 本,还有燕京哈佛引得本。太平广记是小说渊薮,鲁迅先生讲中国小 说史略时,及辑逸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 集等,类此。书甚有价值。太平广记文苑英华(三)明清时代明清时代,人们对大型的丛书,类书,百科

5、 全书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明显了。北宋到南宋元代,又有一系列的大型书籍编辑 。1永樂大典二二八七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22877卷,明姚广孝等奉敕编。明永乐六年(1408)原属本已佚。明隆庆元年(1567年)重录副本,(已残)1926年,傅增湘,影印过两卷,1930年(昭和五年)东洋文库影印过两卷,1959年中华书有原装仿样一册。 永樂大典明永乐元年(1403)成祖敕翰林侍读解缙等编辑。次年十月,全书告成,名为:文献大成。朱棣阅后,认为过于简略,命姚广孝等重行篡修。姚集中二千一百余人,至永乐六年(1408)成书,共2万24877卷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改名为:永乐大典。此书为我国第一部卷帙浩繁,内

6、容宏富,前所未有的大类书。采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各类具备,无所不有。以洪武正韵为纲,以韵分类。(不详讲)此书原有正副两本,正本早已散佚无存。副本在清雍正时由皇史宬移东交民巷翰林院。乾隆时存9677册,已失2400多卷。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抢去更多,光绪元年重修翰林 院,清点仅存不到5000册,光绪26年八国联军之后,只余64册清末移存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后经该馆历年搜集,各方赠送,归还共二百十五册,再加各国图书馆,私家图书馆借我复制,或拍到照片。共得七百十四卷。约当全书3%光景。1959年,中华书局借以影印,才开始让读者得以见面。2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总目录60卷陈梦雷原编,蒋廷锡重编。原稿

7、本,天津李氏,得残稿本数百册,已赠南开 大学图书馆。清光绪十六(1890)年,上海同文馆石印本,1911年由外交总拨给清华大学。1934年上海中华书局影印铜活字本附考证24卷。陈梦雷,福建人。此书原名汇编经雍正皇帝审阅,改名为: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由户部尚书蒋 锡重加增删至雍正四年(1726)告成。 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分六汇编32典六千一百零九部汇编汇编历象历象 方舆方舆 明伦明伦博物博物理学理学经济经济理学汇编理学汇编 经籍典经籍典 学行典学行典 文学典文学典 字学典字学典 6666部部9696部部4949部部2424部部例 如:文学典,又分为:文体、诗赋、词曲、文学家列传等49部古今图书集成比以

8、前的类书内容丰富, 国际间都认为这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外 国人为研究中国文化,曾为此书编过几种目 录索引日本文部省编:古今图书集成分类 目录英国人翟理斯编古今图书集成索引 。3四库全书乾隆37年(1772)设立“四库全书馆”,广征天 下古今图书,进行严密审查。选出合于统治者需要 的3461种,共计七万九千三百O九卷。按经、史、 子、集四部类。以著作者之时代序列。凡统治者不需要的,不收四库全书,留作备查有6793种,共九万三千 五百五十一卷。为四库未收书。这两部都在每种之 前,写有“提要”一篇,备成: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共钞成七部,分别藏于(北京大内、雍和宫)、沈阳、热河、扬州

9、、镇江、杭州 七处。其藏书阁为:文渊阁、 文津阁文淙阁、 文溯阁文源阁、 文汇阁文澜阁。该书编辑人员360人,缮写人员3800人,历时10年修成。 四库全书三、清代编集查找诗文语句等工具书:(一)佩文韵府张玉书等奉旨编辑。正集444卷 拾遗112卷书按106韵,又分四声(二)骈字类编康雍正王朝修 240卷,分:天地、时令、山川草木。述例:“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诗人登咸阳楼 佩文韵府骈字类编(三)渊鑑类函清张英等编 160卷 有光绪间石印本分30部280门(四)子史精华 允禄等编 160卷康熙60年编,雍正五年书成摘取子、史两库书中名言隽句分 类编辑。渊鑑类函四、查找历史历代典章制度文献通考通典通

10、志所谓“十通”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清文献通考、续皇清文献通考通典、续通典皇清通典通志、续通志皇清通志文献通考通典五、字典与辞书1辞海(合订本,中华书局版)1948年,共收单字一万三千多个,收词目七、八万条,总计近八百万字。2辞海(新)1979年 上海辞书出版社,收辞目十万多条,共一千三百万字辞海辞海3辞源(正续合订本)1947,商务印书馆,收单字一万三千个以上,词目十万多条,包括成语、典故、单字、词语、历史典章制度、古今地名、人名、各类名著。4辞源(修订本)1979年,商务印书馆,全书收词十万多条,共一千万字。5康熙字典张玉书等。有1962年中华书局影印本,特点收字多例证多全书四十二卷,收十

11、二时辰标分,共收47035字辞源康熙字典6中华大字典徐元浩等编,1915年中华书局版收单字四万八千多个比康熙字典多,是至今为止,我国收字多的辞书之一,分214部。7尔雅我国最早的字典分19篇。8中国人名大辞典9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尔雅中国人名大辞典辞辞 海海辞辞 海海 (新)(新)辞辞 源源字典与辞书字典与辞书辞源辞源 修修 订订 本本康熙康熙 字典字典中华中华 大大 字典字典中国中国 人名人名 大辞典大辞典 中国中国 古今古今 地名地名 大辞典大辞典 尔尔 雅雅字典与辞书情况分布图六、专题辞典,书目,索引1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谭正璧编)2中国古代小说辞典(郑云波、吴敢编)3曲海总目提要(三册)(清黄文易,董康编)4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上海图书馆编)5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北师大中文系编)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