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综合素质测试历史试题答案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7262660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内蒙古综合素质测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内蒙古综合素质测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内蒙古综合素质测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内蒙古综合素质测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内蒙古综合素质测试历史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内蒙古综合素质测试历史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内蒙古综合素质测试历史试题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年内蒙古综合素质测试历史模拟试题【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综合素质测试网站和学校提供】当代史学家喻大华认为,“维新变法的理论主要来自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前者以繁琐考据的方法 把维护封建制度的经学论证为伪经,后者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形象,以作为维新变法的护符,并把今文经学的 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结合起来,说明历史的进化。”以下关于康有为变法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形式上是新颖的B、 方法上是激进的C、学术上是科学的D、思想上是落后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王莽曾托古改制,因此形式上是新颖的说 法错误,排除A项。康有为通过

2、批判传统古文经学,同时宣传西方进化论思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格格不入,因此方法上 是激进的,B项符合题意。他用三世说解释历史进化,在学术上是不科学的,排除C项。康有为宣扬变法维新,进化论,主张 君主立宪,较之顽固守旧势力思想上是先进的,排除D项。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维新思想的特征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 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海国图志为近代魏源所著。结合所学知识,

3、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情况,排除A;魏源 在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主要是为了学习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排除C;为戊戌变法 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的维新变法思想,排除D;根据题干信息“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 ”(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说明海国图志对西方的介绍涉及西方政治体制,因此选B 。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开眼看世界”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 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

4、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 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 程碑D、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不难发现,材料的主题是认为洋务运动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洋务 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

5、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晚清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近代企业中,其兴办 宗旨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天津机器制造局 B、发昌机器厂 C、继昌隆缫丝厂 D、大生纱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识记能力。由材料“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 强之术”可知,这与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相似。只有A是洋务运动的企业,B、C、D是民族企业,所以答案 选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反对

6、建立电话电报事业的理由之一是“中国人架设电线就是不孝,不孝必然不忠,架设电线必然导致不忠不孝,罪莫大焉! ”持此观点的应是A、洋务人士B、顽固势力C、维新人士D、革命党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派别反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恪守儒家 伦理道德,应当属于顽固派,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排除。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 顽固派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 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

7、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 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 业救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材料中列举的一系列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反 映的共同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所以推动近代中国历史“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挽救民族危亡,故A项正确。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 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

8、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B、坚持“中体 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关注西方科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知识不难发现,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正在中国轰轰烈烈的大搞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 的科学技术,所以,此则材料足以说明当时中国人是在关注西方科技。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此言论最恰当的提炼是( )A、

9、反抗侵 略B、政治改良C、中体西用D、全盘西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 据材料关键信息“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是典型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即“中体西用 ”,这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观点。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 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

10、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 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 的变法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D、英 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 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公举一大酋总摄之”“不四载即受代”,不难看出,这个国家应该是美国,排除B、D两项; 结合当时中国国内具体社会背景,可知,魏源的这一主张在当时是很少有人理解的,

11、从而,A项不符合事实。综上,故,本题 正确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魏源的思想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 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这一论述的侧重点是A、批判“中体 西用”思想的局限性B、肯定“中体西用”思想的积极意义C、强调“西用”必须服从于“中体”D、论证“中体”和“西用 ”相互矛盾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开展的社会背景,“如果没有 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

12、,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把历史事物 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肯定“中体西用”思想促进了洋务运动开展的积极意义。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中体西用“海洋是地球的“血脉”,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强大都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近代历史上先后兴起的 世界强国同时都是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成为立国的根本大计。这方面的经验在今天仍然适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每年帮助3万考生

13、单招上大学 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 使了有效管辖。 材料二 “欧罗巴诸国皆好航海,立埔头,远者或数万里,彼以商贾为本计,得一埔头则擅其利权而专于我。荷兰尤专务此 业。(荷兰)地本弹丸,而图国计于七万里外,历数百年而不改,亦可谓善于运筹者欤!”英国人“皆务工勤商,早夜经营之效 ,由人烟稠密,户口繁滋,田园不足于耕,故工匠有三十五万户,多于农夫三之一,不止贸易一国一地,乃与天下万国通商 也” “每百人中务农者十之三,开矿者十之一,制造者十之一,为商贾者十之二,余教师、法师、医生、武士、水手。” “中国之师船,苟无

14、海贼之警,即终年停泊,虽有出巡会哨之文,皆潜泊于近岙内岛无人之地其船窳漏,断不可以涉 大洋。”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美国海权论的代表马汉认为,控制海洋是决定一个国家的领导地位和繁荣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常常是决定一个国家存 亡的主要因素。在马汉看来,海权是海军舰队、商船队、海外基地(殖民地)三者的总和。 材料四 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 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 长久的存在,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

15、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 国家衰落的根源。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源无疑值得进行深刻反思。 刘中民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南海诸岛与中央政府的关系。(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魏源认为欧洲列强崛起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4分)中国当时明显处于劣势的原因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二、三,简要说明魏源与马汉的海权思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权与大国兴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2分)答案(1)关系:宋代以来中央政府对南海诸岛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

16、辩的主权。(2分) (2)原因:以工商立国,以工商为本,重视发展工商业,重视发展海外市场经济,重视开拓海外市场,掠取暴利。(2分) 表现:海运业发达,海外扩张,占领海外殖民地;(2分 原因:经济落后;制度落后;武器落后;思想意识落后;(任写两点给2分) (3)相同点:魏源与马汉在认识海外贸易与海权关系方面都肯定了海权的重要性。(2分)不同点:魏源的海权思想着眼于 抵抗西方海权国家的侵略,马汉的海权思想着眼于为西方海权国家的对外侵略扩张提供理论依据。(2分) (4)认识:海权决定大国兴衰;发展海权,能够促进国运兴盛,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应该保护海洋主权,努力维护海洋利益 。(任写两点给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关系依据材料一中“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