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空间变化(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222457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的空间变化(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口的空间变化(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口的空间变化(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口的空间变化(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口的空间变化(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的空间变化(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的空间变化(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一、人口的迁移概念和分类概念和分类1、概念: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变化。必须改变居住地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常为1年)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空间移动)例如: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等。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3、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4、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5、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6、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 工

2、的农工。7、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8、在座各位同学来侨中读书。一、人口的迁移一、人口的迁移概念和分类概念和分类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 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15191519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人口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人口迁移时间 特 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 原 因 意 义二战 以后19 世 纪 以 前从发展中国家 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 少,短期流动 的人口增加以集团性 大批的移 民为主旧大陆(亚 、非、欧)美洲、 大

3、洋洲 等大陆欧洲的殖民 主义扩张、 新大陆的开 发在客观上开发了 新大陆、传播了 工业文明,也改 变了人种的空间 分布。亚、非、 拉等西欧、北 美、西亚 大洋洲等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经济生产发展 不平衡劳动供求关系学习培训完成归纳下表:P9 读图思考题主要由中部、西部迁往东部沿海的省区和城市,以 及工矿区。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从东部沿海省区向东北和西北以及海南,是以开发 边疆、支援边疆建设为目的。国 内 人 口 迁 移影 响 因 素 迁 移 特 点 流向或路线 新中国 成立前新 中 国 成 立 后成立到 20世纪 80代中 期20世纪 80代中 期以来迁移的流量增大 ,自发流动大批迁

4、移有计划、有组 织的迁移农业经济的脆弱、 战争、自然灾害; 垦荒、戍边、避税垦荒、戍边、避税 、经商、流放、经商、流放改革开放政策、 地区发展不平衡计划经济的影 响、国家政策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 地区。中部向外扩散 ,主要是由北向南由东部迁往 西北和东北由西部迁往东部 沿海城市和工矿 区我国人口的分布我国人口的分布黑河黑河腾冲腾冲对迁出地 :对迁入地 :v人口迁移的影响 :利 :弊:利 :弊 : 加强了与外界社会的文化交流 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 矛盾; 有利于提高经济收入,保 护生态环境等。青壮年劳动力减少,造成人才流失 缓解了劳动力不足; 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城市化 的发展。 有利于资源

5、的开发利用但也带来交通拥挤、居住因难、 治安混乱等问题。可能加剧环境污染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甲地区乙地区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二、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淡水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荒漠化与移民二、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土壤土壤是

6、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 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因而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二、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本溪市二、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距哈尔滨159公里。1960年以前是 草原与沼泽。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打出石油,正值建国十周年 大庆前夕,故定名大庆油田。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39万, 其中城市面积5505平方公里,人口103万。 洪涝灾害“生态移民” “环境移民”自然灾害*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经济因素

7、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深圳市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二、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文化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二、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婚姻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二、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政治因素政策国

8、家人口流动政策对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二、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政治因素战争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阿富汗难民二、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里约热内卢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政治因素政治中心改变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巴西利亚*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4.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差异印度人口多信仰印度 教,巴基斯坦人口多信仰 伊斯兰教。 1947年,为 了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 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人口迁 移。印度境内有1500万左 右的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

9、 。巴基斯坦境内则有200 万的印度教徒迁入印度。4.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二、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 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经济 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政治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三、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人口迁移的根本根本原因原因:不协调的人地关系不协调的人地关系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宗教信仰社会文化 因素 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 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因素。经济因素最为重要3、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综合反映政治因素宗教文化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10、经济因素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土地。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 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90年代后期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向西部迁移人口增多 1947年为了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 ,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和巴基斯坦 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人口迁移。5、迁入地的吸引力: 其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经济因素最为重要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二、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迁出地推力迁入地拉力 人口迁移推拉作用美洲属于未开发的新大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欧洲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增加,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新航线的开辟为人们顺利

11、迁移扫除障碍;殖民扩张是人口迁移的促进因素,加快了人口迁移的过程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因素有(材料第一段)课本P11活动迁移时间迁移原因迁移方向第一 次19世纪中 期 第二 次19世纪末 20世纪初第三 次20世纪20 年代60 年代 第四 次20世纪60 年代末 70年代初20世纪70 年代以后作业:比较美国国内四次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迁移时间迁移原因迁移特点 第一次19世纪中期第二次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三次20世纪2060年代第四次20世纪60年代末 7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北战争东部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乡村城市农业危机和自然灾害南部北部和西部新兴工业的兴

12、起和 发展东北部老工业区西 部和南部新工业区老工业区的重建 和改善新工业区老工业区 乡村城市美 国 的 人 口 迁 移战争因素城市化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格局的变化导致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原因有:课本P11活动二、推拉理论城市城市乡村乡村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多 医疗与社会福利好 教育与升迁机会多 休闲机会多 现代建筑居住舒适 置业与致富机会多 社会地位高人口密度大 失业率高 犯罪率高 建筑物密集 房地产价格高 交通拥挤环境质量差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不多 升学与升迁机会不多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老式房屋生活不便 社会地位低人口流失 人口总量少 劳动力老化 农业投资少 农业生产条件差 农田荒废环境质量好拉力因素推力因素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人口过人口过 于集中于集中城 市 化逆 城 市 化(推力)(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