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210446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中考历史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中考历史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中考历史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中考历史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历史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对开卷考试存在偏差,简单 认为开卷就是抄书,以至平时不努力。 (1)开卷考试不认真复习 (2)认为开卷考试难度降低 (3)认为开卷考试可以带上所有资料 (4)认为开卷考试试题在书上都有现成 的答案一、存在的问题(1)开卷考试不认真复习许多初三学生,甚至部分其它学科的 老师和班主任都认为,开卷考试用不作复 习,反正答案都在书上,到时候只管抄书 就是了。殊不知,这恰恰是对学生的一种 误导,如果处理不好,会给初三历史复习 造成更大的困难。而事实上,历史学科实 行开卷考试,题目比以往历史闭卷考试更 难,还有开放性试题。如果不复习,我们 很

2、难想象连选择题都靠翻书来解决,不仅 考试时间不允许,而且不复习造成的对教 材的生疏也会使学生难以从书上找到答案 ,就更不用说答好开放性试题了。(2)认为开卷考试难度降低认为开卷考试难度降低是建立在开卷 考试可以通过翻书寻找答案的认识基础之 上的,原因在于没有弄清历史开卷考试的 精髓。现在开卷考试的命题都要适当引入 开放性试题,随着开卷考试改革的深入, 我们相信,这种试题的比例将会加大,从 这个意义上说,难度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 。因为这种题型的答案比较灵活、极具创 造性,没有平时的积累和系统训练,学生 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就是翻书也难以作答 。例1.为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初 三某班同学举办

3、了一个历史座谈会。同学 们就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心得交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巴黎公社具有自觉性、必然性 B巴黎公社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主流 的背景下发生的 C巴黎公社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政权 D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还没 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本身的程度例21956年,毛泽东在与访华的日本 前陆军中将远藤三郎谈话时说:“你们也 是我们的先生,我们要感谢你们。正是你 们打了这一仗,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 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所以, 我们应该感谢你们。”由此可见,他认为 抗日战争(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B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反侵略斗争C奠定了民主革命胜利

4、的基础 D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3)认为开卷考试可以带上所有资料许多初三学生简单地认为在开卷考 试时,可以带上平时教师和自己整理 的资料以备考试时使用。事实上,现 在的题目重能力,试题越来越难,靠 翻书和资料解决不了问题。这说明没 有考前的认真复习是难以取得优异成 绩的。(4)认为开卷考试试题在书上都有现成的 答案由于对开卷考试的特点不了解,误以 为开卷考试的答案都能在教科书上找到现 成的,这是初三学生较为普遍的看法,事 实上并非如此。就算是开卷考试的有些试 题在教科书上能找到答案,但考生在作答 时也不能照搬照抄,这样,不仅时间不允 许,而且没有经过概括提炼的答案也是不 切题的。更何况有些

5、开放、半开放性的试 题本身就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考生要 改变这些不良认识,认真复习。2从近几年学生在中考历史答卷来 看,存在以下问题:(1)答题时没有针对性,答非所问甚至张冠 李戴(2)知识点模糊,答题条理性差(3)学生从原始历史资料获取历史知识,得 出结论的能力非常弱。(4)历史概念模糊(5)抓不住材料中的关键知识信息,学得太 死,理解、分析、对比、综合等能力差。考试的 心理素质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历史意识和历史 感,对综合性太强的试题不知如何下手。 (6)2010年学生在中考历史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1)考试时答题没有针对性,答非所 问甚至张冠李戴。从阅卷情况分析来看,很多考生答 题没有针

6、对性,随意抄一段课文或一个 历史史实,反映考生把开卷考试理解为 翻书、抄书,不愿去理解历史发展的内 在规律,以至考试时常出现答非所问, 张冠李戴的情况。(2)知识点模糊,答题条理性差。考生对于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考 点模糊难以区分,比如2007年江西省 中考历史试卷第13题第2问,学生误 将“井冈山会师”的意义理解为“南 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的建立”三者的意义。(3)学生从原始历史资料获取历史知识, 得出结论的能力非常弱。评卷过程中,我们觉得这个问题非常突出 ,比如200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第14题第(2 )小题,要求学生分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 图从而得出该时期我国民族工业

7、的特点,只要 认真分析一下示意图,就能很容易地得出两个 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以轻 工业为主。但很多同学却答不到,说明学生这 方面的能力非常欠缺,而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 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 生的这种能力。(4)历史概念模糊部分考生对于一些基本的历史 概念模糊难以区分,如:2009年江 西省中考历史试题第14题第3问,学 生误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 道路”理解为“一条中国的发展道 路”。不少考生回答是:社会主义 道路。而正确答案是: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5)抓不住材料中的关键知识信息,学得 太死,理解、分析、对比、综合等能力差。考 试的心理素质较差。没有养成

8、良好的历史意识 和历史感,对综合性太强的试题不知如何下手 。比如2009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题第15题第 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的“ 途径、方法”和罗斯福的“试验”各有何特点 ?只要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人物,就能明确此 问实际上是回答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 政的特点。但很多同学却答不到,说明学生的 理解、分析、对比、综合能力非常欠缺,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放开手脚,培养能力。(6)2010年学生在中考历史 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史实错误,时空模糊 综合能力缺乏 不能规范答题史实错误,时空模糊第一、明显史实错误部分考生历史基础知识不牢固 ,答题思路不清,有明显的史实错 误。如:2010

9、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 题第15题:有考生答拿破仑的功绩 是“颁布了人权宣言、领导了 美国独立战争。”这表明考生对基 本史实生疏,基本概念混淆,存在 知识盲点。第二、时空概念模糊考生对材料中提供的时间不敏感,以及 相关时段发生的大事把握不准,导致不能 正确答题。如:2010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 题第1题中的18211850年,第6题时间轴 中20世纪70年代末期,第10题中的1948年 ,第13题中的1895年、1945年,第14题中 19世纪以来。空间概念模糊,如:第2题中 “伊犁”属于新疆,第7题中“上古亚非文 明”,第8题中佛教起源于印度 。 综合能力缺乏第一、审题能力不足。部分考生不认真审

10、题,对题意的理解不够,以致答案要点不全。这 表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习惯于死记硬背,题海 战术,却很少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历史思维能 力的培养。第二、领会诠释史料的能力较差。部分考生 读不懂材料,尤其是图表材料,不会对材料进行 分析比较,缺乏归纳提炼能力,不善于把图表材 料转换成文字材料,没有注意材料与问题之间的 联系,作答时乱抄材料、乱抄书,甚至不做。第三、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偏差。 一是不用历史语言作答,口语较严 重。如第13题:第(2)问“在外国人 眼中,中国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考生作答:“小日本瞧不起中国 ”到“瞧得起中国”。第(3)问“中 国国民生产总值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考生

11、作答:“中国好厉害,国民 生产总值多”等。二是理解了题意,但不会准确表述 。不能规范答题第一、答案缺乏条理。一些考生平时缺乏 必要地训练,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对答案不 加整理和归纳,想到哪写到哪,杂乱无章,不 分要点,层次不清,甚至文不对题。第二、书写不够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 面:一是书写不清楚;二是在卷面上乱划;三 是错别字较多,如“抗日战争”误写为“抗日战征 ”,“负责任的大国”写成“付责任的大国”,“政 治格局多极化”误写成“政治格局多级化”等等。第三、答错试题位置。由于考生心理压力 过大或考试紧张,将答案写错位置。(二)部分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教材内容的机械复述,使学生感到枯燥乏

12、味。 2对教材结构的罗列较多,缺乏纵横知识的联系。 3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 4设置问题简单,启发性不够,达不到思维训练的目的。1对教材内容的机械复述,使学生 感到枯燥乏味。按照历史课标及素质教育的要求,首 先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弄清每个概念 的内涵和外延,然后知道为什么?让学 生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 然”。并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价值观 和世界观做出评判。尤其是初三学生, 他们的兴趣已不在对书本知识的了解,而 是对历史内在联系的把握和对历史本质 及规律的认识上。2对教材结构的罗列,缺乏纵横知识的联系。 历史学科内容繁杂、头绪繁多、知识零散,教师 应帮助学生理清其线索,注意知识

13、间的横向联系和 纵向联系,以形成知识网络。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 明,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化为 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是教材知识结构在学生头脑 中的重组。因此,加强对学生历史知识的立体结构 的构建,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否则就会使学 生越学越复杂,越学越糊涂。从所听的课看,有部分 老师的课,基本上是按教材结构进行讲解、罗列,没 有注意横向知识和纵向知识的有机统一,不大注意 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的分析,更没有涉及到相关 学科知识的联系。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不利 的。3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 有的老师教学基本停留在只传授 知识的层次上,以本为本,勾书划书。 布置作业不是引

14、导学生去思考,并根 据学生的思考做出创造性的评判,而 是将所谓的“标准答案”念给学生或 印发给学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使 学生完全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4设置问题简单,启发性不够,达不到思 维训练的目的。从听的课看,每节课都有提问,但设置的问 题较简单,起不到思维训练的作用。其中有几 种情况:一种是问题提出便叫学生回答,学生 没有思考的余地,答不上便由老师回答代替; 一种是设置问题教材上有现成的答案,根本用 不着动脑筋;还有一种是老师先将答案说出, 然后要学生回答(实际上是复述)。以上提问 只是浪费时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和作用。二、中考历史复习对策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试题更具有 基础性、时

15、代性、综合性、开放性,比 较注重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 能力,同时,考查的重点放在对基本的 历史知识的转换或解释、推理能力、应 用能力、探究能力上。因此,要在中考 中考出好的成绩,需要行之有效的复习 策略。(一)教师要明确复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遗忘率高,理 解、迁移、应用能力差,不易形成完整的 知识链,内容多而时间少等困惑。要化解 这些困惑,就必须使复习教学变得针对性 强、重点突出、方向明确。一句话,就是 要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二)努力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有的同学错误的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照 书抄,其实,开卷考试同样也要有一定的 知识积累,学生只有具备一定量

16、的积累才 能做到灵活运用。要积累就要重视基础。 “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是关健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无一不体现出 基础性的原则。由此可见,夯实基础,构 建知识网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 ,如何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呢?我认 为要做到以下两点:1帮助学生构建好知识网络结构在初三历史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 把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总结出来 ,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立体 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达到全面掌握基 础知识的目的。比如把1840年鸦片战争开 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历史用屈辱史、探 索史和抗争史三条主线串联起来,使这一 部分的知识形成一个网络,便于学生的理 解和记忆。2注重历史图片、史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以史料作为命题的切入点,是近年来 中考历史命题的特点。各省、市用文献资 料、评论、图片资料等史料入题,考查学 生感知、感悟历史的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 的能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引导学 生注重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并要结 合课本所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