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4495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99515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44955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44955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44955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44955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44955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4495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44955(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主 讲 人邵 蕾第一篇 绪 论 w一、微生物 w二、微生物学(microbiology)w三、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w四、 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w五、临微学习方法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s):w概念: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放 线菌(原核)、病毒(非细胞)、真菌(真核 )。w原核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核的区别w最新生物进化分类法:古细菌: (Archaeobacteria) 嵌合进化或共生进化真细菌: 真核生物: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w(1)大多数不致病,甚至是对人、动、植物有益和必需的,如:固氮菌;酿酒、制醋、抗生素

2、、肠道正常菌群。w(2)病原微生物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二、微生物学(microbiology):w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命活动规律及与动植物 、人类、自然相互关系。w按研究对象分:细菌、病毒、真菌学w按应用领域分:工业、农业、医学、兽医w按研究方向分:基础微生物、分子微生物学、微生态学 等 w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与医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致病机理、免疫性及有关技术和理论的应用。w临床微生物学(clinical microbiology):测重研究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提供诊断依据和指导用药。三、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w w

3、1 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酿酒、制醋、腌腊等食品生产、保存;()酿酒、制醋、腌腊等食品生产、保存;()师道南天愚集:清乾隆年间,()师道南天愚集:清乾隆年间,“东死鼠,西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未几日,人死如圻堵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未几日,人死如圻堵”; “三人行未十步路,三人行未十步路,忽死两人横截路忽死两人横截路” ” ()人痘接种法:免疫最早概念。()人痘接种法:免疫最早概念。w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7世纪始):显微镜培养基() 微生物的发现:列文虎克、巴斯德(发现微 生物的作用,创立巴氏消毒法)、李斯特、郭霍氏 (固体培养、染色技术)郭霍氏

4、法则:、。 逐渐被淘汰。新的病原确定方法:核酸确定法 () 免疫学的兴起、分离:w 牛痘、巴斯德(霍乱、炭疽、狂犬疫苗)、白喉抗毒素动 物血清治愈白喉。() 抗生素的发现:w 目前遇到的问题:滥用导致耐药性增高 w3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近二、三十年(1)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w a传统病原卷土重来;w b新型病原。(2)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w a采用新技术;w b. 各种致病因素的分子机理及调控。(3)诊断技术的发展: w三大标记技术 w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核酸杂交,PCR,微量化 ,自动化。(4)各种新型疫苗的研制 w传统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 疫苗。(5)免疫学独立 w远远超越感

5、染免疫的范畴。w思考:()预测微生物学发展下一阶段;()目前科学界研究热点?w4基因组微生物学 ()微生物在基因组前时代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地位 ; ()结构简单,可做为模型,模式生物; ()在基因组时代,作为急先锋; ()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成功,必然极大地改变微 生物学科现状。 w因此,微生物学研究正面临前所未有地机遇和挑 战。 w从上看出,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也是各种技术 方法的发展,也是临床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w 四、 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w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传统的病原微生物条件致病菌 w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w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检验科的主要任务。 w对医院感染进行监

6、控。五、临微学习方法:重要性:与毕业后工作紧密相关。 w()平时注意预习、复习; w()对内容上,紧紧围绕诊断,诊断又是由 各种典型特性建立的方法来进行的抓特性、去共性 w()注意新动向。 第二篇 微生物学细菌学总论w一、细菌(bacterium)的形态与结构w二、细菌的繁殖与新陈代谢w三、消毒与灭菌w四、微生物的遗传变异w五、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一、细菌(bacterium)的形态与结构w(一)形态:个体微小、形态各异球菌(coccus)杆菌 (Bacillus) 弧菌与弯曲菌螺旋菌及螺旋体不规则形。w(二)结构:基本结构:包括胞壁、胞膜、胞浆及核质w 细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乙酰胞壁酸聚糖

7、骨架 .4糖苷键 乙酰葡糖胺四肽侧链五肽桥(苷氨酸)菌肽聚糖厚、层数多、立体状坚固。 图 金黄色葡萄球糖细胞细胞壁的 肽聚糖结构图 大肠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膜磷壁酸菌细胞壁 壁磷壁酸特殊结构 表面蛋白:SPA、M蛋白菌细胞壁 磷脂 特殊结构 脂蛋白 类脂:毒性部分 (外膜) 脂多糖(LPS,内毒素): 核心多糖:属和组特异特异多糖:种和型特异和菌细胞壁差异:特 征革兰兰氏阳性菌 革兰兰氏阴性菌 强度较坚韧较疏松厚度厚,2080nm薄,510nm肽聚糖层数多,可达50层少,13层肽聚糖含量多,可占胞壁干 重5080%少,占胞壁干重 1020% 磷壁酸 +-外膜 - +结构三维空间(立体 结构)

8、二维空间(平面 结构)w型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高渗培养基中:油煎蛋样菌落。在临床上注意型带来的漏诊。w2. 特殊结构荚膜(capsule):()保护作用;()致病 作用:侵袭力;()免疫原性;()鉴别与 分型。 鞭毛(flagellum):运动器官,抗原。菌毛(Pilus):()普通菌毛:粘附素;()性菌毛:根,长而粗,菌转移质粒,耐药及毒力质粒。 芽胞(Spore):不利环境中的一种抵抗形 式,是休眠体而非繁殖体。二、细菌的繁殖与新陈代谢:w掌握几个概念:自养菌、异养菌;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专性厌氧菌有氧不生长,原因有二: 厌氧菌缺乏细胞色素与细胞色素氧化酶,因此不

9、能氧 化那些氧化还原电势较高的氧化型物质。 厌氧菌缺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 酶,不能清除有氧环境下所产生的超氧离子(O2-)和 过氧化氢(H2O2),因而难以存活。 群体细菌的生长繁殖曲线:w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三、消毒与灭菌w掌握几个概念: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 法。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 生物(包括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的繁殖体和芽 胞)的方法。无菌(Asepsis):物体上或容器内无活菌存 在的意思。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 繁殖的方法。四、微生物的遗传变异w(一)遗传变异的物质基

10、础 染色体 质粒(plasmid):细菌存在于染色体外的少部 分(约12%)DNA,可决定细菌的一些生物学特性。 转位因子:插入顺序、转座子 、转座噬菌体 质粒的生物学性质:1质粒并非细菌生存所必不可少的遗传物 质。2质粒的传递(转移)是细菌遗传物质转 移的一个重要方式。3质粒可自行失去或经人工处理而消失。4质粒可以独立复制。5可有几种质粒同时共存在于一个细菌内 。w(二)细菌的变异现象 形态与结构变异 培养特性变异 毒力变异 耐药性变异w(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突 变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w转化(transformation)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 体菌游离的DNA片段,通过与染色体重组, 获得了供

11、体菌的部分遗传特性。 w转导(transduction)是噬菌体为媒介,把供细 菌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内,导致后者基因改 变的过程。 w接合(conjugation)是两个通过直接接触,在 暂时的沟通中进行基因转移的过程。w(四)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在细菌分类上的应用在诊断中的应用在预防中的应用在治疗中的应用检查致癌物质的作用在遗传工程方面的应用五、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w(一)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常居菌 正常菌群 过路菌 ()抵抗力下降;()长期化疗、放 疗、条件致病菌: 免疫抑制剂患者;()外伤;()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 。w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生物拮抗;()促进机体免疫;()与衰老有关:

12、双歧杆菌;()合成维生素和细菌素。w(二)细菌的致病物质及作用:细菌的表面成分:参与粘附、定植和侵入;毒素及毒性蛋白和酶:w外毒素:w内毒素:细菌外毒素举例细细菌种类类 革兰兰氏染色 引起疾病 毒素名称 毒素作用方式白喉杆菌 + 白喉 白喉毒素坏死性霍乱弧菌 - 霍乱 肠毒素引起小肠过 度 分泌液体鼠疫杆菌 - 鼠疫 鼠疫毒素可能坏死性破伤风 杆菌 + 破伤风破伤风 溶血毒 素 溶血性心脏毒素 破伤风痉挛 毒素引起骨骼肌痉 挛产生荚膜杆菌 + 气性坏疽 -毒素溶血性卵磷脂酶 ,坏死性-毒素溶血性心脏毒素-毒素溶蛋白性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存在部位 由活的细菌释放至细

13、菌体外为细 菌细胞壁结构成份,菌体 崩解后释出细菌种 类以革兰氏阳性菌多见革兰氏阴性菌多见化学组成 蛋白质(分子量27,000900,000)磷脂一多糖一蛋白质复合物( 毒性主要为类 脂A) 稳定性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破坏耐热,60耐受数小时毒性作用 强,微量对实验动 物有致死作用(以ug计量 )。各种外毒素有选择 作用,引起特殊病变 ,不引起宿主发热 反应。抑制蛋白质合成, 有细胞毒性、神经毒性、紊乱水盐代谢等稍弱,对实验动 物致死作用的 量比外毒素为大。各种细菌内 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 发热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粒 细胞减少血症、施瓦兹曼现象 等 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经甲 醛处 理,可脱毒成为类 毒霉,仍有较强的抗 原性,可用于人工自动免疫刺激机体对多糖成份产生抗体 ,不形成抗毒素,不能经甲醛 处理成为类 毒素w医院感染:医院中发生的一切感染。包 括在医院中活动的所有人群。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