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专题三五、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秘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198552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专题三五、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秘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专题三五、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秘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专题三五、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秘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专题三五、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秘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二部分专题三五、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秘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专题三五、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秘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专题三五、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秘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 点 专 题 讲 座专题讲座创新预测专 题 三返回返回返回一、技巧点拨:快速确定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而在平时的试题中,主要考查的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等。准确判断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要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典型区域的环境问题或是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典型分布区牢固记忆。如一提到水土流失马上要联想到我国的黄土高原与东南丘陵地区,一提到森林破坏马上要联想到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返回其次,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明确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条件下,正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分析某一区域的生

2、态环境问题。荒漠化的形成必然与气候干旱相联系,只有在降水稀少的区域才有可能出现该问题,此类地区如果人类活动不当,则会出现荒漠化的问题;如果灌溉不当,则与之相关的生态问题就是土地次生盐渍化。水土流失的形成必然和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多暴雨、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严重相联系。森林破坏与草地退化必然与森林、草地的分布区域相联系,目前的森林破坏主要是指热带雨林的破坏,而与雨林破坏相联系的就是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等。返回二、归纳总结:我国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生态态 问题问题主要分布 区人为为原 因自然原 因后果措施森林 破坏东东北、西 南、华华南滥垦滥垦 、 滥滥伐, 超出了森 林抚抚育 更

3、新的能 力森林火 灾等使木材和林副产产品短缺 ,珍稀动动物减少甚至 灭绝灭绝 ,造成生态态系统统 恶恶化,环环境质质量下降 ,水土流失加剧剧,旱 涝涝灾害加剧剧封山育林、 计计划砍伐 、采育结结 合、退耕 还还林、改 变变林区经经 济结济结 构草原 退化内蒙古、 青海、宁 夏、新疆过过度放 牧、过过 度垦垦殖气候干 旱、降 水减少改变变草原的植物种类类 ,降低草场场的生产产力 ,破坏草场场的动动植物 资资源,甚至造成荒漠化退牧还还草 、封育草 场场、舍饲饲 养畜返回生态态 问题问题主要分 布区人为为原因自然 原因后果措施湿地 萎缩缩三江低 地、湖 滨滨、海 滨滨环环境污污染、 围围湖(海)造

4、田、引水灌 溉溉以及河流 的截流改向沉积积 物自 然充 填湖 沼丧丧失调节调节 气候 、调调蓄水量、 净净化水体、释释 放氧气的功能建立湿地自然保 护护区、停止围垦围垦 、退田还还湖生物 多样样 性锐锐 减林区、 草原、 近海海 域人类类的狩猎猎 采集、环环境 污污染和生态态 系统统的破坏自然 死亡使野生物种难难 以正常繁衍, 给给相对对封闭闭的 生态态系统带统带 来 毁灭灭性的影响扩扩大自然保护护区 ,建立生态态走廊 、采育结结合、合 理放牧、实实行禁 渔渔期制度返回生态态 问题问题主要分 布区人为为 原因自然原 因后果措施水土 流失黄土高 原、 东东南 丘陵人口 稠密 、过过 度垦垦 殖降

5、水季 节变节变 化 大且多 暴雨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带走 大量营营养物质质,降低土地 肥力,最终导终导 致土地生产产 力下降,导导致下游河湖水 库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进 而引发发洪涝涝灾害退耕还还林, 植树树种草, 改坡为为梯土地 荒漠 化西北、 华华北 地区过过度 放牧降水少 、气候 干旱土地荒漠化不仅对仅对 本地区 造成危害,而且还还可通过过 沙尘尘暴的形式影响其他地 区解决当地群 众生活用能 问题问题 ,严严禁 砍伐返回三、综合探究:区域环境问题治理措施1根据地理问题确定措施即根据一个区域出现的地理问题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非洲突出的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滥垦滥伐导致生

6、态环境恶化(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政局不稳使经济增长缓慢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分别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民族团结。我国西南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因交通不便致使经济落后,则其应采取的措施为交通先行。返回2根据成因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因此两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返回3根据特点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地理特征提出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为: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则其应采取的措施为:

7、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投入资金和劳动力兴修水利。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草原面积大,则两地区应采取的发展措施分别为兴建水电站和发展灌溉农业、畜牧业。返回4根据优劣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优势和劣势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我国东部地区的优势: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人口和城市稠密,消费市场庞大;劣势:资源、能源严重缺乏。我国西部地区则正好相反。因此我国应采取的发展措施是“扬优避劣”。返回5根据阶段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防治措施有:在上中游植树

8、造林,修建水库,控制洪水;在中下游加固堤坝,拓宽和加深河道,消除排洪障碍物,建立分洪区;在下游开挖多条入海河道等。黄河下游断流的防治措施有:上游严禁大水漫灌农田,中游植树造林,下游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和南水北调。返回6根据措施确定措施即根据某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区域的发展措施。如参照甘肃西峰南小河沟治理、江西千烟洲和河南商城县农业资源开发、宁夏中卫县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治理、海南岛资源开发、浦东新区建设、长江三峡工程实施、吉林安图县林业经济发展、南昆铁路开通等的成功经验或措施,结合区域实际问题,分别提出我国某些水土流失区、中低产田区、荒漠区、海岛、城市新区、河流流域、山区、经济和交

9、通落后区等的发展措施。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措施可借鉴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经验,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可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返回7根据分布确定措施即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确定区域发展措施。如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水能、天然气西多东少,因此我国发展南北方和东西部经济的措施应为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山西煤炭丰富,可发展煤化工、火电工业;攀枝花铁矿、有色金属矿、水能资源丰富,可发展冶金工业;东北森林资源丰富,可发展林木加工业。返回(2012陕西五校联考)“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西部地区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下面两幅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

10、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13题。返回返回1上图中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2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3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返回解析:1.选 2.选 3.选 第1题,依据右图信息可看出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为:灌木林、高草地、农居地减少,旱地增加。第2题,区域位于地的上游,上游

11、旱地增加必然要增加对河流水的使用量,从而导致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对干旱区来说,水量的减少会加重土地荒漠化。第3题,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会使下游水量减少,从而加重下游的土地荒漠化,使下游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A B D返回4(2012绍兴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1)、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2)。返回返回材料二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3)和图3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返回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类型比重(%)三次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7.646.126.3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其他6

12、8.527.71.02.8工业重工业(包括采掘业)轻工业67.033.0返回材料三 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方案: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方案: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1)结合图2,分析说明图1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3)请你在图3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返回解析:第(1)题,要结合图2来分析图1内容,分析土壤侵蚀时,要考虑与年降水量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森林覆盖率的因

13、素,而森林覆盖率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图1显示年降水量在450 mm以下时,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土壤侵蚀快速增强;在年降水量介于450 mm至600 mm时土壤侵蚀强度又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下降;在降水量大于600 mm时,土壤侵蚀稳定在低水平。第(2)题,从表中可看出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畜牧业比重高,而该地降水较少,则植被以草地为主,易出现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同时重工业(采掘业)比重高,开矿易出现植被破坏,重工业易出现污染等问题。第(3)题,注意要选一个地区,再选其中一个方案来分析。返回答案:(1)降水量小于450 mm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快速增强;年降水量介于450 m

14、m至600mm时,森林覆盖率会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 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2)该县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该县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很高,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出现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返回(3)甲地应选择方案。理由:甲地降水超过450 mm,提高植被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乙地应选择方案。理由:乙地降水量小于450 mm,植被生长的降水条件较差(在降水量接近450 mm的地区仍有较强的侵蚀力),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被更适宜。(若甲、乙都答,按甲地要求判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