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93258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说课(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3 课教材 分析教学 目标重点 难点教学方法课程 设计教材分析课程地位: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 争史,本节课内容上承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 侵华,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是一场 资产阶级独立领导的革命运动,也是20世纪中国的 第一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又为后 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条件。所以,这一课在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内容特点:知识点较多,内容庞杂,理论性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等史实,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事件发生、发展 基本脉络的能力。2.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评价,引导学生 学会从多种角度

2、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孙中山先生及革命志士的主要革命活 动和理想,学习一代伟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 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追求 理想的坚强意志。重点难点难 点: 1、三民主义。2、辛亥革命的局限性。重 点:1、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辛亥革命的评价。教学方法1.采用以讨论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最大限度 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 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从有关资料 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 运用“图示教学法” 并结合多媒体给学生简明、 直观的印象,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 度,以培养学生的

3、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预习教材,归纳整理辛亥革命的历史脉络教师启发: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社会五大臣出国“公理未明,旧俗俱在”立宪派革命派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革命邹容革命军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章炳麟猛回头革命团体成立时间名称领导人1894年兴中会 孙中山1904年华兴会黄兴、宋教仁1904年光复会 蔡元培1906年日知会刘静庵时间:地点:组织:纲领:性质: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 均地权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 民报起义 :黄花岗起义背景:爆发:高潮:失败:评价: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

4、约法的颁布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性:经济 :阶级 :思想 :组织 :军事 : 时机 :清政府的“新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同盟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自主探究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重点1.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力量得到壮大有一位老人说他是 民国五年生,你知 道民国五年具体是 指公元多少年( ) A1915年 B 1916年 C1917 年 D1918年1912为民国

5、元年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 评价:这部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 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南京临时政府材料分析 1、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其 统 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3、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别 4、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 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可决 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1体现了什么原则? (2)材料2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上述原则和 思想是对封建制度下哪一体制的否定? (3)材

6、料3中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4)材料4中,为了让“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约法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重点探究二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 君主专制. 确认资产阶级人权平等法则 ,否定封建等级观念.实行责任内阁制宪法政体国家行政权力核心总统权力大小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共和制责任 内阁制议会多数党组成的 内阁小,总统受总理 制约美国1787年 宪法总统共和制总统大法国1875年 宪法议会共和制( 责任内阁制)议会多数党组成的 内阁小,总统受内阁 部长制约培养学生联 系和对比知识 的能力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资产阶级宪法,它们建立 的政体分别是什么类型?(两类)以英德为代表的君主立宪 制和美法为代表的共和

7、制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的内容,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洲 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 民族独立的中国。 “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的内容 ,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 ”的核心。“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的内容 ,即试图解决土地问题,消灭封建 土地制度。辛亥革命的结局 失败的原因清政府 袁世凯帝国主义进攻汉口和汉阳政治讹诈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立宪派和旧官僚 革命党人施压革命阵营任命支持重点探究三关于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 败了争论很多,请同学们根据 历史材料,分组进行讨论,以“ 辛亥革命是成功的”或者“辛亥 革命是失败的”

8、为辩题进行辩论 。辛亥革命的评价重点探究三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1、性质:2、历史功绩 政治: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打击封 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生活:社会风气和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3、局限性: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学以致用 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第一个全国规模 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分别是 A.兴中会 同盟会 B.华兴会 强学会 C.光复会 兴中会 D.华兴会 同盟会2、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进入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AD3、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原因有 帝国主义破坏 袁世凯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A. B. C. D.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A.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是20世纪中国革命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AA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