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1-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92150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1-1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1-1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1-1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1-1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1-1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1-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专题专题 考纲纲重点解读读】 (教师用书独具)考纲考点考点解读古代中国 的政治制 度(1)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概念与相互关系,认识中 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梳理秦汉至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 的史实,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 展的影响 (3)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的演变,认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 的经济(1)明确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认识 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 基本史实,认识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及特征,认识古代商业

2、 发展的特点;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 的内涵及影响,分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中国传统 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 变(1)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 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理解董仲舒新儒学、宋明理学的影响;分析 明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3)掌握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特点,认识儒学 的现代意义古代中国 的科学技 术与文学 艺术(1)掌握四大发明等主要科技成就,认识古代中 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梳理古代中国书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认识古代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脉络 (3)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

3、成就,理解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及原因 (4)掌握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发展的历程,说明其 艺术特征;认识京剧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地位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时期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

4、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2经济经济 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3文化上:在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文学领域,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科技领域,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政治文明中央 制度(1)西周实行王位世袭制和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

5、及“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2)秦朝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制;汉代频繁更换丞相,形成中外朝制度 地方 制度(1)周王推行分封制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战国时期通过变法逐步确立封建制度(2)秦朝推广郡县制;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选官 监察(1)先秦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选官的标准是血缘、门第和等级(2)汉代实行以孝廉为主要途径的察举制;地方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员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经 济 文 明农业(1)先秦时期的耕作技术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小农 经济形成,重农政策开始出现 (2)汉代牛耕普及,出现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耧

6、车和 代田法等;兴修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手工 业(1)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高超;春秋战国时期官营、 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2)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 制出成熟的青瓷商业(1)商朝时商人产生;周朝时商业由官府统一管理;春 秋时期官营局面被打破;战国时期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2)秦朝统一货币等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汉代专供 贸易的“市”出现,开通丝绸之路 经济 政策(1)商周土地制度为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 有制逐渐形成,成为土地兼并现象出现的根源 (2)汉代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推行盐铁 专卖制度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思 想 文 明

7、思想(1)春秋时期老子的“无为而治”和朴素辩证法思 想;孔子“仁”“礼”儒家思想体系形成 (2)战国时期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纷纷登场, 提出各种治国方案和思想主张 (3)西汉董仲舒改造形成新儒学,适应了君主专制 统治的需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科技 文化(1)战国时期出现指向器司南;汉代造纸术、 数学、医学、农学等领域成就非凡 (2)商代甲骨文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 楚辞体与离骚;汉“赋”等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考向一 先秦至秦汉时汉时 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变【典例1】 (2013广东东文综综,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

8、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解析 解答本题题要抓住周代至春秋战战国时时期的阶阶段特征,紧紧扣关键词键词 “贵贵族”、“民众”分析理解。从题题意可知,“百姓”一词词从称呼贵贵族到称呼民众,从贵贵族专专有到与平民共有,说说明贵贵族地位下降,其实质实质 是宗法制的衰落,故选选B项项。战战国以后,分封制、井田制日益瓦解,排除A、D;C项项与材料信息无关。答案 B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考向感悟】(1)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核心,也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命题多运用图文材料,从分封制

9、与宗法制的内涵、特点及对后世社会遗存现象的角度,或者联系秦汉郡县制、郡国并行制、推恩令等制度进行综合考查。(2)秦汉时期的皇帝制度、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刺史制等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高考命题主要通过新情境、新材料的设置,考查对皇帝制度的特征和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演变、影响的理解和认识。复习备考时,注意从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汉政治制度的继承发展变化、特点及影响等角度来理解和认识。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深化必备】 宗法制对后世的重要影响1封建政治方面(1)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2)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3)形成了“家国同治”的统治

10、理念等。2社会习俗方面(1)影响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和家族家谱的修订及宗祠家庙的建立。(2)影响了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和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3思想观念方面(1)宗法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严格的伦理范式,“忠”“孝”观念深入民心。(2)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3)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造就了一批批忠孝之士。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4)宗法制本身倡导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

11、位、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和阻碍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5)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预测1】 (2013惠州调研)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这里的“天下法”是指 ( )。 A分封制 B宗法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皇位世袭制解析 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刘邦父亲的话“帝,人主也”可知“天下法”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答案 C主干通史整

12、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考向二 先秦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及小农经济的形成【典例2】 (2013 江苏单科,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解析 本题以材料情境的形式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情境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在秦、魏等国出土生铁铸造的

13、农具”不符;C项中“必备品”的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D项的表述从题目中无法看出,应排除。由题目中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墓葬中出土大量铁农具的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出现并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这有利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故B项相符合题意。答案 B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考向感悟】 近年高考命题大多考查古代小农经济特点及与之相关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点。命题角度主要有耕作方式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影响、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等。复习备考时,注意梳理耕作方式的演变历程及影响、土地制度变化的表现、特征及影响等。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方法必备】 情境式选择题的特点及解

14、题思路1特点:情境式选择题的主要特点在于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教材以外的知识,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结论。2解题思路:解题一般可分为三步进行:(1)通过看材料所述情境的时代,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2)通读材料情境,了解清楚材料情境的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3)弄清楚各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情境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预测2】 (2013安徽模拟)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

15、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解析 盐铁官营可以抑制富商大贾,在教材中有明确表述,在材料中也有所体现。富商大贾操纵物价,依仗财力兼并农民的土地,这会影响社会稳定,有的富商大贾还与地方王侯勾结,威胁中央集权。故盐铁官营不仅有利于政府和富商争利,还具有稳定政局的作用。答案 A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考向三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及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典例3】 (2012海南单科,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16、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解析 本题考查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鸣”儒家思想的认识认识 。据题题干材料反映的战战国时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论述,其认为统认为统 治者能做到“礼、义义、信”则则民治,故B项项正确;A项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现的,但与题题意不符,如民贵贵君轻轻、君舟民水;C项项是荀子观观点,题题干无从反映;D为为孔子思想,题题干也无从反映。答案 B主干通史整合热点考向聚焦重点反思归纳【考向感悟】 (1)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命题主要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集中考查对道、墨、儒、法四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