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初级课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7189848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PTX 页数:406 大小:65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初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6页
消防初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6页
消防初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6页
消防初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6页
消防初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初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初级课件(4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 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及危害 一、火灾的定义 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 GB590786中将火和火灾定义为:火是以 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 征的燃烧现象。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 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也就是说, 凡是失去控制并造成了人身和(或)财产损害 的燃烧现象,亦可称为火灾。 二、火灾的危害 火灾的危害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一)毁坏财物,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二)残害人类生命 (三)破坏生态平衡 (四)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三、火灾的特征 无数的火灾实例表明,火灾具有以下特征: (一)发生频率高 据统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发生频率

2、最高 ,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 展的主要灾害。由于可燃物质品种多,数量 巨大,引火源极其复杂,诱发火灾的因素多 ,稍有不慎,就可导致火灾发生。 (二)突发性强 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难以预料的,且火 灾发展过程瞬息万变,来势凶猛,影响区域广 ;爆炸危害具有瞬时性,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 人员伤亡。 (三)破坏性大 火灾不仅残害人类生命,给国家财产和公民财 产带来了巨大损失,而且严重时会导致基础设 施破坏(包括供电、供水、供气、供热、交通 和通讯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生产系统紊 乱、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打乱、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由此可以看出,火灾的破坏性相当大。 (四)灾害复杂 火灾发

3、生地,由于建筑、物质、火源的多样性 ,人员复杂性,消防条件和气候条件不同,使 得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如高层建筑 ,由于烟囱效应使火灾蔓延速度非常快。一般 烟气垂直上升速度为240mmin,水平扩散速 度为48mmin;物质的多样性包括各种可 燃、易燃、易爆和不同毒性的物质,对于火灾 发展速度、建筑耐火和疏散逃生与灭火效果影 响很大;各种不同火源,如明火、电气过热、 静电、雷电、化学反应和爆炸等引发的火灾, 其发生发展规律有所区别;此外,人员的消防 安全 意识及逃生自救能力、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 平、场所的消防设施和扑救条件、形成灾害时 的气候条件等对于火灾的发生、发展和扑救过 程都有不

4、同程度的影响。 (五)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 对于一个城乡或工业企业,其社会生产或生活 的整体功能很强,一种灾害现象的发生,常会 引发其他次生灾害,造成其他系统功能的失效 ,如火灾引发爆炸、爆炸又引发火灾,形成灾害链。如1993年8月5日深圳清水河仓库火灾中 起火18处、发生大爆炸2次、小爆炸7次,形成 明显的灾害链。又如2000年发生在美国纽约的 “911”事件,世贸大厦双子座受飞机撞击 发生火灾焚烧坍塌,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还造成周围建筑严重受损、交通阻塞,并 使供电、供气、供水、通讯等多种系统的 局部发生灾害,形成明显的火灾连锁反 应。 (六)灾后事故处理艰巨 火灾发生后,对于火灾事

5、故的调查、法律 责任认定、伤亡人员处理、财产损失保险 赔偿、生活与生产恢复、社会秩序恢复等 许多方面,处理起来都有很大难度。 四、火灾的分类 火灾可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火灾 损失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一)按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 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中 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 义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 不同的类别。 1A类火灾 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 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 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 等。 2B类火灾 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 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

6、、 沥青、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 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 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D类火灾 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 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5E类火灾 E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 灾。 6F类火灾 F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 油脂)火灾。 (二)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 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 火灾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火灾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 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 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 重大

7、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 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 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 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 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 火灾。第二节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 一、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 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火灾和减少 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 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一)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包括了两 层

8、含义: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 防止发生火灾;二是要积极减少火灾危 害。火灾绝对不发生是不可能的,但火灾 危害是可以通过人类积极的行为而减少 的。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 出“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经验。 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对消 防安全的期待,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 时、有效地进行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 灾危害。 (二)加强应急救援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致灾因素大量增加,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 显,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建筑坍 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 件和群众遇险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核与辐 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

9、事件等各类灾害事故时 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 危害。因此,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 )总则第一条就写明“加强应急救援工作” ,这是对我国消防工作职能的新拓展。 (三)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人身安全是指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财产安全是指 国家、集体以及公民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和财产 安全是受火灾直接危害的两个方面,而人的生命健 康安全第一宝贵。因此,消防工作中必须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火灾预 防上要把保护公民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火灾扑 救中要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实现好、维 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 (四)维护公共安全 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的安全 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其基本要求是社会公众享 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 , 公众的生命财产、身心健康、民主权利和自我发展 有安全的保障,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灾难的伤 害。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好消 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履 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 平的重要内容。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是 全社会每个单位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社会各单位 和公民应当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全面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切实维护公共安全、保护消 防设施、预防火灾,正确处

11、理好消除火灾隐患和加 快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法推行消防安全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建设。 二、消防工作的特点 长期消防工作实践表明,消防工作具有以下特 点: (一)社会性 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涉及社会的各 个领域、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凡是有人员工 作、生活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火灾。因此,要 真正在全社会做到预防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 害,必须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 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依靠社 会各界力量和全体公民共同参与消防,实行全 民消防。 (二)行政性 消防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 要内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

12、对消防工作的领导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基本要求。国务院作为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全 国的消防工作,对于更快地发展我国的消防事业, 使消防工作更好地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顺利进行,无疑具有主要的作用。但由于消防工作 又是一项地方性很强的政府行政工作,国务院虽然 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但许多具体工作,如城乡消 防规划、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消防装备的建设 ,各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立与发展,消防经费的保 障以及特大火灾的组织扑救等,都必须依靠以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来负责。为此,消防法明确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 作。 (三)经常性 无论是春夏秋冬,

13、还是白天黑夜,每时每刻都 有可能发生火灾。由于人们在生产、工作、学 习和生活中都需要用火,若平时稍有疏漏,就 有可能酿成火灾,因此,这就决定了消防工作 具有经常化属性。 (四)技术性 火灾的预防和扑救需要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问题,这就要求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 要认真研究火灾的规律和特点,并掌握一定的 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 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第三节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 本制度 消防法明确指出:消防工作贯彻预防 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 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 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

14、网络。由此规 定了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实行的 基本制度。 一、消防工作的方针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 针。这一方针科学、准确地阐明了“防”和“ 消”的辩证关系,反映了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 客观规律,也体现了我国消防工作的特色。防 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防”是“ 消”的先决条件,“消”必须与“防”紧密结 合,“防”与“消”是实现消防安全的两种必 要手段,两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在消防工作中,必须坚持“防 ”“消”并举、“防”“消”并重的思想,把 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火灾预防和扑救 火灾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保护人身、 财产安全,维护公

15、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一)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就是要求消防工作立足于 防患于未然,要把火灾预防摆在首位,积 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通过各种法律 的、行政的和技术的手段,依靠全社会力 量,大力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力求防止火 灾的发生。无数事实证明,只有人们具有 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消防法律 法规,大多数火灾是可以预防的。 (二)防消结合 “防消结合”,就是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 个基本手段防火和灭火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预防虽然可以 防止大多数火灾的发生,但火灾是经济发展的 伴生物,从宏观来看,绝对杜绝火灾发生是不 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千方百计做

16、 好预防火灾的同时,应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 项准备工作,加强公安消防队、企业事业专职 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建设 ,搞好技术装备的配备,强化公共消防基础设 施建设,提高灭火能力。一旦发生火灾,做到 能够及时发现、有效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消防工作的原则 消防法确立的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 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 责、公民积极参与。这一原则是消防工作 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 对四个层面责任主体消防安全责任的概括 体现。“政府”、“部门”、“单位”、 “公民”四者都是消防工作的主体,任何 一方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政府负领导 责任,部门负监管责任,单位负主体责任 ,公民有参与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