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文化》课程标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84602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思想政治《文化》课程标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思想政治文化课程标准秦在东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培训提纲设置背景 国内背景:开设高中文化课是社会发展或时代发展的 客观需要 开设文化课程是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和 思维发展的需要 高中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 立体知识结构建构、通才能力教育的需要 国际背景: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客观趋势。文 化与经济一体化催生了“经济全球化”。文化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当代思潮。许 多有识之士认为,在当今社会,对于一个富有 智慧的人来说,光有知识,没有文化,也是半 文盲。西方国家经过了几轮文化转型:从暴力向知识 转型;从文化战略向文化冷战转型。高中思想政治文化课程标准研制的社会调查基

2、础和文件依据调查情况 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设置既具有巨大的历史成 就,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高 中生对政治的敏感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件基础 党的“十六大”和宪法修改确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历史地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诠释先进 文化成为理性的选择。课 程 性 质文化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一门必修的课程模块 ,与经济模块、政治模块和哲学模块相互 衔接,相互补充,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它作为新 开设的课程模块,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 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人文、社会学 习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3、哲 学 知 识文 化 生 活政 治 生 活经 济 生 活课程性质 进行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 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 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 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 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 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 治素质基础。 课程的基本理念 l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l 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

4、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l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l 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l 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本课程设计思路l本课程由“内容目标”和“提示与建议”两个纬度构成,两 者相辅相成 l本课程有四大单元:一、文化与生活二、文化传承与创新三、文化与民族精神四、发展先进文化 l本课程以精神文化为主线,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为知识支撑关于课程标准内容选择的说明一、基本构架 L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支点 l以物质文化为基本背景 l以精神文化为核心 l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归宿 二、知识材料 l以国内外各学科关于文化研究的成果为素材 l以公认的结论为新知识胚胎 l以国内学者研究成

5、果为首选如何看待这个逻辑框架这个逻辑框架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文化和 社会文化的知识体系这个逻辑框架只是组织学习内容的脚手 架这个逻辑框架的顺序不是教材编写和组 织课堂教学的顺序课程目标总目标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分类目标知识能力情感 态度 价值观知识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理解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了解赏析优秀文化产品的意义和方法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知道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途径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 影响理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能力培养从文化的视野或用文化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感悟积极向上

7、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培养文化创新的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抵制负面文化的影 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中华文化辩证对待传统习俗的价值分享积极向上的文化体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 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 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 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一、文化与生活(1。1)一、概念 文化(广义文化、狭义文化与本课程的“文化”) 文化生活(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阶层) 二、基本观点 文化是人类

8、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生活具有不同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特殊性 文化在精神生活中的印记一、文化与生活(1。2)一、概念 文化活动、文化消费、文化生产、文化产业 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二、基本观点 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的影响 文化生活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文化生活对人们生产方式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化与生活(1。3)一、概念 文化赏析(辨识、选择、分析) 文化产品(分类、特性和作用) 文化体验(精神愉悦、陶冶情操) 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 二、基本观点 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的意义 (丰富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远离庸俗低级的文化生活二

9、、文化传承与创新(2。4)一、概念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 二、基本观点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历史上、现实生活中)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辩证地对待。如:“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 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二、文化传承与创新(2。5)一、概念 文化创作 文化创新 二、基本观点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时代精神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意义) 文化创造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和责任二、文化传承与创新(2。6)一、概念 民族文化(差异、价值和作用) 文化的多样性或多元性 二、基本观点 把握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 理解和尊重多种文化,正视

10、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 正确理解多元文化存在的意义 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二、文化传承与创新(2。7)一、概念 文化交流 文化发展 二、基本观点 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中国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概念辨析 ) 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克服“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拿来主义”的片面性二、文化传承与创新(2。8)一、概念 文化传播(文化传承和文化扩散) 文化借鉴 二、基本观点 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和多种途径 传播和借鉴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 影响三、文化与

11、民族精神(3。9)一、概念 中华文明 民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文化的力量 二、基本观点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三、文化与民族精神(3。10)一、概念 文化标识 中华文化标识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二、基本观点 中华文化具有不同的区域特征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三、文化与民族精神(3。11)一、概念 民族精神(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 二、基本观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民族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与时俱进) 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伟大力量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

12、四、发展先进文化(4。12)一、概念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基本观点 充分认识各种负面的文化现象的消极性 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 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四、发展先进文化(4。13)一、概念 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 二、基本观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四、发展先进文化(4。14)一、概念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文化修养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二、基本观点 认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