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效应_综述与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69930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效应_综述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效应_综述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效应_综述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效应_综述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效应_综述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效应_综述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效应_综述与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效应与风险管理:综述与研究姚德权王帅(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内容提要 :混业经营渐成世界各国金融行业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金融控股集团应运而生,并成为影响 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本文对金融控股集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述评,总结了金融控股集团所带来的业务协同 效应、风险分散效应、流动性支持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分析了其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贷风 险以及风险传递的机理,并探讨了其管理趋势,从而为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以及研究提供指导。关键词 :金融控股集团;运营效应;运营风险;监管Operation Effects and R

2、isk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under the Trend of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Industry :Review and Research (Hun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unan, Changsha, 410082) Abstracts: Integration gradually becomes the trend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 world. Financial holdi

3、ng company emerges under such background, and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part affects the stability of financial system. The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literatures, summarizes the synergy effect, risk diversification effect, scale economy effect and financial support effect, analyzes the market risk, op

4、erational risk, credit risk, and risk contagion mechanism, and discusses the supervision trend, thus provide instruction for the academician and practitioner. Keywords: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Operation Effects; Operation Risk; Supervision一、引言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世界各国逐渐放松金融管制,金融业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在此过程中金融混业经营也成为

5、当今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之一:英国早就在1986 年 10 月实行了 “ 大爆炸 ” 的金融改革,废除各项金融投资管制,允许银行提供包括证券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至2009 年,英国金融混业集团占有接近1/2 的保险收入和接近1/3 的存款份额; 美国 1998 年颁布了金融服务业法案 、 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而 2007 年次债金融危机爆发后,一系列收购兼并事件让美国混业经营的规模得以扩大;日本于1997 年通过了金融控股公司法,允许金融业成立控股公司金融集团,促进了日本金融机构间的联合重组等改革。时至今日,虽然各国对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程度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混业经营已成为难

6、以逆转的潮流。在中国,受世界混业经营潮流的影响,中国金融机构也开始了混业经营的试点:1999 年,中国2 人民银行允许保险基金进入证券市场;2001 年,商业银行获得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权利;2006 年,保险机构获得投资商业银行的资格。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中国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产业资本都进行了一些混业经营的尝试,并由此催生了一批不同类型的金融控股集团:如国有商业银行控股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的中信控股责任公司、中国光大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产业资本控股的宝钢集团、

7、上海国际集团、山东电力集团、东方集团、海尔集团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控股的北京市金触办、上海市金融办、重庆市金融办、深圳金融办等。由此来看,中国金融控股集团已经为数不少,但这些金融集团的运营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业务结构以及监管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风险监控稍有疏忽,便会导致风险的集中爆发。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控股集团的经营优势,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本文对近期国内外关于金融控股集团的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和述评,从而为学术界,金融界以及监管机构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二、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效应述评相对于一般金融机构而言,金融控股集团在业务经营、风险防范等日常运营方面存在一系列优势。针对这些优势,国内外学者

8、从业务协同效应、风险分散效应、流动性支持效应以及规模经济效应等角度对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效应进行了分析。(一)业务协同效应美国经济学家安索夫将协同效应定义为:在一定的投资总额下,一个产品系列齐全的公司可以比那些只生产系列产品中个别产品的公司,在单一产品上实现较高的销售收入和/或较低的营运成本。也有其他学者认为,业务协同效应为企业在某一业务领域内积累的资源,以零成本或较低的成本运用其他业务领域。从资源重复利用的次数来看,如果企业集团对于同一资源重复利用的次数越多,则可说明其业务协同效用越大(Sueyoshi, Goto Kohers et. al, 2000 ) 。在评价流动性支持效应的时候,Ho

9、uston Yeh et.al 2010 ) 。金融控股集团将大规模生产金融产品过程和大规模分配过程有机地结合于一个单一的集团公司内部,并且经营多个系列的金融产品,从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金融控股集团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重要条件是内部模块的有效整合(X.Luo, 2003 ) 。根据 X.Luo(2003)的研究思路,本文特提出金融控股集团的整合模式,如3 和图 4 所示,企业内部模块的传统组合方式为图3,ES 是系统信息或者“ 看得见的信息 ” ,它是关于企业系统环境的信息,E1 和 E2是个别信息或者“ 看不见的信息” ,它们和各子模块一样通常都是保密的,而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模块的整合如图4 所

10、示,总部不断地与各个子模块交流系统信息,并根据情况对界面联系规则做出修正,在这种模式下,金融控股集团更能应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而这也是金融控股集团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重要条件。图 3 传统整合模式图 4 金融控股集团的整合模式金融行业的规模报酬递增特点比较明显,金融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自然垄断的特点,其金融产品要素平均成本是一条比较平缓的U 型曲线,要素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即厂商的长期生产点)所代表的产量(即其提供的金融服务的多寡)要比其他生产性行业的最小平均产量大。金融控股公司的规模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1)各金融子公司的结合导致了大量金融市场交易的内部化,从而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交易费用,

11、降低多样化投资者的交易成本(X.Luo, 2003; Wen-Min Lu Yeh et.al 2010 ) ; (2)金融控股集团拥有更大的金融产品研发能力,通过研发效率的提高,降低金融产品的研发成本(X.Luo, 2003; Wen-Min Lu Yeh et.al 2010) ; (3)金融控股集团可以组织控制的金融企业大规模销售产品,利用品牌效应,通过共享销售渠道, 实现集中销售, 从而使单位产品分摊的广告费用、销售费用降低 (X.Luo, 2003; Wen-Min Lu Yeh et.al 2010 ) 。总部模块 1 模块 2 ES E1 E2 总部模块 1 模块 2 ES E1

12、 E2 6 在金融控股公司规模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方面,Wen-Min Lu Lieven Baele等 2007;Hue Hwa Au Yong ,2009) ;随着利率管制的放松,利率的波动也逐渐加剧,如果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利率的波动会给商业银行、金融控股集团等带来流动性冲击(Benjamin Esty 等 1999; Hue Hwa Au Yong , 2009; Mathias Drehmann等, 2010) ;同时,汇率的波动变化也成为了外汇市场的常态,在汇率波动加剧的背景下,Anna D. Martin, Laurence J. Mauer ( 2003) ,Chu-S

13、heng Tai( 2005) Hue Hwa Au Yong (2009)等指出外汇市场资产价值的波动也成为了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集团的重要风险来源;当今金融市场,随着混业趋势的增强, 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也呈欣欣向荣之势,Gebhard R (1998) ,Hue Hwa Au Yong (2009)等提出金融产品的风险不再局限于单一市场,而是受多个市场的影响。以次级债危机为例,次债危机一爆发,其风险迅速蔓延至证券市场、货币市场等金融市场,金融控股公司的业务如果涉及金融衍生产品,其风险因素也隐含于多个金融市场当中。在识别风险之后,如何计量风险同等重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重要,因为只有准确计量

14、风险才能有效地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的计量方法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统计类方法,如GARCH 模型、随机波动率模型、利率期限结构模型、VaR 模型、混沌理论等(Bollerslev, 1989; Angelidis et. al, 2004) ;第二类方法运用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以非参数统计类方法度量市场风险(Huang Kim Huang Wen-Min Lu Collier, 2009 ) ,并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分析框架和度量方法。(3) 金融控股集团信用风险的识别与度量信用风险一般是指信贷资金能否被收回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企业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无力还本付息,从而使银行贷款无法回收,形成

15、呆帐的可能性。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原因就是信用风险(World Bank, 2008 )。信用风险评估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和关键环节,事关银行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而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也逐渐成为金融控股集团关注的重点,例如信用违约互换产品中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直接关系到金融控股集团承担风险的大小(Fabozzi 等2007)。在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方面,目前主要的方法有内部评估法和外部评估法,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金融机构要逐步采用内部信用评级方法对风险进行度量,因此本文只对内部评级方法进行述评。一般而言,内部评级法可

16、以分为结构模型和简约模型两大类(参见表1)。结构模型是以期权定价理论为基础,由Merton (1974) 模型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模型。这类模型假定公司总资产服从一个连续变化的随机过程,根据Merton 和 Black-Scholes 的期权定价概念,金融机构权益市场价值可以表示为:12N()N()rEVdDed(3)( 3)式中, E 为金融机构或企业股票市场价值,D 是公司债务价值,V 是资产价值, 是债务期限, r 是无风险利率,N (?) 是标准正态分布累计概率,其中:2 11ln()()2vvVdrD(4)8 21vdd(5)当公司价值( D)变化达到某个设定的触发点时引发信用风险。结构模型有两个缺点:第一, 现实中难以直接获取公司总资产价值和资产收益波动率的基本数据,公司总资产的数据并非如期权定价中的标的物价格一样可以直接观测,大多数公司的资本结构较为复杂,由此不可能为每项具体的公司债务进行定价;第二,不能反映频繁变动的信用评级改变这类信息,模型仅只是反映最后的违约事件。结构化模型的最后一个缺陷是公司价值连续变化的假设。表 1 信用评级的内部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