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晖中学2016届限时训练10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59004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峡晖中学2016届限时训练10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峡晖中学2016届限时训练10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峡晖中学2016届限时训练10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峡晖中学2016届限时训练10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峡晖中学2016届限时训练10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峡晖中学2016届限时训练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峡晖中学2016届限时训练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峡晖中学 2016届限时训练( 10) 本卷共 13 小题,满分 74 分,用时 70 分钟。 班级:高三()班姓名:座号:分数: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 中国农具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当属耧车。耧车, 又称耧犁, 是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一种畜力条播器。据东汉崔寰政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 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填压,一举数得,其效率可达“日种一顷”。用耧车播种,可以保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这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

2、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欧洲同类农具是英国杰思罗塔尔于1731 年发明的,被看作是 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耧车的发明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元代时就出现了畜力中耕除 草用的耧锄。耧锄只是没有耧斗,取而代之的是棱锄,使用效率非常高。宋代耧车被改进,增加了施肥功能,成为下粪耧种。 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近有创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另臵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元代发明的,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中的“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但不排除在宋代就创制出来。现在有证据表明,这种猜测是

3、正确的,下粪耧种的确是在宋代发明的。北宋人韩琦在祀坟马上一 首诗中提到: “二茔逢节展松楸,因叹农畴荐不收。高穗有时存蜀黍,善耕犹惜卖吴牛。泉干几处闲机桤,雨过谁家用粪楼。首种渐生还自喜,尚忧难救赤春头。”诗中提到的粪楼,即粪耧,也就是下粪耧种。清 初学者陆世仪说:“中土有耧车制,状如三足犁,中臵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随下。又有用粪耧者,用筛过细粪,或蚕沙,随种而下,按此器可用以种麦,然于耙耖之尾用之为佳。”这 段文字可能源于王祯农书,只不过将“下粪耧种”简称为“粪耧”。如同耧车或耧犁,也可以写作成楼车或楼犁一样。在指农具时,耧和楼经常是通用的。宋代这样的例子尤为多见。宋人

4、李昉等撰太平御 览卷八百二十三、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巷六百七十八、宋人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九等书中皆如此。宋人范浚也有“潭渔下罜? ,陇种行楼犁”这样的诗句。北宋时期即已使用的下粪耧种,何以在元代王祯 农书 中, 仍然称为 “近有” ,以至于有学者认为, “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其实,王祯农书只是沿袭了前人的说法。早有学者指出,王祯农书)中的“农桑通诀”和“百谷谱”两个部分,“基本上是就以前的几部农书改写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部分也是在宋曾之谨农器谱的基础上补苴而成的。关于“下粪耧种”,很可能是沿用了宋人的说法。就像后来农政全书卷二十一和授时通考卷三十四沿袭王祯农书 的

5、说法一样,仍称“下粪耧种”为“近有创制”。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1027 年)进士。著有安阳集。祀坟 马上一诗收录于安阳集卷十九中,这卷所收集的诗大多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 年)所作,而王祯农书约成书于1300 年前后。据此,下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至少可以提前226 年。(曾雄生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有删改)1下列关于“耧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耧车是一种靠牲畜提供牵引力的条播器,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它可以视作中国农业史上一项革命性发明。B耧车将开沟、播种、覆盖、填压这四道工序同时进行,减少了许多人力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C耧车发

6、明的时间要远远早于欧洲同类农具的发明,可以说耧车发明使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时间也远比欧洲早了很多。D耧车对于耧锄、下粪耧种的发明具有启发作用,因为这些发明都是以耧车为基础进行的技术性、功能性改造。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下粪耧种发明的时间是在宋代,但最早记载这项发明的是王祯的农书,这导致了众多学者错误认定下粪耧种是元代发明的。B祀坟马上出自宋朝进士韩琦的安阳集,诗中的“粪楼”指的就是“下粪耧种”。这是“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的有力依据。C耧车或耧犁中的“耧”字,在宋代也写作“楼”,这样的例子在宋代著作太平御览册府元龟事物纪原中都可以找到。D宋代曾之谨撰著的农器谱是王祯撰著农

7、书中“农器图谱”部分的基础,因此“下粪耧种”沿用了宋入说法的可能性很大。2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耧车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发明者在设计之初便已注意到播种效率、播种的质量以及出苗后的通风透光、田间管理等问题。B很多学者都根据王祯对下粪耧种的记载来确定下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这说明王祯撰著的农书在农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C王祯在农书中记载下粪耧种时用了“近有”二字,按常理可以依此进行断代,但绝不能忽视此书内容的历史沿袭性质。D有学者已认识到下粪耧种不一定是元代发明的农具,但是因为不愿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最终还是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文言文阅读与默写(25 分) 阅读下面的

8、文言文,完成47 题。 ( 19 分)张观,字仲宾,常州毗陵人。在江南登进士第。归宋,为彭原主簿。上请复刺史及不遣武德卒诣外州 侦事,颇称旨,召拜监察御史,充桂阳监使。献所业文,赐进士及第。会三司言剑外赋税轻,诏观乘传按 行诸州,因令稍增之。观上疏言:“远民不宜轻动挠因而抚之犹虑其失所况增赋以扰之乎设使积粟流衍用 输京师愈烦漕輓之力固不可也徒敛怨于民,未见国家之利。”太宗深以为然,因留不遣。其后,复上疏曰: “臣尝读唐史,见贞观初始臵崇文馆,命学士、耆儒更直互进,听朝之际,则入内殿讲论文义,商榷时政。 或日旰忘倦,或宵分始罢,书诸信史,垂为不朽。伏望释循常之务,养浩然之气,深诏近臣,阐扬玄风,

9、上为祖宗播无疆之休,下为子孙建不拔之业。”上览而称之。岁余,迁左司,改盐铁判官。观数在省署及 长春殿次中,谘事于其使李惟清,辨说牴牾,失礼容,惟清不能甘,因奏解其任。观抗章论列,上亦察其无失,故未几复授旧职。又谏罢治佛寺,不报。俄出为诸路茶盐制臵副使,上疏言:“更茶盐之制,于理 非便。”不合旨,改知黄州,迁扬州,皆有善政。会三司改旧贯,均州县之籍以分其职,召为三司河东道判官。有诏计司官属不得越局言他事,观自以任谏官,乃上书指陈拾遗补阙之职,不奉诏。上怒,谓宰相 曰: “朕俾警三司僚属各率其职,非令谏官不言时务,观乃妄有援引,以讽刺朕,姑为容忍,不欲深责。”乃令出知道州,移广南西路转运使。坐奏交

10、州黎桓为乱兵所杀事不实,被劾,狱未具,卒于桂州。观广览汉史,雅好论事,辞理切直,有古人之风焉。(选自宋史张观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远民不宜轻动挠 / 因而抚之 / 犹虑其失所况 / 增赋以扰之乎 / 设使积粟流衍 / 用输京师 / 愈烦漕輓之力 / 固不可也 / B. 远民不宜轻动挠 / 因而抚之 / 犹虑其失所况 / 增赋以扰之乎 / 设使积粟流衍用/ 输京师愈烦 / 漕輓之力 / 固不可也 / C. 远民不宜轻动挠 / 因而抚之 / 犹虑其失所 / 况增赋以扰之乎/ 设使积粟流衍 / 用输京师 / 愈烦漕輓之力 / 固不可也 / D. 远民不宜轻动

11、挠 / 因而抚之 / 犹虑其失所 / 况增赋以扰之乎/ 设使积粟流衍用/ 输京师愈烦 / 漕輓之力 / 固不可也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所指区域不尽相同。B. 三司,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宋代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C.太宗,是一种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供奉祭祀时追尊的名号。D.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置,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A. 张观在任能直言进谏,皇上想要增加剑外的赋税,张观上奏认为不可,原因是增税会

12、让边民生怨,而且会增加漕运的负担,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B. 张观推崇佛道之学,他提议要像唐代学习,设置崇文馆,让学士和宿儒轮流到宫廷值班,为皇上讲解经义,议论时政得失,这样才能建立不朽的功业。C. 张观性格耿直,与内阁使臣李惟清在政事主张上发生矛盾,并且争论时不顾礼节,被免去职务,不过皇上还是很快恢复了张观的职务。D. 张观广览史书,喜欢评论政事得失,经常直言时弊,虽然他的政绩显著,早期也颇受皇上重用,但是后来还是因为惹怒皇上而被责令出京为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或日旰忘倦,或宵分始罢,书诸信史,垂为不朽。(2) 坐奏交州黎桓为乱兵所杀事不实,被劾,狱未

13、具,卒于桂州。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甫登高中“ _ ,_ ”两句,写出作者在忧国伤时的困 窘生活中白发多、身体弱。3 (2)范仲淹在 岳阳楼记 中通过写鱼和鸟来表现出洞庭湖盎然生机景象的两句是:“_,_。” (3)李白蜀道难中“ _ ,_ ”两句,写出了蜀道旁水泻击石, 崖谷雷鸣的奇险场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9.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抗战时期, 中美两国空军飞行员组成的“飞虎队” 以大无畏的精神,开辟了闻名天下的“驼峰航线” 这种用鲜血凝结的战斗友谊是的。 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在当今仍是一条的真理, 是医治当今文艺病

14、态 的一剂良方。文艺工作者应当真正深入生活,成为人民艺术家。 牢记“听党指挥”这一宗旨,让“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液,筑起一道的钢 铁长城,这是新形势下我三军将士实现强军目标的时代最强音。 A牢不可破固若金汤颠扑不破 B颠扑不破牢不可破固若金汤 C牢不可破颠扑不破固若金汤 D 固若金汤颠扑不破牢不可破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林业扶贫的优势在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是破解 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难题的重要途径。 B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彰显了一个 走向复兴的大国实现强军梦的决心。 C俄罗斯

15、在克里米亚的行动引发的地区危机已经持续两年多。期间,俄罗斯处于经济趋向衰退、被西方 大国集体敌视、在国际道义上陷于孤立。 D韩国统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朝鲜进行核试验和以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的行动,韩国政府即 日起决定中断开城工业园区的全面运转。 11.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重要的议题,而国际社会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闭家向来对中国 这个发展中大国采取何种行动密切关注。通过在联合国大会70 周年峰会之际与 美国发表联合声明,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在全球性事务面前的担当与自信。 A.作为常任理事国,中国理应担当起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B中国是常任理事国,理应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这是权利 C作为常任理事国,中国理应拥有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权利 D中国是常任理事国,理应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治理,这是责任 1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空不 超过 15 字。(6 分)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监督体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因为这个 体系还应该包括公众监督、制度监督等多个方面,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使整个体系出现明显漏洞。 单纯依靠一种监督力量,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安全” 的。媒体监督相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