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导师信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49247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导师信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导师信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导师信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导师信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导师信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导师信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导师信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 名安建平出生年月1965-05-26聘任博导时间2000-12-28所在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联系电话68912619E-学科专业一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方向一无线宽带通信与网络、空间通信、通信信号处理学科专业二研究方向二社会兼职中国青年科协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IEEE 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理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遥测遥控编委。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个人概况1996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 通信与电子系统” 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0年任教授、博士

2、生导师, 2010年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部委员, 信息与电子学院副院长,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责任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 空间信号处理技术联合实验室” 副主任。入选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 ,获教育部首届“ 优秀青年教师奖” ,享受国务院 “ 政府特殊津贴 ” ,获光华科技基金奖三等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深空通信、卫星通信、通信信号处理、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无线通信网络技术、抗干扰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作为项目负责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 (863 )主题项目、 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3、(973 )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单位的重点课题。有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一)、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一),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一项排名第一,两项排名第二)、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二)。近几年来发表学术论文 180 余篇, 其中被 SCI 检索 10 篇,EI 检索 80 余篇; 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1 项,授权 23 项。主要讲授的课程有:扩频通信、信息论、信道编码、通信原理、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负责的课题组包括了教授3 人、副教授4 人等 12 名教师。指导博士研

4、究生已毕业31 人,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18 名,硕士研究生12 名。姓 名卜祥元所在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联系电话68918004E-学科专业一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方向一宽带无线通信技术、通信信号处理技术社会兼职北京理工大学驻中山市科技特派员、“航空学报”特邀审稿人、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空间信号处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个人概况1. 主要教育经历1983年 9 月 1987年 7 月,在北京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 9 月 1993年 4 月,在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 2 月 1998年 2 月,在白俄罗斯军事学院学习地空导弹技术

5、;2003年 9 月2007年 4 月,在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 工作经历1987年 7 月 1990年 9 月,在国营哈尔滨674 厂研究所工作;1993年 4 月 2002年 5 月,在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十三所总体室工作;2002年 5 今在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通信技术研究所。3. 主要教学和科研情况教学方面,承担了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课“ 现代电子测量 ”(54 学时) ,“ 信息工程 ” 本科生课程 “ 现代通信系统 ” (40 学时)的教学任务;目前作为副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 1 名,指导 11 名硕士研究生, 2009

6、年指导 4 本科生毕业设计。 连续两年学生对所讲授的现代通信系统的综合评分均在90 分以上,所培养的研究生中有一人获得校级优秀论文奖。连续多年年度考核为A。在科研方面作为课题组长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 项、国家 863 项目 1 项、国防预研项目 1 项;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国家863 项目 1 项、国防科工委基础预研项目1 项和广东省产学研重大项目1 个,除此之外还承担了多项横向科研项目,作为子课题负责人2009年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联合申请国家重大专项1 个,已完成项目申请答辩。个人承担科研总经费为798 万元。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5 篇,其中被 SCI 检索 1 篇、EI 检索1

7、3 篇。已授权国防发明专利3 项,已受理申请发明专利5 项;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五)。在航天二院二十三所工作期间,曾担任某雷达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XX 雷达系统主任设计师,负责了相关雷达型号的总体设计和调试等工作,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 1999年被聘为高级工程师。姓 名高飞所在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联系电话010-68912609 E-学科专业一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方向一信息安全与对抗社会兼职北京电子学会嵌入式单片机分会委员;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空间信号处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8、指导委员会理工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专家工作组专家;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工专业教学研究会委员。个人概况1978 年 3 月在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读书,本科生,1982 年1 月毕业,获学士学位。1982 年 1 月至 1986 年 9 月在国营东北光学仪器厂工作,助理工程师。1986 年 9 月在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读书,硕士研究生, 1989 年 6 月毕业,获硕士学位。1989 年 6 月至 2000 年 6 月在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任教师,期间1996 年 9 月在中

9、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读在职博士研究生,1999 年 7 月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2000 年 6月至今在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任教师。姓 名高梅国出生年月聘任博导时间所在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联系电话010-68940718E-mailmeiguo_学科专业一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方向一信号与图像处理,信息安全与对抗理论与技术,目标探测与识别理论与技术学科专业二研究方向二社会兼职信号处理应用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863 专家。个人概况1993年 10 月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94 年 1 月留校工作至今,2000年 8 月被评聘为教授,现为电子工程

10、系雷达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长期在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及实时处理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提出了动目标跟踪雷达回波波形分析处理方法,设计了一种新体制雷达和一种欺骗干扰方法,成功研制了基于CPCI 总线的百亿次通用信号处理平台,主持了8 种雷达信号处理及跟踪系统的研制,主持和参加了20 余项科研项目。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 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二、三等奖各2 项。曾获北京市共青团“ 五四奖章 ” 。目前的研究兴趣为数字信号处理,雷达及电子对抗信号与信息处理,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信号模拟与仿真,DSP 应用等。在研的科研项目有圆接收阵雷达信号处理,多体制侦察雷达信号处理,超

11、高速数据采集并行处理系统,主被动制导信息处理研究,雷达二维成像算法与目标识别研究,高逼真欺骗干扰研究,散射式干扰研究等。讲授“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器结构和系统”研究生课程;现研究生指导小组教师6 人,指导硕士生25 名,博士生19 名。姓 名匡镜明聘任博导时间1993-06-26所在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联系电话010-学科专业研究方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社会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及评估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个人概

12、况匡镜明,男,汉族,1943年 7 月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同年留校任教;1981年获北京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1984年 8 月赴西德西柏林工业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 10月以优异的成绩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北京理工大学工作。1988年 11 月至1993年 7 月,任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教研室副主任、系副主任、 主任。1989年晋升为教授, 1993年评聘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 8 月至 1999年 7 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1999年 7 月至 2007年 8 月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13、匡镜明教授一直致力于无线通信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且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成果突出。获得德国国际合作研究中心(GTZ )的仪器设备及实验器材资助,在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现代通信实验室。基于他在数字移动通信领域的工作成绩,1999年瑞典爱立信公司与他合作建立了“ 北京理工大学 瑞典爱立信公司数字通信技术研究中心” ,该合作项目是首次用我国的知识产权开展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他在数字语音编码、信道编码及无线通信领域所做出的突出成绩,他所领导的北京理工大学现代通信实验室被国际电信联盟(ITU )确定为国际数字语音编码评测单位。匡镜明教授还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各

14、类别的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匡镜明教授已出版专著两部,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60余篇。他指导培养了出站博士后3 人,毕业博士生42 名,硕士生82 人。自 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国家教育部、国家人事部联合授予他 “ 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称号, 1998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1年被国家人事部、国防科工委联合授予“ 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 称号, 2001年被北京市授予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优秀校长姓 名刘大可出生年月聘任博导时间所在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联系电话689

15、18656E-,dakeisy.liu.se学科专业一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一专用处理器技术,数字集成电路,射频集成电路学科专业二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方向二宽带无线通信实现技术社会兼职瑞典林雪平大学专用处理器研究所所长,IEEE 高级会员个人概况国家特聘教授,北京理工大学专用处理器研究所所长,博导, 教授。 IEEE高级会员。 兼任瑞典Linkoping 大学电机系计算机工程学科终身主席教授并任学科主任。 1995年获瑞典林雪平大学微电子工学博士,95-98任瑞典爱立信低功耗处理器高级设计师。 98-2001任瑞典林雪平大学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终身副教授,2001至今任并兼任瑞典Link? pin

16、g 大学电机系计算机工程学科终身主席教授和学科主任。 99 年创办瑞典FreehandDSP 专用处理器有限公司,任总工,该公司被威盛收购,后任威盛瑞典首席科学家兼董事。2005年创办瑞典Coresonic 专用处理器有限公司任首席科学家兼董事。著有 Embedded DSP processor design, Application Specific Instruction-set Processors, 由美国 Elsevier (Morgan Kaufmann) 出版商出版。期刊发表物的ISI 期刊引用记录超300。已毕业的博士中5 人任部门总工。姓 名刘志文出生年月聘任博导时间所在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联系电话010-68911432,13501336623E-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