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中图版知识精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110258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中图版知识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中图版知识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中图版知识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中图版知识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中图版知识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中图版知识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中图版知识精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高二地理第一章高二地理第一章 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二章第二章 第一节第一节 旅游旅游景观的欣赏中图版景观的欣赏中图版【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欣赏1. 本讲学习目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2)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2. 知识结构: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

2、.eku.cc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中国的世界遗产分布和价值。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2. 难点: 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观赏点位的选择。三. 具体内容 (一)中国的世界遗产分布(如图) 1.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等 24 处 2.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与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大熊猫栖息地等 4 处 3.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乐山大佛、武夷山等 4 处 中国的世界遗产分布图(共 33 处)4.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古琴遗产性质遗产项目所在省级行政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云南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长城八达岭

3、长城山海关 长城嘉峪关北京 河北 甘肃明清故宫北京 明清故宫沈阳北京 沈阳莫高窟甘肃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曲阜孔林、孔府、孔庙山东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布达拉宫历史区西藏丽江古城云南平遥古城山西苏州古典园林江苏颐和园北京天坛北京大足石刻重庆青城山都江堰四川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龙门石窟河南明清皇家寝陵明十三陵 明清皇家寝陵明孝陵 明清皇家寝陵明显陵 明清皇家寝陵清东陵、清西 陵 明清皇家寝陵盛京三陵北京 北京 湖北 河北 辽宁云冈石窟山西庐山国家公园江

4、西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泰山山东黄山安徽峨眉山乐山大佛四川世界文化与自 然遗产武夷山福建(二)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1. 漫长的历史:几百年几十亿年 2. 极高的价值:科学、历史文化、美学、经济 3. 研究意义:提高公众自觉保护意识,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4. 保护 (1)申报世界遗产目的:不是经济意义,是为保护 (2)态度=三个负责 对历史负责,对祖先负责;对当代人负责,对世界人民负责; 对未来负责,完整交给子孙后代。(三)旅游景观的欣赏 1. 了解景观特点 2. 精选观赏点位 (1)仰视瀑布、星空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

5、ww.eku.cc(2)视线角度:平视水边观景不要忽视“低位” 角度酷似造型如“卧佛” 、 “猴子观海”等 远观山峦、河流、海洋(3)站位要领:身入其中近观峡谷、溶洞、一线天特定位置观赏山水景观不要吝啬“半步之劳”如天然石桥 注意附近景物的相互关系协调组合效果 3. 把握观赏时机 (1)时刻:朝夕日出日落 天气云海、雾凇 特定时刻佛光、海市蜃楼(2)日期潮汐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3)季节春翡夏翠秋金冬银、雪景、冰灯 4. 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5. 提高审美素质 审美情趣健康向上 审美能力:感受力接受判断能力 理解力领会古诗文的蕴

6、意 创造力意境的开拓和创设【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例 1(2004 年天津高考)观察下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回答(1)(2)题。(1)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 A. 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 B. 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 C. 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情时、仰观 D. 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2)形成左一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侵蚀、沉积B. 溶蚀、搬运 C. 搬运、沉积D. 风化、侵蚀 解析:解析:(1)女神司春的独特造型只有在适当的位置,特定的地点才能一见;苍山云海 最佳观察时机是雨过天晴,空气湿度大,空气中含有的较

7、大尘埃少时;山水风光,在运动 的游船上能感觉到水的灵动、山的稳重;瀑布要选择位置仰视。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2)外力作用一般分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女神司春是岩石 受到风化和侵蚀作用的结果。 答案:答案:(1)A (2)D例 2 欣赏下列景观时,怎样才能达到最佳观赏效果? (1)蓬莱阁“海市蜃楼” (2)钱塘江大潮 (3)庐山瀑布 (4)人在画中游 解析:解析:对于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要想达到最佳观赏效果,必须首先对景观的形成原因、 出现时间、主要特征等作一番全面的分析了解,这样才能把握观赏时机、选择最佳位置

8、、 抓住景观特点,并以情观景,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海市蜃楼的成因:大气中由于光线 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 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和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质的影像。 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因此要欣赏到这种奇异景观,必须把握最 佳观赏时机。钱塘江潮的形成:潮汐是日、月对地球的引力引起的海水的定期涨落现象。 每年的中秋节是日、月对地球引潮力最大的时候,由于海水的磨擦,形成“八月十八观大 潮”的现象。在其它月份同样也能观看潮汐,但就不如中秋节的大潮那么状观,因而需把 握观赏时机。庐山瀑布是因河床跌落而形

9、成的大瀑布,要想获得“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观 感,必须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象、色、动等美感。“人在画中游”是指对山水 有机组合景观的观赏。要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需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水流船 动山移,收到“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的观赏效果。 答案:答案:蓬莱阁“海市蜃楼”、钱塘潮的观赏需要把握观赏时机;庐山瀑布和“人在画 中游”的佳境需要选择观赏位置,瀑布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人在画中游”的佳境必经乘 船观赏才能体会到。【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 1. 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 A. 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 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

10、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 观赏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适宜选择农历初八、初九等日子 D. 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2. 下列关于选择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B. 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等景观,要俯视方知其妙 C. 观赏江河回环曲线、湖海旷景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D. 瀑布景观应在远距离平视 3. 按旅游资源的分类,五大连池、神农架、青城山都江堰、安塞腰鼓一般分别归属于 ( ) A. 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B. 水文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风土民情景观、古建筑景观 C. 水文景观

11、、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D. 地质地貌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4. 关于旅游资源观赏位置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山水组合景观,应乘船沿水路欣赏 B. 峡谷、洞、一线天等景观,宜从顶部俯视,方得其妙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C. 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低临水面的亭台楼阁上 D. 地貌的酷似造型,在各种角度均可欣赏 5. 有关旅游景观欣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北方地区景观最宜夏季观赏 B. 雨天是观赏泰山自然景观的最佳时机 C. 青海湖的候鸟宜在 7 月份观赏 D. 钱塘江大潮的最

12、佳观赏时机是农历八月十八日 6. 有关自然景观的观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各地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差异 B. 我国北方的山水风景最宜春秋季观赏,南方地区则四季皆宜 C. 黄山观日出,泰山观日落是旅游者必然的观赏内容 D. 青海湖鸟岛等景象的观赏,必须确切把握其观赏时机二. 综合题: 1. 苏东坡观庐山写下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给旅游者的审美提 供的启示有什么? 2.(2004 年春季上海大综合)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种不同风格的民居传承了人 类悠远的文化。 (1)请分析下表所给的信息,按要求完成该表图片 地理位置、地域气候、居民的材料

13、和功能、当地的生产方式 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地的人们不需要 贵重的建筑材料,而是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在垂直的黄土 壁面上向纵深开挖,建成窑洞。窑洞具有防风避雨、冬暖夏凉的 功能。 当地居民以农耕为主 蒙古包主要见于内蒙古高原,那里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蒙古包通常用羊毛毡、柳条等材料搭建而成,不仅能防风御寒, 而且易于拆建。 当地居民以游牧为主 (请填写) (2)由上题的信息可以概括出,形成民居建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和 。 (3)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国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通常在南北向纵轴线上建正房,供 长辈居住,在东西向横轴线上建对峙的厢房,供晚辈居住,形成主次分明的格局。

14、下列陈 述中最能反映北京四合院文化内涵的是( ) A. 结构封闭、安全舒适B. 尊老扶幼、长幼有序 C.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D. 坐北朝南、因地制宜 (4)比较上海的石库门与窑洞、竹楼、蒙古包和四合院的异同点,将它们分为两类, 石库门可与其中的 属于同一类,其理由是 。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试题答案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 1. B 2. AC 3. A 4 . A 5.D 6. D二. 综合题 1.(1)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由于

15、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 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从而产生不同的美感。 (2)观赏自然美,需要选择合适的观赏距离,最佳的观赏角度。2. (1)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风气候、竹木建造、隔潮防虫蛇等、农耕为主。 (2)地理环境;经济状况 (3)B (4)四合院;它们都是砖木结构 解析:解析: (1)窑洞、蒙古包、竹楼都是文化景观。地表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至关重要,各种文 化景观都要直接或间接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题目要求,并结 合窑洞和蒙古包的描述,不难做出答案。 (2)文化景观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人文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由于地区气候、 地形等自然环境不同,人类为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同时,由于不同 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建筑材料不同,当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也形成了不同的民居风 格。 (3)通过对文化景观的观察,既可以了解一地的物质文化环境,也可以了解一地的精 神文化环境。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达两千余年,儒家文化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 次,所以最能反映北京四合院文化内涵的是 B。 (4)上海的石库门与窑洞、竹楼、蒙古包和四合院都是民居,属于同一种文化景观。 进一步分类并且和石库门属于同一类,只能按其材料来源和结构形态来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