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二)从粒子到宇宙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109404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二)从粒子到宇宙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二)从粒子到宇宙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二)从粒子到宇宙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二)从粒子到宇宙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二)从粒子到宇宙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二)从粒子到宇宙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期末复习(二)期末复习(二) 从粒子到宇宙从粒子到宇宙【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 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初步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3. 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原因,知道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的规律;4. 了解人类对微观世界、太阳系及宇宙的探索历程;初步了解微观到宏观的尺度。【预习探学】记忆: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导学案中“预习探学”部分内容。【合作互学、交流助学】例 1 气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_ ,但气体也不能无限制地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 ;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散开,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从而使固体和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例 2

2、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A 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 B 和 C,发现 B 被排斥,C 被吸引,则 带负电;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了灰尘,主要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 ,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例 3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 电子。若把它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原因是 。例 4 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为图甲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 ,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 (1)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2)打开冰箱门,看到有“白气”冒出(3)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2例 5 如图所示,

3、我们可以用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类比宇宙,小塑料粒可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两个小塑料粒间的距离都在 ,这说明了星系在 ,这里主要运用了一种思维方法是 (等效法/类比法/转转法) 。例 6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冬天,雪花纷飞 B. 八月,桂花飘香C. 扫地时,灰尘漫天飞 D.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例 7 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是( )A. 用绸布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B. 铅笔很难被拉断C. 将一勺盐放入满杯的水中,水未溢出 D. 磁能吸铁例 8 A、B 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 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 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

4、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A. 小球 A 带正电B. 小球 B 带正电C. 小球 B 可能不带电D. 小球 A 可能不带电例 9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B. 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C. 当物体的温度降至 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D. 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例 10 下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 )A. 西红柿 B. 西瓜 C. 面包 D. 太阳系例 11 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的3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

5、的例 12 下列各项排列中,按尺度的数量级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A. 原子核、分子、地球、银河系 B. 分子、电子、地球、太阳系C. 分子、生物体、银河系、太阳系 D. 分子、原子核、地球、银河系例 13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为 0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B. 物理学家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 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物体得到了质子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例 14 用如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A/B)瓶根

6、据 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0,4,20,30则在 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例 15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分子运动快慢与 温度没有关系;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为了研究猜想是否正确?小王等几个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 (3)实验过程中_ (能 /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原因是 4。(4)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说说你现在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理解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