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命题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710362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7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命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命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命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命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命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命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命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 年第 1 期 7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命题 鲁保林 赵 磊 【内容提要】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典型特征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投资优先、兼顾消费;经济增长的速度优先、兼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只有彻底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现代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经济方能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去探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指向,由此形成了三个命题:生产的指向:大众消费;发展生产力的指向:满足人的需要;技术进步的指向: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消费 人的需要 技术进步 作者简介:鲁保林(1982- ) ,西南

2、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1130) ;赵磊(1957-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常务副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 611130) 。 一、问题的提出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题,我国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于转变的实质、转变的重要性,以及转变的具体路径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程恩富教授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性出发,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并指出, “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针对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程恩富教授又从适当控制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外技依存度、“外源”依存度

3、和外汇储备规模五个方面提出: “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起低损耗、高效益;双向互动,自主创新的精益型对外开放模式。 ”顾钰民教授认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力、贡献率、增长源三大转变。也就是说要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使第三产业成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产业。使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李炳炎教授着重讨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将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地分配于不同的生产领域;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和谐

4、相处与协调发展。 ” 现有的文献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着力点、基本途径等方面作了精辟分析,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髓,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分析框架,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深层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期 程恩富、王中保: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论探讨 ,载前线2010 年第 4 期。 程恩富、尹栾玉: 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须实现“五个控制和提升” ,载经济学动态2009 年第 4 期。 顾钰民: 论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转变 ,载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 8 期。 李炳炎、向刚: 新时期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载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 年第 1 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命题 73探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指向究竟何在。 二、生产的指向:大众消费 2008 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自 1929 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金融危机,在这场危机中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遭受重创,但中国也未能幸免于难,外需下滑,内需不振,经济增长速度回落,GDP 增速从 2007 年的 13%陡然下降为 2008 年的 9%,大批农民工返乡,出口制造业受到重挫。我国的经济为何弱不禁风?这固然与全球化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有关,但是不容否认的是,需求结构的长期不协调,即投资需求旺盛,消费需

6、求不足,降低了我国应对外部冲击的免疫力。 长期以来,我们一方面推行投资驱动和出口导向的战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另一方面,政绩考核指标唯 GDP 增长至上,民生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结果造成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速大大落后于投资增速,最终导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我国的消费率从 1990 年的 62%下降到 2006 的 50%,居民消费率则从 1990 年的 49.8%下降到 2006 年的 36%。从 19782008 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居民消费支出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见下图) 。其中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978 年为 15.6%,199

7、8 年为 11%,2008 年为 11.2%。而居民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的速度更为突出,在 1982 年处于最高点为 54.53%,在 2008 年达到最低值为 36.05%。可见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与 GDP 的增长是不同步的,经济发展了,国民收入增加了,但是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程度却相对滞后。 马克思认为,消费活动本身是生产的一个内在要素,生产和消费之间既非一种表面的联系,也不是概念的逻辑推理和演绎,而是经济活动中一种客观存在的联系和辩证的对立统一。 “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 ” 00.050.10.150.20.

8、250.30.350.40.450.50.550.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 ,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支出、职工工资总额均为名义变量。 车春鹂、高汝熹、李铁霖: 低消费率对中国经济危害的实证分析及对策 ,载宏观经济研究2008 年第 11 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9 页。 0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 年第 1 期 74 这次金融危机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生

9、产和消费的脱节极易演变成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为避免重蹈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覆辙,我们必须既要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又要重视消费力的提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契机,切实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是防范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方法。如何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率呢?显然首先要改善居民的收入水平,而居民收入水平的改善有赖于改革当前的分配体制。 1978 年我国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只有 0.31, 2007 年却已经上升到 0.454。原因何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在社会中,产品一经完成,生产者对产品的关系就是一种外在的关系,产品回到主体,取决于主体对其他个人的关系。 ”由此看来产品能否

10、回到主体,回到主体多少,并不单纯地依赖生产力的发达与否,根源在于“主体对其他个人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和由此决定的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据有关学者调查, “私营企业主和员工的收入都相差 2030 倍,平均收入为 25 倍。 ”劳资冲突、消费不足的根源在于初次分配的天平向资本倾斜,能否有效地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是构建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什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调整分配关系却始终不得要领?实际上,对症下药,才能标本兼治,关键的症结在于初次分配中的“强资本,弱劳动”上,这不可能单靠再分配甚至三次分配就能弥补或解决。生产与消费的脱节源于生产与分配的矛盾,有效需求不足

11、乃贫富悬殊所致。马克思说: “照最浅薄的理解,分配表现为产品的分配,因此它离开生产很远,似乎对生产是独立的。但是,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1)生产工具的分配, (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个人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这是同一关系的进一步规定。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产品的分配显然只是这种分配的结果。 ”分配关系和所有制关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分配与生产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规定了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性质和形式,分配结构的调整必然涉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因此,那种以为完全依赖市场调节就能彻底解决中国的收入差距的观点不啻为一种幼稚浅薄的看法。程

12、恩富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首要因素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在私有经济中,雇主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必然极力压低工资,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好处尽量为雇主和资本所得,从而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必然越来越低。当前,中国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强调更多地发展私有经济和对外招商引资,现存的国有和集体企业也大量被股份私有化,这必然会导致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 ”有人把收入差距扩大归结为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或不成熟,用这种思路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无异于南辕北辙,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可谓不成熟,然而“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几乎没有增加,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基尼系数从

13、 1980 年的 0.4 左右上升到 2006 年的 0.47;从 1975 年到 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 1%的家庭实际收入增长了 175%,最富有的 25%的家庭实际收入增长超过 70%,而其他家庭实际收入的增长都不足 30%。”其实问题恰恰是市场的弊端所致,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原则必然是按要素分配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法则。 按要素分配的灵魂就是按资分配 , 资本的所有权决定了分配必然呈现向 两极 运动的趋势。 ”当前在调整分配结构时,我们不能离开生产、分配和消费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孤立地去看待收入分配问题,否则就会重新陷入新自由主义的误区。从长远来看弥合生产与消费的鸿沟在于

14、消灭旧的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经济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12 页。 杨承训: 从所有制关系探寻分配不公之源 , 海派经济学第 11 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14 页。 程恩富: 提高产业工人工资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http:/ 马艳: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 , 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5 期。 赵磊: 关于现代经济学的几个误读 ,载当代经济科学2006 年第 3 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

15、命题 75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在当前条件下完全消灭私有制的条件尚不具备,但这应当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发展生产力的指向:满足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需要是人们生产活动的原动力,马克思说: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呈现出一个 “需要生产需要”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辩证发展过程,需要是生产活动的起点,又是生产活动的目的和归宿,当然这里的生产既包括物质生产又包括精神生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中,马克思

16、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指出人类必须首先满足生存的需要,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生理的需要由人的肉体组织所决定,是仅仅维持个体生命存在的最基本的需要,需要的层次不会仅仅停留在这个基本的层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又会生成新的更高层次需要,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 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正是这种旧的需要被扬弃、新的需要不断产生,以及满足这种新需要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推动人类社会滚滚向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的需要不断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