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仔细理会鸿门宴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091288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仔细理会鸿门宴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仔细理会鸿门宴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仔细理会鸿门宴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仔细理会鸿门宴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仔细理会鸿门宴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仔细理会鸿门宴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鸿门宴鸿门宴一、课外阅读 (2017辽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 5 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 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 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 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 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 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

2、人称教旨下 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 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 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 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金明西北有浑州川,土沃衍。 川尾曰桥子谷,寇出入之隘道。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 赡军。周美袭取承平砦,王信筑龙安砦,悉复所亡地,筑十一城。及开癿名、平戎道,通永和、 乌仁关,更东西阵法为方阵,颇损益兵械。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

3、:“此诈 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 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 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 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 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 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 庄敏。 (节选自宋史庞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A.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

4、谟宁令/皆其官 名也/于义无嫌 B.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 名也/于义无嫌 C.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 名也/于义无嫌 D.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 名也/于义无嫌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 “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唯”;三是名词或代词,一 般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 易后难。断

5、后要通读,一是检查意思是否讲得通;二是检查内容是否合理。本句大意是:太尉 三公,不是陪臣所能称呼的(官职),假使旺荣成为太尉,那元昊就不能做臣子了。如今他的来 信自称宁令或谟宁令,都是官名,在意义上没有什么疑忌。据此句子可以断开为:太2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 /于义无嫌。故选 A。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指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根据成绩分为三甲,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B.群牧判官,是主管国家公用马匹的机构群牧司的判官。 C.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D

6、.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 解析:A 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知识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古代 文化知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化知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A 项错误,进 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 3 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 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一甲三人,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庞籍治军有方。他为解决数万士兵军用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 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 B.庞籍长于吏事。他劝谏皇帝使

7、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 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执政大臣。 C.庞籍不畏权贵。在担任群牧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 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 D.庞籍足智多谋,他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投诚是欺骗,并 在青涧城驻扎军队,以抵挡敌人大举进犯。 解析:C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 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 项,“在担任群牧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 政”有误,应为“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时。故选 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8、现代汉语。 (1)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 译文: (2)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 译文: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读懂文章,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 在翻译时,要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对重点字词要做到字字落实。第(1)句关键词为“数” “善”“寝”。第(2)句关键词为“豫”“第”“赙”。 答案:(1)(庞籍)多次弹劾范讽的犯罪之事,范讽与李迪要好,都扣留没有上报朝廷。 (2)这时仁宗身体不适,废朝、临奠都未实现,只派遣使者吊唁并资助其家办理丧事。参考译文:庞籍,字醇之,是单州成武人。考中进士,知州夏竦认为庞籍有宰相的才能。 (庞籍)参与

9、朝廷编修天圣编敕,升为群牧判官,于是请他人代为转达奏章说:“过去的制 度规定臣下不能使用国家所养之马,这是一种重视装备的表现。如今皇上决断不同于过去, 臣私下觉得很迷惑。如果这样,那么清廉的官吏就会感到丧气。”很久后,庞籍离开京师任 秀州知州,奉召任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颁布遗诏:章惠太后参议军国大事。庞籍请求交付阁 门,取来垂帘礼仪制度全部烧掉,又上奏说:“陛下亲自处理国家事务,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3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近亲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使它取决于执政大臣。”孔 道辅对人说:“言事官大多看宰相的眼色,揣摩宰相的意图,唯有庞醇之,是天子的御史。” 任开封府判官时,尚美人派遣内侍

10、声称教旨(上对下的告谕)免除工人市租。庞籍说: “宋朝建国以来,还没有美人声称教旨下达州府的,应当杖打内侍。”诏令有司:“从今以后 宫中传命,不要马上接受。”(庞籍)多次弹劾范讽的犯罪之事,范讽与李迪要好,都扣留没有 上报朝廷,反而说庞籍上奏宫禁之事不实,(庞籍)从祠部员外郎罢免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庞 籍又说范讽没有将事情全部上奏,范讽因此而贬官,庞籍也降为太常博士。不久(庞籍)又官 复原职,调任福建转运使。自从元昊攻陷金明、承平,攻破五龙川,边境百姓被焚烧掠夺几乎 殆尽。庞籍到任后,才稍稍修治好。戍兵十万没有坚壁完垒,都分散驻扎在城中,由于畏惧庞 籍,没有一人犯法违禁。金明西北边有浑州川,土地

11、平坦肥沃。在浑州川的尽头有个叫桥子 谷的地方,是敌寇出入的狭窄的道路。庞籍派部将狄青率领万余人,在桥子谷的旁边修筑招 安砦,多次招募百姓进行耕种,将收获的粮食来作为军需之用。周美偷袭攻取承平砦,王信修 筑龙安砦,将所有失地全部收复,修筑十一座城池。到开癿名、平戎之道,沟通永和、乌仁关,将 东西阵法更换为方阵,这样减少了不少兵械,元昊派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说前来投诚, 庞籍说:“这其中有诈。”于是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数月后,元昊果然大举进犯定川,庞籍召 见李文贵进行劝导晓谕,将他遣送走。不久元昊又让野利旺荣修书一封,正值仁宗厌恶战争, 于是对元昊进行招安安抚,派遣庞籍回报书信,称旺荣为太尉。庞

12、籍说:“太尉三公,不是陪 臣所能称呼的(官职),假使旺荣成为太尉,那元昊就不能做臣子了。如今他的来信自称宁 令或谟宁令,都是官名,在意义上没有什么疑忌。”朝廷听从了庞籍的建议。 仁宗身体不适,庞籍曾秘密上疏,请求选择宗室中的贤俊之士为皇太子,言辞十分恳切。 (庞籍)被调往定州,奉召回到京师,上书朝廷告老还乡,不久以太子太保的职位退休,被封为 颍国公。后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这时仁宗身体不适,废朝、临奠都未实现,只派遣使者吊唁 并资助其家办理丧事。追赠司空,加侍中,谥号“庄敏”。 二、语言运用 5.仿照下面的话,借助对某一人物或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耐人寻味的话。 例句:项羽轻易地放走

13、了刘邦,不,那不是刘邦,那是楚霸王的千秋 基业。(1) (2) 答案:(示例)(1)范增气愤地击碎了玉斗,不,那不是玉斗,那是范增功败垂成的计划。 (2)黑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6.(2017江西上饶四校高三联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清正的文化品格虽然为世人所赞扬, ,是很困难的。一是因为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在各种关系的牵制之下,影响了自 我的判断与抉择。二是因为人生在世, 。欲望本无可厚非,但欲望多了往往被迷住心窍。因此,只有坚守原 则,克制欲望,才能做到清正持守。海瑞敢于批评皇帝,那是把求生之欲看淡了,才有这份勇 气;董宣面临湖阳公主的干涉,宁愿不要乌纱帽,也要顶住压力、坚持原则, ,才有这份担当。一个人只有能克制自己的私欲,才能像孟子说的那样:“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有了这样的大丈夫人格,才能锤炼出 为官清正的文化品格。 解析:处结合首尾两句不难判断。处考虑到下句围绕“欲望”展开,结合第一条原因可 确定答案。处注意句式的齐整以及“乌纱帽”。(前两句整体语意对即可,第处要注意 句式特点。)4答案: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难免有各种各样的欲望 那是把权势之欲看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