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正文2-调查报告类用此模板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9116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正文2-调查报告类用此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文正文2-调查报告类用此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文正文2-调查报告类用此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文正文2-调查报告类用此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文正文2-调查报告类用此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正文2-调查报告类用此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正文2-调查报告类用此模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皖南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合肥市 2006 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评析第1页共7页合肥市合肥市 20062006 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评析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评析摘要摘要为了解合肥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收集合肥市 2006 年 1 月 1 日2006 年 12 月 31 日 ADR 病例报告共1549 份,用 Excel 电子表和手工方法,分别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累计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涉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品种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发现,1549 份 ADR 病例报告中,涉及到药品1680 例(包括怀

2、疑药品和并用药品) 。其中抗微生物药 645 例,占总例数的38.39%,居首位。中药注射剂 80 例,占总例数的 34. 33%。给药途径以口服给药为主,引起的不良反应有 1016 例,占总例数的 60.47%。主要不良反应累计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胃肠系统损害。涉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品种 18 种。应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及中药注射剂,注意口服给药指征,慎重选用静脉滴注给药治疗,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和国家通报品种的监测,确保安全合理用药。关健词关健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评析皖南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合肥市 2006 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评析第2页共7页ANALYSIS OF AD

3、VERSE DRUG REACTION OF HE FEI IN 2006ABSTRACT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 and some factors in relate for their safe and rational use in clinic, the 1549 ADR cases had been collected from Jan.1 2006 to Dec.31 2006 in our city, using Excel electronical table and man

4、ual methods. All the cases were analyzed in respect of patients sex and age, administration ,drug species, ADR related system-apptaratus and clinical react,and the variety of stat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nouncement. Of 1549 ADR cases and 1680 drugs (including the drugs of suspicion and association

5、), 645 cases accounting for 38.39% relate to antimicrobial drugs,80 cases accounting for 34.33% relate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In all 1680 drugs, 1016 cases accounting for 60.47% are oral administration,which take the main role.ADR related system-apptaratus and clinical react were

6、 mainly manifested as gastroenteric system lesion.18 kinds relate to the variety of stat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nouncement.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and the good qualit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Using intravenous injection cautiously,noticing the qualification of o

7、ral administr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and state announcement variety,in order to garentee the safe and rational drug using.Key Words: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port statistics, analysis皖南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合肥市 2006 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评析第3页共7页1 引言药品不良反应(Adve

8、rse drug reactions,ADR)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2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合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006 年收集的 1549 份 ADR 病例报告,共3 结果3.1 患者性别、年龄与 ADR 发生的关系在收集到的 1549 份 ADR 病例报告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为 1.171 。从年龄分布(190 岁)上看1 见表 1。表表 1 ADR 报告表各年龄段分布及构成比报告表各年龄段分布及构成比年龄(岁) 男性(份) 女性(份) 总计(份) 构成比 (%)017 147 93 240 15.50 1839 356 360 716 46.22 4059 212 187

9、 399 25.76 =60 119 75 194 12.52总计 834 715 1549 100皖南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合肥市 2006 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评析第4页共7页发发生生A AD DR R患患者者的的性性别别与与年年龄龄分分布布0100200300400017 1839 4059 =60 年龄段份数男性(份) 女性(份)图图 1 发生发生 ADR 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3.2 不同给药途径与 ADR 发生的关系1549 份 ADR 病例报告中,口服给药致 ADR 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静脉滴注。其中。见表 2。表表 2 不同给药途径引起不同给药途径引

10、起 ADR 的例数及构成比的例数及构成比给药途径 例数 构成比(%)口服 1016 60.47 静脉滴注 513 30.54 局部外用 85 5.06 肌内注射 24 1.43 眼内用药 15 0.89 皮下注射 8 0.48 阴道用药 7 0.42 含服 5 0.30 皮内注射 3 0.18 鼻腔用药 2 0.12 吸入剂 1 0.06 直肠给药 1 0.06总计 1680 100皖南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合肥市 2006 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评析第5页共7页不不同同给给药药途途径径发发生生A AD DR R的的分分布布情情况况020040060080010001200口服 静脉滴

11、注 局部外用 肌内注射 眼内用药 皮下注射 阴道用药 含服 皮内注射 鼻腔用药 吸入剂 直肠给药给药途径例数例数图图 2 不同给药途径发生不同给药途径发生 ADR 的分布情况的分布情况3.3 ADR 与药品种类及病例数的关系药品种类涉及抗微生物药、中药、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消化系统药物、治疗精神障碍药、循环系统药物等。其中抗微生物药 108 种,645 例,占总例数的 38.39%;中药 129 种,233 例,占总例数的 13.87%;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 24 种,124 例,占总例数的 7.38%;消化系统用药 30 种,99 例,占总例数的 5.89%;治疗精神障碍药 12 种,

12、80 例,占总例数的 4.76%;循环系统药物 27 种,72 例,占总例数的 4.29%。将 1680 例 ADR 涉及的药品参照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2005 年版)进行分类统计,见表 3。3.3.13.3.1 抗微生物药与抗微生物药与 ADRADR 发生的关系发生的关系抗微生物药物共有 108 种、645 例,占总例数的 38.39%。其中头孢菌素类发生率最高,具体详见表 4。3.3.2 中药注射剂与 ADR 发生的关系皖南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合肥市 2006 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评析第6页共7页3.4 ADR 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4 讨论4.1 性别、

13、年龄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从表 1 的数据来看,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为 1.171,且 1839 岁的青壮年人群发生 ADR 的机率在所有年龄段中是最高的,对此我们要加以关注。这与国内 ADR 监测报道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青壮年发生率低于其他年龄组均不一致3。这可能与有的病例报告填报不全面有关,提示我们临床用药时应该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另外,1839 岁年龄段的女性 ADR 发生率略高于男性,为 1.011。因此,提示我们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用药需要更加警惕药品的特殊影响,避免严重的 ADR 发生。4.2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4.3 慎重使用抗微生物药4.4 中药注射剂的 ADR 监测5 结论通过 1549 份 ADR 病例报告的评析,告诉我们加强 ADR 的预防至关重要。(1 强药物选择及用药后监测,对小儿使用氨基糖苷类、氟喹喏酮类药物要慎之又慎;(8)发现 ADR 时立即处理,根据情况停药、减量、改药;(9)慎用危害重要脏器的药物。皖南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合肥市 2006 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评析第7页共7页参考文献1 鲍引鹃,王桂英,顾国良.90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安徽医药,2006,10(12): 990-991.5 Hann-Kuang Jiang,Deh-Ming 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