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8512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认识分数教材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教材里初步认识了分数,其中三年级(上 册)教材是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下册)教材是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 之几。本单元继续教学分数的意义,涉及的有关知识比 较多,大致分成五部分编排。第 3637 页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第 3843 页真分数与假分数,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第 4446 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第 4750 页带分数,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第 5154 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编排的三道思考题都与本单元教学的知识直接有关, 对理解分数意义和发展数感十分有益。1 教

2、学分数的定义,重点是建立单位“1”的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的数叫做分数。这是关于分数的描述式定义,单位“1”、 平均分、表示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定义里的三个主要内涵。 相对于后两个内涵,单位“1”较难理解,是教学分数意 义的关键,是必须突破的难点。例 1 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用分数表示一块饼、 一个长方形、一根表示 1 米的线条、一个集合的几分之 一或几分之几,并结合图说说写出的每个分数的含义。 引起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感受被平均分的对象是非常广 泛的,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积累具体的感性材料。第 二步告诉学生,被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 一个整体都可

3、以用自然数 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 “1”。这里把“自然数 1”作为建立单位“1”的台阶,出于 两个原因: 首先是被平均分的对象都是“一个”,即一个 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集合,“一个”用自然数“1”表示,学生容易接受。先理解可以用自然数 1 表示,再提 升成单位“1”,降低了认知的坡度。其次是体现了分数 与自然数是有联系的,有利于后面教学假分数。第三步 回答“大象”卡通提出的问题,再认各个分数的单位“1” 是什么,使抽象的概念回归到具体实例中去。第四步揭 示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由于在前三步的教学 中建立了单位“1”的概念,这一步的教学就顺理成章了。“练一练”和练习六通过写分数

4、和解释分数,进一步 体会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如“练一练”写分数时,要看 懂每幅图里把什么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几份 涂了颜色。思考和交流都是围绕分数意义展开的。又如 练习六第 2 题在三个图里涂色表示 23,从中体会看作 单位“1”的对象不同,各次涂色的桃的个数也不同。第 3 题说分数的意义,是以后分析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 数量关系的基本思路。由第(1)小题作了示范,要求说 清楚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另一个数量 有这样的几份。第 5 题写成的两个分数有相同的单位“1”,由于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表示 1 份的分数也 不同。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对分数意义的三个内涵会有整体

5、的感受。2 以分数单位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在例 2 之前,学生接触的分数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 分数。例 2 和例 3 陆续引出分子和分母相等以及分子比 分母大的分数,然后把以前认识的分数和例题里新认识 的分数进行比较、分类,得出真分数和假分数。例 2 以分数单位为知识生长点,通过推理表示出假 分数。先在三个同样的圆里涂颜色分别表示 14、34 和 44,从已经认识的分数带出 44,并通过说说每个分数各 有几个 14,理解 44 的意义,初步体会几个 14 是四分之 几;再在图形中涂颜色表示 5 个 14,利用“5 个 14 是几 分之几”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看图写出 54,再

6、次体 会几个 14 是四分之几。理解 1 个圆只能表示 4 个 14, 表示 5 个 14 需要 2 个圆非常重要,不仅直观感受 54 的 意义,而且有利于以后认识带分数以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例 3 继续教学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先出现三个分 母都是 5 的分数,说说这些分数各有几个 15,并在图形 里涂颜色表示。这样的安排充分利用例 2 的基础,紧紧 抓住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说和画的活动中主动理解这 些分数的意义。而且,学生经历四分之几到五分之几的 扩展,对其他分母的分数意义也能理解了。例 2 和例 3 先后出现七个分数,有分子比分母小的、 分子比分母大的以及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各种情况,这

7、就 具备了教学真分数、假分数的条件。教材的安排是先比 较各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再把七个分数分成两类, 分别定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学生按分子、分母的大小,往往把七个分数分成三类,这是正常的现象。教学时只 要把分子比分母大和分子与分母相等这两类分数合并 起来,指出它们都是假分数。练习七第 14 题是配合真分数、假分数的教学编排 的。第 1 题在直线上指出表示各分数的点,是再次体会 分数的意义。三小题里的分数分别表示几个 12、几个 13 和几个 15。依次读读各组的分数,找出其中的真分数和假分数,能巩固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看看表示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点各在直线的哪一段上,初步体会真分数比 1 小

8、,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假分数等于 1,分子比 分母大的假分数大于 1,进一步充实对真分数和假分数 的认识。在解答第 4 题时,需要运用这些认识,才能比 较每组两个数的大小。3 用分数表示同类两个数量的关系,扩展对分数 意义的理解。分数的意义表达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地球表面有 71100 被海洋覆盖,地球的表面是整体,把它看作 单位“1”;被海洋覆盖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占整体的 71100。事实上,分数的应用不局限于部分与整体关系 的范畴,还经常用来表示两个同类数量之间的关系。让 学生体会分数能表示两个同类数量的关系,扩展对分数 意义的理解,有利于应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 正是例 4、例 5

9、 的编排意图。例 4 利用直观的图画,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分数概念 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来。图画里一条红彩带平均分成 4 份, 另一条黄彩带和红彩带中的一份同样长,很容易看出黄 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 14。教材要求学生表达得出 14 的 思考,仔细体会其中的推理: 红彩带平均分成 4 份,其 中的 1 份是它的 14;因为黄彩带与红彩带的 1 份同样 长,所以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 14。学会思考是这道例 题的教学要求,但不要机械套用某种语言模式。要抓住 分数的意义,体会黄彩带与红彩带的长度关系。“试一 试”是例题的延伸,红彩带仍旧平均分成 4 份,蓝彩带 的长与红彩带里的 3 份同样长,是红彩带的 34

10、。从黄彩 带的长是红彩带的 14 到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 34,学 生初步体会到分数可以表示两个长度的关系。例 5 在红彩带的下面画绿彩带,体会“绿彩带的长是 红彩带的 54”这个关系的含义。以画促思是例题的编写 特点,如果让学生先猜一猜画出的绿彩带比红彩带长还 是短,并说出理由,既能激起兴趣,又能引发思考。“试一试”把花彩带的长与红彩带的长相互比较,提出了两 个问题。体会两个问题不同,辨清各是什么彩带与什么 彩带相比,才能正确地用分数表示两个长度的关系。要 联系图画,理解前一个问题是花彩带与红彩带比,把红 彩带平均分成 4 份,花彩带的长有这样的 7 份。后一个 问题是红彩带与花彩带比,把花

11、彩带平均分成 7 份,红 彩带的长是这样的 4 份。练习七第 58 题配合例 5 的教学。这些题分别通过 线段图、平行四边形、实物图、统计图呈现数量,能让学 生感受生活中经常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更重要的是深 刻体会,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必 须分析谁和谁比,找到作为单位“1”的数量。单元重点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单位,理解真分数和假 分数。 课时安排共 课时课题课题分数的意义课时课时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例 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的 1 至 5 题。教学目教学目标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

12、意义。 2、使学生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 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 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教学重难难点点理解单位“1”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教学用具教学用具教学 方法 教学过程修改修改补补充充 一、揭题。 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今天这 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二、新授。 1 教学例 1 出示例 1 中的一组图 谈话:先来看这几幅图,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 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分数后,再 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 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13、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 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 “1 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 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 6 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引导比较: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 同?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 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 1 来表示,通常我们把 它叫做单位“1”。 提问:(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 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 样的几份? (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 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 分数。 指出:表示其

14、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2 教学“试一试” 学生在小组内说说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 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反馈交流时,教师请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 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在学生回答分数单位时, 课件演示每个图中的一份,在学生回答分数中各有几 个分数单位时,课件演示每个图中各有这样的几份。 3 完成“练一练” 提问: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 家在书上填空。学生汇报所填分数时,教师让学 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 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做练习六的第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再指名读一读,并要求说 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提问

15、: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联系?做练习六的第题 先让学生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说说是怎 样涂的、怎样想的。 提问: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做练习六的第题 让学生按照书上的说法,说说第一题中是把哪个数量 看作单位“”,平均分成了几份,三好学生有这样的 几份,再让学生按照第题的句式说说后两题中每个 分数的意义。指出:在研究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 这样的数量就是单位“做练习六的第题 先让学生看图指一指直线上从几到几的这一段可以 表示单位“”。再让学生中直线上的点表示各分数。 然后让学生说说各是怎样想的。做练习六的第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要求学生说说所填写的两

16、个分数有 什么不同。 明确:这两个分数都是把枝铅笔看作单位“”平均 分后得到的;第一个分数要把单位平均分成份, 第二个分数要把单位平均分成份。 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对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满意吗?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课时课时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例 2、例 3、练一练、练习七 1-4 题。教学目教学目标标1 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能判别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 力。教学重教学重难难点点教学用具教学用具教学 方法 教学过程修改修改补补充充 一、 复习准备 1 提问:什么叫做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2你能说出一些分数,并说明这个分数表示什 么意义吗? 3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分 数。 二、 教学新课 1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1) 出示例 2 学生涂色表示相应的分数。 问:把每个圆都看作单位“1“,都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是几分之几?图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 里有 几个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