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镇“六城同创”工作成效显著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66963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湖镇“六城同创”工作成效显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滨湖镇“六城同创”工作成效显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滨湖镇“六城同创”工作成效显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滨湖镇“六城同创”工作成效显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滨湖镇“六城同创”工作成效显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滨湖镇“六城同创”工作成效显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湖镇“六城同创”工作成效显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滨湖镇“六城同创”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滨湖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紧紧围绕美丽 富足、安定和谐的幸福滨湖建设目标,以“六城同创”活动为抓手,狠抓环境 卫生综合治理,着力加强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不 断提高。先后荣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 “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 、 “山东省旅游强镇” 、 “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 、 “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和谐乡镇” 、 “山东省生态经济强镇”等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全省首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试点镇。 在具体工作中,该镇围绕全国生态镇创建目标,高起点完成镇域、社区总 体规划和镇驻地商贸区规划编制,确立了“一个中心、

2、二个节点、十个社区” 城镇发展框架。投资 1300 余万元,高标准实施了旅游路美化、亮化、绿化和沿 线建筑物徽派风格改造,累计栽植各类观赏性苗木 7.8 万株,新增绿化面积 60 万平方米,改造沿线建筑物 1.5 万平方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人文景观, 并被市委、市政府作为典型进行推广。全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建筑面 积近 5 万平方米的西焦新村高标准建成,建设档次居全市农村社区前列;总建 筑面积 17.9 万平方米的观湖社区顺利开工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镇新硬化农村道路 189 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 274 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 硬化路、村村通自来水;建设沼气示范村

3、19 个、沼气示范户 1986 户,建设农 村卫生改厕示范村 6 个、太阳能示范村 9 个、文明生态村 24 个;新建农家书屋 54 个、农民健身场所 53 处;新建、改建村级办公场所 66 处,所有行政村均实 现有房办公。大力加强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市率先试行了市场化保洁模式, 全面推行全天候保洁机制,境内干道保洁率达 100%。新发展速生林 1200 亩, 退耕还林 1100 亩,建设道路林带 14 公里,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 42%。不断深 化“平安滨湖”建设,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举措,全镇新发展电子 监控村 8 个、枣庄市安全标准化示范村 76 个,全年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稳定

4、 形势和社会治安环境,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滨湖镇校园绿化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滨湖镇高度重视学校校园绿化工作,将其作为优化学校办学条件、 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来抓,结合全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校舍改造工程, 对全镇中小学校园绿化统一规划,采取“镇财政支持一点,从中小学经费中筹 集一点,争取社会捐助一点,发动教师义务劳动节省一点”的思路,积极筹集 绿化资金,并按照“集中使用、重点扶持、扎实推进”的原则,稳步实施校园 绿化美化工程,较好地解决了单个学校资金不足,绿化美化档次较低的问题。 仅 2010 年,该镇就先后落实资金 100 余万元,改造校园花园 4 处,种植乔木 580 余棵、灌木

5、 1500 余株、草花近 1 万平方米。今年,又筹集 20 余万元,统 一在南京购置了 2000 余株名贵花木,进一步增加各校绿化、美化面积,加大绿 化覆盖率;同时,该镇将绿化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让校园内每个角落 既充满文化气息,又彰显绿化、美化的幽雅,提升了育人档次,增强了校园环 境育人功能。滨湖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3 月 12 日,滨湖镇组织全体领导干部、全体机关干部以及教委办全体 200 余人赴该镇北部山区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近年来,滨湖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林业生产 作为强镇兴村富民的重要举措来抓,立足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扎实开展“大 绿化” 、 “植绿护

6、绿”活动,不断扩大造林绿化面积、提升景区景点绿化美化档 次,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可 持续发展。(一)不断加大造林力度,全力打造(一)不断加大造林力度,全力打造“秀美秀美滨滨湖湖”。 。一是科学发展民生林业,着力培育惠民经济。通过政策奖补,鼓励引导湖区、山区退耕还湿、退耕还林还 果,镇财政列支 192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政策性奖补,仅 2010 年就完成退耕还 湿 4982 亩,退耕还林 1100 亩。二是科学发展生态林业,着力构筑绿色屏障。 积极进行土地流转,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将景区北部玉皇顶、凤凰山等荒山 承包给营林大户,完成荒山造林 1400 亩

7、;将湖东堤、小龙河、北沙河堤防分段 承包,营造水系生态林 2000 亩。三是科学发展创新林业,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 度改革。完成林地承包 1.8 万亩,切实保障了林农权益。(二)着力提升(二)着力提升绿绿化美化档次,全力打造化美化档次,全力打造“靓丽滨靓丽滨湖湖”。 。以构建宜居村镇、建设美好家园为目标,大力实施沿河、沿路、沿湖、沿库“四沿”提升工程。投资 1500 余万元,高质量完成了红荷路、双井路等旅游道路“大绿化”工程,栽植 各类观赏性苗木 10.5 万株,新增绿化面积 60 余万平方米。加大沿湖 3 万亩涝 洼地开发治理,全面推广“上林下渔”生态发展模式,先后建成千亩以上速生 丰产林基地

8、 4 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然氧吧” 。加快推进苗木基地建设,成 功与宁波滕头和谐园林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一期规划建设面积 5000 亩。积 极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新发展绿化示范村 3 个,林木覆盖率 达到 42%。(三)(三)严严格有害生物防控,全力打造格有害生物防控,全力打造“生生态滨态滨湖湖”。 。全力加强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全镇未发生任何有害生物疫情,防治率达到 100%。滨湖镇春季植树造林工作扎实推进滨湖镇春季植树造林工作扎实推进入春以来,滨湖镇坚持把大搞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改善农业基础 条件、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市委、

9、市政府“建设森林 城市,生态乡村”的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全 力开展春季造林绿化工作。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该镇成立了绿化造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 和督查,制定印发了滨湖镇 2011 年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 ,并将造林 工作纳入农村干部千分考核制度,确保措施到位。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明确 植树造林工作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同志全力抓、农林部门具体负责实 施;农林各部门和各办事处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镇上成立督查组,巡回督促检查;各村由主要负责人带领,全面组织实施。并采取划片包干责任 制,严格落实行政、技术两条线双轨承包制,努力做到人员、时间、进度

10、、质 量“四落实” 。 充分动员,广泛宣传。召开了全镇春季植树造林动员大会,安排部署了春 季植树造林工作,农林部门和各村也相继安排部署,为春季植树造林奠定了基 础。镇上利用宣传车、黑板报和宣传材料进行“大搞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专题宣传,出动宣传车 2 辆,散发宣传资料 3 万余份,深入各村、企事业单位 宣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意义和政策,为搞好植树造林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 会氛围。在具体工作中,由分管同志带领办事处和农林部门工作人员坐阵指挥, 协调解决各方面的问题;镇农林部门抽调技术骨干,蹲点指导,对整地、挖坑 等前期工作逐地、逐块、逐坑进行验收,确保各项措施按要求落实。 突出重点,整体推

11、进。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该镇把防护林建 设、农田林网建设、推广观赏苗木种植作为春季植树造林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从组织领导、工作措施、技术服务、综合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因地制宜,适 地适树,统一规划,统一栽植。大力实施退耕还果工程,在北部山区栽植核桃、 花椒等树木,实现退耕还果面积 1000 余亩。大力实施退耕还湿工程,推行上林 下渔、上经下渔等生态模式,引导沿湖群众发展莲藕种植等产业,并栽植观赏 性苗木,实现退耕还湿面积 2000 余亩。扎实实施“大绿化”工程,先后在速生 林基地、西古至双井旅游路、湖东大堤旅游路、红荷路两侧以及小龙河、北沙 河等两侧栽植黑松、紫竹槐等 10 万余株,

12、栽植杨树 30 余万株,新增绿化面积 近 30 万平方米。目前,全镇森林覆盖率已达到 42%。滨湖镇创新模式共谋富民新举措近年来,滨湖镇针对农村工作中存在的农民致富模式单一、政策信息来源 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问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搭建致富平台,强化引导 服务,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解决农村问题,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开创了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局面。 一是协会+支部,多思路探索致富新模式。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协会为载 体,依托支部,积极探索致富新模式。把农村党员中懂技术、会管理的“能人” 、 “专家”组织起来,通过协会建支部、把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积极引导农村 党员、致富能人加入产业协会,

13、形成建一个协会,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 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局面。 二是服务+帮扶,多层次搭建致富平台。依托远程教育站点的辐射和带动作 用,通过政策导向从物资、技术、信息上帮助村发展经济,加强村干部致富能 力培训,提高村干部的“双带”能力,积极帮助农民寻找致富途径,充分发挥区 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抓住建设生产基地,培植创业典型,发展合作组织三个关 键环节,重点扶持大蒜、莲藕种植、蛋鸭养殖三大主导产业,鼓励和引导乡村 干部创办示范基地、示范园。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奎子为中心的大蒜集中种 植片、东盖莲藕种殖基地、以西马为代表的沿湖蛋鸭养殖基地等特色农业产业 带,共发展各类合作组织 49 个;通过实行村

14、干部和机关干部“一对一”结对帮 扶等多种形式,把农民引导到“科技创业、特色兴业”的道路上,累计受益群 众达 2 万余人。 三是引导+铺路,多渠道转移剩余劳动力。不断深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力就地转移,目前全镇落户民营企业 272 余家,吸纳 农村剩余劳力 2000 余人,年人均收入达 1.5 万余元。不断加大农民就业培训和 技术指导力度,增强就业能力和权益保障能力,累计为农民发放就业及技术宣 传资料 3 万余份,举办培训班 30 余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有经验,有经济实力,有市场开拓意识,有经济头脑的能人到镇驻地投资 兴业,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

15、资金流向驻地集中,目前,驻地餐饮、流通 等服务个体业户已达 500 余户,有 2000 余名农民从事服务经营。滨湖镇:强化三项意识滨湖镇:强化三项意识 提升机关效能提升机关效能滨湖镇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通过强化学习意识、问责意识、服务意识, 严肃工作纪律、提升工作效率、树立机关良好形象,全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 实干型、廉洁型机关。 强化机关效能学习,以学习促效能。该镇制定严格的学习制度,将机关效 能建设的学习与干部作风建设相结合、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与深入开 展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争做先锋活动相结合、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 发展相结合,坚持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自学根据自身工作情

16、况自行安排, 一般每天不少于一小时,集中学习一般安排在周一、四上午点名晨会时间。全 体机关干部必须按时参加集体学习,每次学习结束后,要写出读书笔记和心得 体会。增强工作的活力和可操作性。 强化敢于“亮剑”问责意识,以问责促效能。严格奖惩,该镇对工作不力、 敷衍塞责的干部坚决“亮剑”问责,立说立行,立整立改,不断建立和完善了 效能问责制度,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抓机关效能建设 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单位给予嘉奖;对措施不力,违反相关规定的,甚至造 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问责机制,定 期对效率低下的部门实施责任追究。 强化服务意识,以督查促效能。该镇采取明察暗访、干部考勤、目标任务 进展情况督查等形式,把督察工作落实和督察各单位的效能有机结合起来,以 督察促效能,镇主要负责人深入各单位和干部群众中调研,了解群众的需求, 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对反映出的有问题的少数机关作风不正、 效率不高的部门,将加强督查、督办,促进效能,真正树立起为民服务的意识, 做到察民情、知民心、办实事。滨湖镇创新模式共谋富民新举措近年来,滨湖镇针对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