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应予肯定省略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综述王彦民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7048102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6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应予肯定省略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综述王彦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应予肯定省略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综述王彦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应予肯定省略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综述王彦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应予肯定省略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综述王彦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应予肯定省略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综述王彦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应予肯定省略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综述王彦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应予肯定省略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综述王彦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应予肯定一一“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综述王彦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 次对李鸿章进行专题讨 论 的会议一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19 8 8年1 0月6月至1 0日在李鸿章的家 乡合肥举行。会议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 究委员会、合 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安徽省历史学会、合肥市历史学会联 合主办,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湖 北、山东、山西、陕西、吉林、河北和安徽等n个省市的代表共7 0余人参加。讨论时,大 家 竟相发言,重点围绕“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了探讨。这次会议明显的特点是,大家对李鸿章的评价与过去

2、不同,比较一致 地认为,尽管李鸿章有误 国之处,但他对中国近代化有重 要贡献,应予充分肯定。现将主 要观点综述如 下。孙志芳(天津市委党校教授):“李鸿章所要办的洋务,向西方所要学的内容,尽管有很大的局 限性,但 是这些都 是 当时中国之所需”,“他所创办的求富实 业,实际上是不自觉地引进了西方资本主 义 的生产方式。”“李鸿章主观上并不想变封建主义的中国为资本主义国家,但他既然把先进 的生产力 引进了中国,他就不自觉地把中国社会向资本主义轨道上推进了一步”。李鸿章办企业“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形式招来商股,在开始时起着诱发商民投资新式工业的积极性,并为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 展提供一定 的条件。

3、”“但又被加 上一道封建主义的紧箍。由洋务派大员札委的总办、会办、帮办等人把持企业大权,他们往往以衙门作风,官僚习气,封建手段 对企业横加干预,任意 安置 亲好,营 私取贿,肆意侵吞企业资产,因此 官督商办企 业大多每况愈下一”。孙志芳在发言中进 一步指 出:不能说 甲午 战败后洋务运动就化为泡影,实际上仍 在进行,并影响到今天。但想以洋务运动求 国家 富强是不行 的,所以才有戊戍变法改良的政治运动。沈寂(安徽大学历史系副教 授):“洋务运动是我们近代史上 的第一次西化运动”,其成果“是我国最早的新文化。”李鸿章是最热心于 西化的中国人,他“移植西方大生产方式”、“引进竞争机制”,并 结合当时

4、 国情创造“官督商办”之经营形式。“我国近代的经济竞争,最先始 于运输商业部门,对手是 外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商的轮船运输,把持了长江 与沿海的航运 业,排挤了传统 的沙船 运输。”“李鸿章举办招商轮船局,就是为与洋商争利权,与美国的旗昌,英国的太古,开展了激 烈的竞争”,“可惜当时 的竞争仅限 于对洋商,尚未行 诸国内,因此,社会各方面亦未能得到相应的 收效”。“官督商办,是一种过渡性的形 式,在十九世纪七十一八十年代,曾被公认为一种时尚,其中官、商二因子,如能按官消商长的顺 序发展,则能通 达资本主义39份彼岸,反之,商,必窒息其中。曾几何时,官督,的因子失去节制,商办,的能动性被扼杀

5、。官为维持,转化为阻难专在官,。结果还是失败了,除其本身未脱尽封建案臼外,李鸿章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李鸿章在经济改革中是一个实力人物。但是诚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有实而无位,有力而无权,特别是对政制 的改革,更显得其苍白无力”。武曦(上 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编辑):“李鸿章以官督商办的企业 与洋商争利”,“是 切实可行的”。“在半殖民地 的经济社会里,又 于官商不合 的条件下,无疑是有益于近 代工矿企业 的 发展,促进和加速了生产力 的提高,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以及商人资本的 积累。”戴鞍钢(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轮船招商局是一家官督商办的资本 主义企业”。“轮船招商局 的成立和经营,标志着晚

6、清嘈运变革的深化。从封建官府潜 船总揽,到 由沙船等民间 商船承运,再转而交资木主义性质近代企业 的轮船运输,晚清嘈运在运输环节上的演变轨迹,从一个侧面生动 地反映了十九世 纪中叶以后,清政府封建财政体制 的 变化和中国资本 主义发生发展 的历史过 程。李鸿章在其中所起 的积极作用,是应 该 予以重视的”。张富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十九世纪后半叶,外国资本主 义势力已经渗入我国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经济领域,对民族经济 的生存和发展构成 了极为严重的威胁。作为中国工 业近代化的一个积极倡导者,李鸿章逐渐提出了大力发展近代民族经济,与洋商争衡,庶逐 渐收回权利,以七产敌洋产,力保

7、中国商民自有之利权,靠商为承办,赖官为维持,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就 其内容而言,则表现为政治上 的需要,即通过开源、保利、收权和求富,尽快地增 强 国力,最 终建设一个自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既富又强 的独立主权国家”。这种思 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工业 化进程具有实际 的 指 导 意 义,而且对整个近 代中国社会产生过极为深远的 影响”。王自敏(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工 业 的倡 议者 和开创者”。他“顺应 世界潮流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的大势,冲破传统观念重道轻艺,、重 义轻利的束缚,重视机器生产、科学技术和科技 人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创办了一系列 的近代新

8、式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 人才,开通了社会风气,使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 新面貌,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 的初基。他的先富而 后能强的思 想、在学习西方科 技 时迎头 赶 上的思想、创办新 式企业 与洋商争利 的思 想,借才异 域和借贷洋债的原则,都是值得肯定 的。他 是当时中 国封建官僚 中,比较开明、具有远大眼光、而又讲 求实 际的人物。作为洋务运动的中心 人物,李 鸿章 的经济思想和经 济活动,对中国近代经济 的发展作出了一定 的 贡献。但李鸿章的经济思想具有很大的 局限性,他创办新式企业 的指 导 思 想是中体西用,以新式资本主义 维持旧的封建政治体制。机器生产是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必 须具有与

9、之 相适应 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改变旧的封建政治体制,新式企业 就难以迅速发展。官督商办反映了旧的封建政治体制与新的资本主义 经济的矛盾”。张格林(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官督商办,企业体制是适合 当时中国国情的,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官商合办,商办,这是 近代中国资木主义企业体制发展的正 常轨迹”。“有些论者把李鸿章经济活动巾购洋器、雇洋人、借洋债看作是李鸿章对外国侵略者多方依赖、妥协、缺 乏自立情神的 依据,这种观点失之偏 颇。购进外国机器、进 口外国的原料,聘请外国技术人员,借 用外国款项,这对于落后 国家搞近代化是必要 的,合理的。如果坐等自己有了人才、资金和技术再开始搞近

10、代化,那就 只能被世 界近代化的潮 流所吞没”。“在 工业化潮流席卷世界的年代里,对外国技 术、资金和人才的利用应该 看作是 近代国家之间的正常的、积极的相互往 来、相互交 流,不应 看作是缺乏独立自主精神的表现。当然不可否认,李鸿章丢失过一些权益,但这在一个不是 完全主权国家里搞对外经济活动是 难以避免的,是李鸿章个人力量所不能 改变的”。毛华敬(山东经济学院副教授):“近代化,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化。它是以科学 技术即让会生产力为原动力的历史变革过程,是一个以工业化为核心 的包 括生产技术、科 学文化、教育、经济政治制 度等全方位的历史变革过 程。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充当了一个不 自觉的

11、然而是积极的角色”。王鹤 鸣(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副研究 员):“中国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 工业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出现的”。“李鸿章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进 行了一系列借 法富强,的实践活动,在军用、民用企业、交通电讯事业以及文化教育 方面,大规模 地从西 方 引进 先进机器及科学技术文化,促使中国 由手工生产进入机器生产 的阶段,在中国社会内部形 成了一个资本主 义性质的生产力休系。随着机器生产的推广,又促使生产管理 采用资本主 义一套经营方法,资本 主义 的雇用制度逐渐取代封建的工役制度,从而使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此相联 系,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出现了新的面貌,工人阶

12、级得 到 了发展,资产阶级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人们 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 生产 方式 正式在中国这 块封建古老 的土地上诞生,并显示 出了不可逆转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中国近 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的变革”。“借法富强,这是 李鸿章寝馈不忘 ,毕业 从事的主要事 业。中国真 正富裕与强大起来了吗?没有。这不只 是李鸿章个人的悲剧,更重要 的是 说明了,在近 代中国,仅仅学习西方 先进 技术,而不同时改革封建专制制度,是难以真正达到富强,的目的”。刘 光永(陕西 省委党 校党史教研室讲师):“李鸿章是洋务运动 的领航人物”。又是康梁变法的支持者和追随者。他的近

13、代思想并没有因为洋务运动失败而终结。他是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和创始人。高 鸿志(安徽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副教 授):“中国近代铁路建设是在李鸿章倡导和 努力下 揭幕 的。从18 8 1年至 甲午战前的十多年间,中国主要 依靠自身力量,未损害国家主权,胜利完 成四百多公 里铁路建设。铁路的兴办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思 想是一个有力冲击,促 进了煤矿业和 其他工业发展,为中国培养了第一 代铁路工人 和技术人员”。在这方 面,李鸿章“不畏险阻,坚持定见,作出了较大贡献”。刘灿河(山东经济学院讲师):“李鸿章是带有新倾向的封建官僚,他一手创办了民族电报业,并且给予了多方面的扶持、保护”。其“贡献应予肯定”。张茂

14、荣(合 肥市政协):“李鸿章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是在封建主义密闭的殿堂中为资本主义打开了缺口。正是由于这 些企业在中国的 崛起,为不久以后在中国发生的 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奠之以一定的思想和物质基 础”。李鸿章是“中国封建阶级上 层人物中较早转向西方寻找变法自强 的先行者”。他“积极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是“民族运动 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经济活动,“促进 了社会经济和 文化思想的发展,为我国近代民用企业的发 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在中国近 代历史进程中起到一定的 推 动作用。苏州大学历史系董蔡时(教授)和单强认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李鸿章逐渐意识 到帝国主 义经济侵略的严 重性,遂把开放的中心

15、转移 到近代化的 经济建设 上来”。“从1872年开始,李鸿章在中国东部沿海共创办了六大企业,涉及开 矿、航运、电讯、交通、纺织等五大工业部门,建立了中 国近代工业的雏形”。“从李 鸿章引进 的一千万两 外资来看,利息一般都不高,也没有附加重大的政治、经济条件,即使有些 外债条件苛刻,也并未因之丧失主权。李鸿 章积 极利用外资,发展中国近代工业,是应 该肯 定的”。“李鸿 章是较明确提出开放主 张的人物,他的许多开放主 张对后人颇多启发。与同时代人相比,李鸿章 的开放、改革思想具有十分 明显的进步性”。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陈旭麓教援在发言中谈了几点感想。他说,大家研 究中国近代史, t匕较一致的

16、 意见是:中国近代社会所要追求的是近代化,而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头,或者说是近代化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同李鸿章的关系就 很大。所以,近几年研究中对李鸿章的看法变化也比较大。“中国要实现近代化,首先是怎样认识世界、走 向世界、或者说是怎样走出中世纪的 问题。朱维铮同志写 了一本书,叫做走出中世纪,很有思想。我说,我们中国是被人家用大炮轰出中世 纪的。当然,轰了以后,还是要靠自己走。过去可悲的是,经过第一、第二次 鸦片战争,人家重重地 轰了两次,很多人还不肯走。可贵的是李鸿章在开步 走、努力认识世界、走 向世界。当时开 始认识世界的 有一批人,与李鸿章同辈的有沈葆祯、丁日昌、郭篙熹等,年岁稍晚的有马建忠、薛福成、郑观 应等。他们几乎都是围绕着李鸿章进行活 动。所以说,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是由李鸿章带头迈出的。李鸿章是中国十九世纪后期 那个特定历史时 期的开拓性人物”。但是,“我们并不能忘 记,他 当时还是封建体,里的人,他本身没有超出封建机体。只是从封建体里绽开了一个裂口。这是我 们评论李鸿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