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范之路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4688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师范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的师范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的师范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的师范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的师范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师范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师范之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与范日月之行,昼夜乃分;春秋代序,逝者斯 夫!光阴四载,倏忽而没;恍如一梦,觉来方 惊。入学场景,记忆犹新;分别之期,竟已临近! 大学的四年,是不断思考怎样读大学的 四年,等到刚刚有所悟的时候,大学的时间 却已经过完。而再仔细一想:人这一辈子不 也是一样吗?一生都在思考这一生该怎样 度过,可是等到思考有了结果的时候,人生 就已经走向暮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但人的这一辈子,不就是在不断地探索 中生活的吗?我们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在错 误中得到启示,最终找到那个对的事物,对 的人;我们在不断地反思, “五日三省吾身”, 这样一来,我们把过去的每一天的经验和教 训都总结起来,留给自己,也留给后

2、来者。 日久天长,形成智慧,形成人类的知识、文 化和文明。而教师,在传承人类知识、文化 和文明的伟大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真正的教师,一个纯粹的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文化的发扬者,是文明的播种机。 我是迷迷糊糊地来到师范学校的,但成 为一个教师,这却是我孩童时代最初的梦想, 当时看似不经意的选择竟然成就了我最初 的梦想,不可以说不是一个奇迹。然而来到 了师范大学,我就必须去思考:怎样读大学, 怎样通过读师范大学成为一个老师,更确切 地说是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我是个愚笨的 人,凡是别人很快都能悟出来的道理,我要 花费好长的时间才能“恍然大悟”,而恍然大 悟后的那种兴奋是如获至宝一般,

3、然而这个 时候别人早已经在干别的事了。看见我那兴 奋的样子,理解的就会心一笑,不理解的还 说是:“看,抽羊角疯了!”这样的嘲弄多了 以后,有些时候会感到自卑的。但值得欣慰 的是,笨鸟先飞,或者说勤能补拙,我的努 力还是使我没有落于大部分人的后面。 我作为公费师范生的一员,我是感谢公 费师范生政策的。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幸运 儿,能够作为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读这么年 的书,实属一个奇迹。当我高中快要毕业的时候,也就是家里在愁今后大学费用的时候, 2007 年开始实施公费师范生政策,但是当 时也没有想到过说要去报考。紧接着,2008 年的汶川地震在给我们带来巨大恐惧和灾 难的同时,也使得我们那一届毕业

4、生无论到 哪里读大学基本上都是“免费”的。而我所庆幸的是在很多高手都没有考好的情况下,我 居然能够比较顺利地发挥我的水平。而读了 四年的大学,我不得不说我为家里节省了开 支,而且在就业形势并不好的情况下我也较 为顺利地找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工作,所以思 前想后,我还是感谢国家政策的。我知道我 们很多免费师范生有很多的抱怨,但是,我 个人始终觉得,我们要长远的看,要从大局 的视角去看,还要全面的看所面对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我一直认为,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 踏踏实实地做好当前的事情,要沉得下心来, 切忌浮躁。我在大学里也有很多浮躁的时候, 而事实证明,凡是浮躁的时候都是不能出成 绩的。所以

5、我读大学期间,基本上是很规律 的生活:到学院上课,到图书馆看书,到食堂吃饭。四年下来,也颇有些收获。当然和有些能力杰出者是没法比的。 学高为师。我一直害怕自己将来站在讲 台上不能够给我的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不 能够以深入地思考引领他们走向探寻知识 的航程,不能够以明晰透彻的逻辑和思维引 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以我认为要成为一个教师,要成为一个好 教师,就首先得让自己有内涵。那一个教师 应该具有哪些内涵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很 多大学问家都已经谈过了,我只是从我个人 的经验来谈谈。 一个方面是知识底蕴的积淀。一个教师 必须要有一些知识积淀,这是作为一个教师 的最最基础的东西。

6、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的学生,将来的政治教师,我们首先至 少要具备将来高中教材的那几门知识:经济、 政治、文化和哲学。对于经济而言,我们所 学的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说是 政治经济学,但是同时也要学一些西方经济 学,在很多时候我感觉到西方经济学研究的 是经济现象,做的是案例的分析,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是做的背后深刻规律的探讨。 政治学,是一种规定性较强的学科,一方面 要站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上,明确自己的身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 也要从政治哲学的高度对政治的逻辑、伦理 和政治的应然状态做一个思考。文化是什么? 较为统一的观点是文化分为大中小三个层 次去探讨,然而不管是那

7、个范畴和层次,文 化都是一种积淀。因而,要想让自己了解文 化,对文化有所认识,就必须加强自己的文 化素养,而这种素养的获得,莫过于读史, 文化形成于历史中,所以还得在历史的沉思 中去获得。哲学太高深,只有自己涉足了, 才可以有所感悟,但是学过哲学的人都应该 会感受到自己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希腊神秘 哲学家说:“哲学就是一种乡愁。 ”这倒也不假, 苏格拉底不也说:“认识你自己”吗?而这里 对自己、对人类的认识,实质是对自己内心、 对人性深刻的认识。另外,还要有一些心理 学、管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储备, 不要急于问自己所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因为 你还没有去实践,你凭什么就说那些东西没有用?有用与

8、没有用,不要都等你去用的时 候才真正的知道吗?先把它积累在那儿, “厚 积而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是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或者说教 学方法方面的思考,对教育要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这个 意思,一个教师应该对于自己要成为一个怎 样的教师有自己的想法,虽然这个想法在实 践的路上可能会有很多曲折,但是这种想法 却是必须有的,有了想法,才会有自己的风格。 第三是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你有了知 识的积淀,有了对教育的个人见解,那就得 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教师这个职业,很大程 度上就是靠着一张嘴“混”饭吃,又特别是文 科的教师,你的把你所思考的东西用语言表 达出来,而不是“茶壶煮

9、饺子,有货倒不出”。 我认为文科的教师不仅是要讲课本上的东 西,还要做些拓展,还要在自己的课上渗透 进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也就是要潜移默化中去塑造一个人。所以, 老师的语言不一定像播音员那样字正腔圆,但是一定要逻辑清楚,语速适中,声音洪亮, 能让人听懂;不一定要像歌手的音质那样甜美,但是一定要在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基 础上,有一点点抑扬顿挫的感觉。 第四就是要有较强的文笔功底。教师首 先要对书法有一点点的研究,或者说是练一 手好字。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写一手好字, 在黑板上的板书很美观,给学生的是一种享 受,板书美也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方面。另 外,教师还要有在文章写作上有点功底

10、,特 别是要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就要能够把自 己的研究和观点用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文 科教师在我看来一个是要“会说”,还有一个 就是要“会写”。这是两个硬功夫。 身正为范。在我读书的记忆里,一个教 师的个人品行很重要,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 影响。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我在大学期间感 触最多的就是考试,每次期末考试的时候, 总有一部分人要采用非法的手段来使自己 获得及格或是获得好分数。说实在的,我很 鄙夷这样的做法,我考不到好成绩就算了,何必那样去做?今后在讲台上如何给自己 的学生说不要抄袭?叶圣陶老先生说教书 是:千教万教,教做真人。我们当老师的,不 但要告

11、诉学生做真人,还要用自己的一举一 动给他们示范。 一个教师的品行在很多方面都会有体 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语言。有很多 同学不注重自己的语言,不要说是语言美了, 连最起码的语言文明都没有,不以之为耻, 反而以之为荣;我不是要说做了老师以后, 就不可以有激动愤怒骂人的时候,而是说,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到我们的语言 文明。语言美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要在日 常的点点滴滴中积累的。在一般人看来老师 说话都是是文绉绉的,这句话多少有些讽刺 的意味,我反倒觉得一个教师特别是文 科教师如果在你的语言里找不到一丝 丝文化的内涵,那又从何来体现自己的教师身份呢? 老师要有认真的态度。教师首先要在自

12、己的教学科目上有认真和严谨态度,要有一 种研究的态度。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而不是左耳进右耳出。除此之外,在日常生 活中教师也应该有一种认真的态度。当一个 教师用一种认真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时候,学 生的接受效果会好得多,这个我读高中的时 候有深刻的感受。若是一个教师面对学生的 时候是嘻嘻哈哈的,没一点儿正经样,估计学生也不会拿他当回事儿。 当然“身正为范”这个方面还有待我今 后去实践,现在我说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 所以我在此也就不再做过多的阐述。 过去已然成为了历史,随时间的河,流 向了远方,只在记忆重返时听见往昔的故事; 此刻即将成为历史,我们身后就是一去不返 的时间之渊,不经意间,在奔涌的岁月里, 我们从少年变为了青年;未来是有待书写的 历史,我们面向希望而去,那里有广阔的天 和地,让我们施展才华! 我想对我的同学们说:让我们牢记“勤 奋创新,为人师表”,在那三尺讲台上施展才 华,于那半亩园地中培育桃李!同时,我希 望每一个东师人无论走到哪里,请都要记住:我们聚为一团火,散要做满天星!有我们的 地方,就有东师的荣誉,我们要让东师因我 们而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