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3单元整合配套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042475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3单元整合配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3单元整合配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3单元整合配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3单元整合配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3单元整合配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3单元整合配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2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3单元整合配套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整合 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时空定位 单元整吾高者主观题越势归纳一、大趋势1命题规律(D从考查形式看,近几年考查多数是选拂题,而且多数是材料式(图片、对联、文献资料等)的选择题,充分体现对能力的考查。偶尔与其他部分知识联系也出材料额进行考查。(2)从考查内容看,列强俊略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2010年福建文综“电报业的发展“、江苏单科“婚俗的变化“等。(3)从分值上看,2010年吊地在该部分出题分值多在8分左右。2-热点角度本专题的热点主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成分与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变与该部分知识相结合。3.题型预测本

2、专题仍以选择题为主,但不排除出现主观题的可能性。要注意本部分知识与中国古代经济、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及世界市场问题相联系出题;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4.归纳总结内容上中国近代工业的近代化问题、近现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都是重点考查的知识题型上重视新情彗、新形式的考查;考查方向上注意本郡分知识与文化史、政治史相结合画大题进行考查,对社会生活变迁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过程、影响的分析并与当今世界形势紧密结合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二、高考主观题实录1.(2009安徽,35)02分)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

3、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漠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个国家。试使团以记吉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评柏京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喷为左右协理。经漫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徽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派封仓使节园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傻回以右大臣岫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

4、通、工部大锋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蛛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一一摘编自王组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10分)(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1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比较能力。第()问中的第一小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答。而第二小问则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归结出两国的态度是积极主动还

5、是消极被动即可。第(2)问首先要判断同一时期两国近代化的重大事件,再次根据重大事件从领导阶级、指导怡想、主要措施、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2Q008山东,29)(11分)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屡: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观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闻涧,十之二三;河洗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一一(汉治营公司材料二“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隆着大量新事物的浩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诊,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一一

6、据李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U材料一反哀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臣公“还*以为非者亦半“2(3分)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籼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淋消失,其原因是什么?(4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问题。涉及对材料的信息提炼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远用能力。第(U问从材料中不难总结出近代工业的发展不平衡特点。第(2)问主要体现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常用语也随之发生变化。3-(2009-上海单科,35)(L1分)目前,社会生活史日益成为位学者对中国的一个村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

7、之间的深尿联系。材料一“下岫村家庭结构变迁示意图EE工才并庭日丶下招E关他仪材料二“上世纪60、70年代,下岫村“55二r买新衣服,消费被压编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下岫村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3年至1990年,共建了102所新房,同时还扩建了121所房孔,村民的“彩礼“介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四大件“转变为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材料三_从下列两图可见,下岫村的居住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住宅空间日益私密,房闭的称呼日趋现代,并且增添了新的设施。_一M,组(U材料一反映了下岫村的家庭结构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2分)(2)从材料二来看,下岫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简述造成这一转变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7分)(3)为什么农村的住宅格局与城市日益趋同?(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