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41288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廊坊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廊坊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廊坊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廊坊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廊坊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廊坊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廊坊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廊坊市廊坊市 2007200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廊坊市统计局2008 年 3 月 11 日2007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突出好、追求快,好 中求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置身沿海,借势京津,加快崛起”的发展定 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民经济正沿着又好又快的航向稳步前进。一、综合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测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883.4 亿元,增长 15.O。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24.6 亿元,增长 3.5;第二产业增加值 491.6 亿元,增长 154;第三产业增加值 267.2 亿元,增长 19.6。全市三次产

2、 业结构由上年的 14.7:55.8:29.5 调整为 14.1:557:302。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达 108,同比提高 1.5 个百分点。市场物价持续攀升。全年物价呈现出持续上涨的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 涨 5.2,涨幅比上年提高 4.8 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幅度 较大,涨幅分别为 13.9和 6.9,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商 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 4.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 1.8%,工业品出 厂价格总水平上涨 8.7。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年末全市从业人员 216.4 万人,增长 1.4,其 中全年新增就业岗位 3.7 万个。全年下岗再就

3、业人数达 1.2 万人,年末城镇登 记失业率控制在 2.0,低于全年控制指标 1.5 个百分点。全市农村劳动力向 非农产业转移 20.2 万人次,劳务输出 12.4 万人次。二、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456.9 万亩,比上年减少 5.0;粮食 单产 375 公斤,比上年增长 2.3,总产量 171.2 万吨,比上年下降 2.7。棉 花生产平稳增长播种面积 71.6 万亩,比上年增长 28;总产量 5.2 万吨, 增长 5.0。油料播种面积 30.2 万亩,下降 2.7;总产量 45 万吨,增长 0.1。蔬菜播种面积 152.9 万亩,减少 O.8:总产量 625.4 万吨,增

4、长 1.5。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增长 1.2、1.6 和 25.0。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增长 1.2。农业结构调整稳 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 421.1 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 646.8 方千瓦,比上年增长 4.2。实际机耕面积达 442.0 万亩,占年末常用耕地面积的比重达 80.5,比上年提高 0.9 个百分点;当年机械播种面积 439.6 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 59.4。机械收获面积 170.2 万亩,占农 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 23.O。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用电量 38.7

5、 亿干瓦小时,增长 1.4。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 431.1 亿元,增长 15.3,其中,规 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256.7 亿元,增长 22.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 业完成增加值 17.6 亿元,增长 6.6;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 10.2 亿元,增长 33.9;股份合作制工业完成增加值 3.3 亿元,增长 3.5;股份制工业完成 增加值 154.4 亿元,增长 24.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完成增加值 59.0 亿元,增长 19.9;其他经济类型土业完成增加值 12.1 亿元,增长 22.9。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 1129.

6、3 亿元,增长 35.8;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为 98.2,比上年提高 0.3 个百分点;实现利 税 79.5 亿元,增长 44.1,其中利润总额 55.3 亿元,增长 48.3。表 1 2007 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建筑业发展保持平稳。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60.6 亿元,增长 22.6。具有 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产值 113.7 亿元,增长 13.0,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 积 1151.7 万平方米,增长 29.9,竣工面积 560.0 万平方米,增长 17.O。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859 亿元,增长 49.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7、完成 607.3 亿元,增长 59.6,增速比上年 提高 12.1 个百分点。表 2 2007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大项目支撑作用强劲,从施工项目看,全市城镇固定 资产投资施工项目 1628 个,同比增加 429 个,增长 35.8。其中亿元以上项 目个数 133 个,同比增加 14 个,增长 11.8。完成投资 203.8 亿元,增长 60.9。富士康、中兴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五、国内贸易消费需求稳步扩大。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44.0 亿元,增长 18.5。 分行业类型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平稳,餐饮业市场增势强劲。批发业、零 售贸易业

8、分别实现零售额 25.8 亿元和 175.5 亿元,分别增长 17.6和 17.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40.8 亿元,增长 26.4增速居各行业之 首。分销售地区看,市、县、县以下三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24.6、22.5和 14.O。六、对外经济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全市实际利用外资 34943 万美元,增长 10.9。其中,外 商直接投资 34742 万美元,增长 83.9。从批准、注册情况看,年内新批准外 资项目 64 个,合同总金额 134119 万美元,合同外资额 65235 万美元,分别增 长 2.2 倍和 2.5 倍;年内新注册三资企业 51 家,增长 2.0%,注册资本

9、 32773 万美元,增长 41.6%,外方注册资本 26834 万美元,增长 64.1%;年末实有三资 企业达到 544 家。表 3 2007 年全市利用外资情况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 23.6 亿美元,增长 44.9。其中,外贸进口总额 11.0 亿美元,增长 42.8;出口总额 12.6 亿美 元,增长 46.8。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 长强劲,分别比上年增长 31.9和 36.4%,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分别达 41.7 和 22.5。三资、私营企业成为全市出口增长有效拉动。三资企业出口 7.2 亿 美元,增长 47.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10、 56.8;私营企业出口 3.5 亿美元,增 长 74.5,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27.9。美国成为我市第一大出口市场。对美出 口 3.0 亿美元,增长 51.7。七、交通、邮电业和旅游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公路运输业完成全社会货运量 5825 万吨,增长 8.8, 货运周转量 47.2 亿吨公里,增长 12.3;完成客运量 5634 万人,增长 6.0,客运周转量 44.4 亿人公里,增长 7.0。其中,营业性运输完成货运 量 4769 万吨,增长 10.5,货运周转量 38.4 亿吨公里,增长 10.7;完成营 业性客运量 1659 万人,增长 4.5,客运周转量 12.8 亿人公里,增长 7.

11、5。 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 4.0 亿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8397.8 公里(含村道)。 其中,国道 222.6 公里,省道 456.7 公里,县道 755.6 公里,乡道 1575.1 公里, 村道 5224.9 公里专用公路 162.9 公里。邮电通讯业发展迅猛。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00 年不变价)64.3 亿元,增长 31.2。其中,邮政业务量 3.0 亿元。增长 33.6。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 量 118.7 万门,固定电话用户 94.5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248.4 万户。 旅游业 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533.8 万人次,旅游收入 41.9 亿元,分

12、别比上年增长 14.3和 15.5。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 526.2 万人次,创收 39.9 亿元,分别增长 14.3和 15.8;接待国际旅游者 76 万人次,创汇 2437.7 万美元,分别增长 10.1和 10.6。八、财政、金融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市实现财政收入 95.6 亿元,增长 40.4。其中,地方 一般预算收入 45.4 亿元,增长 48.8。财政支出 84.0 亿元,增长 38.3。金融存贷平稳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口径各项存款余额 1037.1 亿元, 比年初增加 200.1 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618.2 亿元,比年初增 加 75.0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13、 619.3 亿元,比年初增加 139.3 亿元。现金收支相 抵净投放货币 171.6 亿元。九、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 13 所高中阶段学校完成了新建和改扩建设,总投资近 2.5 亿元。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 5.9 万人,其中,普通高中 3.2 万人,中等 职业学校 2.7 万人。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毛入学率 86.0,比上年增长 9.3 个百 分点。全市共有普通初中 171 所,招生 6.0 万人,在校生 19.3 万人;普通小学 976 所,招生 4.7 万人,在校生 26.3 万人;全市各类幼儿园达到 256 所,在园 幼儿 7.3 万人;全市特教学校 5 所,在校生 642

14、 人。在 2006 年高考中,全市考 生人数 2.9 万人,本一录取 1.8 万人,本二录取 0.2 万人,本三录取 0.3 万人。表 4 2007 年各类学校招生和在校生情况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 343 家,高新技术产品 441 种。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82.5 亿元增长 51.2。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发展到 802 家, 技工贸总收入 221.6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46.4和 120.9。全年取得科技 成果 53 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项,国内领先水平 31 项,国内先进水 平 14 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 4 项市级科技进步奖 38 项,市长特别奖 6 项

15、。全 年技术合同登记数量 818 项,技术合同成交额 2.34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国科 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并被命名为“国家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发明家成果 产业化基地”。十、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18 个艺术表演场所 11 个,群 艺、文化馆 10 个,县级文化站 9 个公共图书馆 10 个,博物馆 1 个。艺术创作 与展演成效明显创作优秀文艺作品 150 余件,其中获国家级奖项的 3 件获省 级奖项 15 件,获市级奖项的 84 件。深入开展了艺术三下乡活动,全市剧团共 演出 3500 场,服务村街 425 个,观众达 650 万人次。同时积极组织文化

16、艺术节、 彩色周末等各类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全年铺设厂电 光缆 149 公里,电缆主支干线里程达 991 公里,有线电视用户 33.9 万户,广播、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 100。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 198 个(不含社区 25 个,门诊 部 22 个,诊所和村卫生室),其中医院 77 个,通过 IS09000 认证的医院 8 家。 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14756 人,其中执业医师 6410 人,执业助理医师 4617 人,护师、护士 3719 人;年末卫生机构(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 10437 张,其 中医院拥有床位 8080 张。全市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1 个,卫生技术人员 754 人,卫生监督所 7 个,卫生技术人员 278 人;妇幼卫生机构 10 个,卫生技 术人员 918 人;乡镇卫生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