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41221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延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延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延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延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延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延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1 延 安 市 统 计 局延 安 市 普 查 局2011年5月12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市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 218700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 205594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1068 人,增长 6.38%。年平均增长率为 0.62%。二、家庭户人口二、家

2、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646054户,家庭户人口为 203060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6人减少0.52人。三、性别构成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1149068人,占52.54% ;女性人口为1037941人,占 47.4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10.09上升为 110.71。 四、年龄构成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 367783人,占16.82%;15-64岁人口为 1679704人,占 76.8%;65岁及以上人口为 13952

3、2人,占 6.3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12.0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10.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72个百分点。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 18796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32275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79646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 63830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677人上升为 859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

4、10606人上升为1475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 27397人上升为3641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 38574人下降为29186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6023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 194770人,文盲率5由 12.4 %下降为2.8% ,下降 9.6个百分点。六、人口地区分布六、人口地区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地 区人口数比重6(%)(人)2000年2010年延安市2187009100.00100.00宝塔区47523420.0421.73延长县1253916.375.73延川县1683758.177.70子长县

5、21691010.319.92安塞县1715527.977.84志丹县1404896.176.42吴起县1450615.586.63甘泉县771883.813.53富 县1497277.036.85洛川县2206849.9410.09宜川县1172035.545.36黄龙县493922.432.26黄陵县1298036.645.94注注 释:释:1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22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

6、和国境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33各县(区)的人口,是普查登记的各县(区)的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2010年年1111月月1 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44 家庭

7、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55 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率是指全市常住人口中15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66 比重为各县(区)的人口占全市的比重。比重为各县(区)的人口占全市的比重。第六次人口普查揭示延安人口十大特点人口是社会的主体,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市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通过普查,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我市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和迁移流动等方面内容,揭示了我市十年来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变化情

8、况,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一、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一、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2187009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055941人相比,十年间共增加131068人,年均增长率为0.62%,高于全国0.57%、全省0.35%的平均增长率,但与1990年到2000年十年增加227108人相比,减少96040人,年均增长速度下降了0.5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这表明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在我市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也为我市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

9、良好基础。二、家庭户规模缩小二、家庭户规模缩小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646054户,家庭户人口203060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3.14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66人减少0.52人,略低于全省3.22人、略高于全国3.1人的平均水平。家庭户规模的缩小,主要是由于生育水平不断下降,居住生活观念转变,生活节奏加快,婚后独立居住生活,几代同堂逐渐减少等因素所致。三、人口性别比有所升高三、人口性别比有所升高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10.71,高于全省106.92、全国105.2的平均水平,低于榆

10、林市111.88。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10.09相比,上升了0.62个百分点,相邻榆林市上升2.9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15.68的平均水平,比2000年升高1.86。转变生育观念,控制人口性别比,实现人口协调发展任重道远,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逐步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四、人口素质显著提升,人才工作大有可为四、人口素质显著提升,人才工作大有可为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达到187960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2.68% 上升到8.5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1、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677人上升为 859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0606人上升为1475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7397人上升为3641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8574人下降为29186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减少194770人,文盲率由12.4 %下降为2.8% ,比全省3.74%的平均水平低0.94个百分点。我市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市人口素质显著提升。如何更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延安未来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五、人口老

12、龄化速度加快五、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 65岁及以上人口为 139522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即老龄化程度)达到6.38%,虽低于全省8.53%、全国8.87%的平均水平,但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上升了1.72个百分点,老龄化速度加快。六、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突出六、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突出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劳动力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为1530786人,比2000年增加了331948人,年平均增长2.47,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9.70,比2000年提高了10.26个百分点,远高于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劳

13、动力总量增速和占总人口的比重均高于全省平均1.52%和67.88%的水平。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后劲充足,但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七、育龄妇女人数快速增加,稳定低生育水平难度大七、育龄妇女人数快速增加,稳定低生育水平难度大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达到658107人, 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达到222632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分别为30.09%和10.18%,与2000年相比,比重分别上升了3.12和2.49个百分点,人数分别增加了114287人和67548人,分别增长21.02%和43.56%,增速均远远高于全省11.83和22.48的平均水平。育龄妇

14、女总量是人口再生产即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面对我市庞大的育龄妇女人群,稳定低生育水平难度很大,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仍需坚持。八、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八、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流动人口(指普查时居住在我市境内,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达到557795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5.5%,高于全省15.79%的平均水平;与2000年相比,流动人口总量增加1.36倍,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02个百分点。从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关系看,我市属于人口流出型地区,净流出人口97880人。从跨省人口看,外省流入延安市人口为37233人,甘肃位居第一,其次是河南、四

15、川、湖北、宁夏,这五省流入延安人口占外省流入57% ;延安市流向省外人口(不包括无法了解到具体去向的空挂户、全家长期外出户人口)为26679人,宁夏位居第一,其次是北京、山西、内蒙、甘肃,这五省集中了延安53.5%的外出人口。从省内跨市流动来看,省内市外流入延安人口63546人,延安流向省内其他市的人口(不包括无法了解到具体去向的空挂户、全家长期外出户人口)为55879人。九、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九、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人口流动流量加大,流速加快,人口从农村向城镇、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活跃地区和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更加突出。

16、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达到1057292人,城镇化率达到48.34%,比2000年提高了19.33个百分点,比全省45.7%的平均水平高2.6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四位。十、人口地区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十、人口地区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人口地区分布变化明显,十三个县区中,人口增加最多的是宝塔区,十年增加63327人,达到475234人;增长最快的是吴起县,年均增长2.38%;延长、甘泉、黄龙、黄陵四县人口总量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从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看,宝塔、志丹、吴起、洛川四县区比重上升,其他九县比重下降。人口增长、迁移流动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密切相关。宝塔区作为延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总量长期居首位,占全市的五分之一强,并呈逐年增加趋势;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不仅留住了本地人口,还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口,人口总量超越子长位居全市第二;子长由第二滑到第三,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