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1万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03294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8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比1万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比1万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比1万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比1万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比1万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比1万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比1万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0000基 础 地 理 信 息 更 新 与 建 库 技 术 设 计 暂 行规定1:10000 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 征求意见稿 ) 国家测绘局二一年一月前言本规定的编写汇集了我国测绘部门近几年有关“数字高程模型(DEM ) ”的生产经验与试验研究成果, 同时参考了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基础制图分委员会制订的数字高程数据内容标准草案 (1997.1 )及美国内务部USGS 制订的数字高程模型标准(1998.1 )等重要资料。本规定配合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 数字高程模型标准,专门用于指导生产1:10000 数字高程模型(DEM )产品。本规定由国家测绘局提

2、出并归口。本规定由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陕西测绘局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起草。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周一。目次前言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术语 1 4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25 总体技术要求 2 6 生产流程与技术要求3 7 作业规程8 8 数据文件管理 179 产品归 档 191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1:10000 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ing 1:10000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1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1: 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 )的数据采

3、集技术、生产工艺流程及作业规程。本规定适用于1:10000 数字高程模型的采集与建库,其它以DEM为基础的复合地图产品的制作以及DEM 修测亦可参照有关部分执行。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定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CH/T XXXXX-XXXX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 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3 术语3.1 不规则三角网TIN(Trian

4、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是基于三角形对数字高程模型表面建模的一种方法。由一个三角形代表了地表上一块等倾斜的平面,其高程的数学表达式为:Z = a0 + a1x + a2y 故基于三角形表面建模,地形表面将由一系列相互连接严密无缝的三角形所构成,结构简单,应用灵活,其独特的优势是能够方便地融合断裂线等数据。3.2 数字高程模型DEM格网是基于正方形格网对DEM 表面建模的一种方法,由方格网4 点高程构成一个双线性表面,其数学表达为:Z = a0 + a1x + a2y + a3xy 故基于方格网的表面建模,其地形表面是由一系列相互邻接的双线性表面所构成,其数据存贮

5、、处理极为简便,特别适用于大区域、地形连续、全局性的DEM 表面建模。2 4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4.1 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时应注意优先收集现势性强的资料。a)同等比例尺或更大比例尺的实测地形图或DRG数据。b)航空摄影资料底片或其扫描影像;航摄仪检校参数;航摄验收报告;航摄仪鉴定表。c)外业控制成果。d)内业空三加密成果。e)坐标改正数和高程改正数。4.2 资料分析4.2.1航摄资料的分析a) 航摄质量(含影像质量、飞行质量等),查看“航摄验收报告”: 是否影像清晰,框标完整,有无云层覆盖,摄影死角等; 飞行方向,相片倾斜角,航摄比例尺,航高及航高差,摄影日期与时间、航向旁向重叠,航摄比例尺等;b

6、) 相机参数,查看航摄仪鉴定表:1) 相机检测数据 框标坐标、像主点坐标,自准直点坐标(含坐标系及框标点号分布略图); 检定焦距;4.2.2 地形图资料a)成图年代,成图方法,采用的大地基准,高程基准,等高距,版图式等。b)成图材料(印刷图,薄膜图,刻图)与类型(合版图,分版图)c)原图若是采用1954 年北京坐标系,则应准备1954 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 西安坐标系变换所需的每幅图图廓点坐标改正数与公里网坐标改正数。原图若不是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则应提供每幅图不同高程系统之间的改正值。5 总体技术要求5.1 DEM 格网点间距及高程精度a)DEM 格网间距12.5 米,地形破碎及陡

7、峭的地区可采用6.25 米。b)DEM 格网点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表1 的规定c)全数字摄影测量按“一级”精度执行,一般情况下按“二级”精度要求执行;d)密林等隐蔽地区高程中误差按表1 中数据 1.5 倍计;3 e)DEM 内插点的高程中误差按表1 中数据 1.2 倍计;表 1 地形类别地形图基本等高距( m )地面坡度DEM 格网间距( m )格网点高程中误差(m )一级二级三级平地1 2以下12.5 0.5 0.7 1.0 丘陵地2.5 2612.5 1.2 1.7 2.5 山地5 62512.5 2.5 3.3 5.0 高山地10 25以上12.5 5.0 6.7 10

8、.0 5.2 起止格网中心点坐标根据四个内图廓角点坐标计算公式如下:X起=Xmax=INTMAX(X1,X2,X3,X4)/ d+1 d - d/2 Y起=Ymin=INTMIN (Y1,Y2,Y3,Y4)/ d d+d/2 X止=Xmin=INTMIN (X1,X2,X3,X4)/ d d+d/2 Y止=Ymax=INTMAX(Y1,Y2,Y3,Y4)/ d+1 d-d/2 ()式中: (X1,Y1), (X4,Y4)为四个内图廓角点坐标,(+X 指北, +Y 指东) 。(Xmax ,Ymin)为 DEM 起始格网中心坐标。(Xmin,Ymax)为 DEM 终止格网中心坐标。5.3 DEM

9、上交成果范围:为了便于接边检查,上交DEM数据成果范围应根据公式(1)计算的结果向外增加一排高程格网点。Xmax= Xmax + d Ymin= Ymin - d Xmin= Xmin -d Ymax= Ymax + d ()所有同名格网点高程值之差应小于表1 中格网点高程中误差。同一投影带相邻图幅DEM 可直接拼接,位于投影带边缘的图幅,应在公式(2)的基础上向带边缘方向增加三列有效高程格网点,以供处理带间DEM 接边之需。6 生产流程与技术要求DEM 的生产目前主要采用二种方式:a)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法。b)数字摄影测量法。6.1 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法6.1.1 生产工艺流程 ( 见图 1)

10、6.1.2 技术要求4 6.1.2.1 地形图扫描a)根据图面要素特别是等高线密度选择扫描分辨率,一般不低于400dpi 。b)根据扫描图像灰度直方图选择亮度值与阈值,确保二值化后不漏要素,尽量减少断线和粘连。6.1.2.2 定向与几何校正栅格图像经定向与几何校正后,内图廓点、公里格网点的坐标与理论值偏差不大于1.0米。6.1.2.3 矢量化a)图形要素点线位置的采集误差,偏离栅格影像不大于一个象素。b)图形要素的分层与代码应正确无误。c)高程点、等高线无遗漏,高程赋值无误。d)在图幅范围内至少选择28 个高程检查点数字化,其中每条图边附近各2 点,其余点在图内均匀分布。该数据文件单独记盘,交

11、质控部门保存。e)与西北图幅接边,包括位置接边和属性接边。6.1.2.4与邻图等高线拼接就目前的作业水平和技术手段而言,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a)与周边 8 幅图进行等高线、高程点拼接后,按内图廓的外接矩形外扩20 个格网间距(250m )的范围进行裁切;对于平坦地区,外扩范围内没有等高线,则应继续外扩直至含有高程点,保证构TIN 的范围能覆盖全图幅。b)为了大面积构TIN, 并内插DEM ,可将测区内任意多幅图( 软硬件允许时) 高程信息层拼接在一起。6.1.2.5 构 TIN a)TIN 图形与等高线底图叠合,无异常三角形 (包括不合理的平三角形与跨越等高线的狭长三角形等) 。b)生成TIN

12、 的线网透视图进行三维可视化检测,应无高程异常而显现的粗差点、线或区域。6.1.2.6 内插 DEM a)由 DEM反生成的等高线与原图等高线按公里格网叠合检查,同名等高线偏移不大于1/2 等高距。b)平差后所有同名格网点的高程值应一致。6.1.2.7 元数据文件内容正确、无遗漏。6.2 数字摄影测量法6.2.1 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6.2.2 技术要求6.2.2.1 影像扫描5 a) 扫描分辨率的选择如该影像数据需供制作数字正射影像(DOM )使用,则扫描分辨率的选择按1:10000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技术规程有关内容执行。一般情况下,以对应的地面分辨率为0.8 1.0m

13、 进行测算,即像片比例尺1:35000 ,选择25m ,像片比例尺1:25000 ,选择 35m 。b) 扫描参数的测定与设置扫描影像的灰度直方图在0255 间并近似正态分布。c) 扫描质量扫描影像清晰,框标完整。6.2.2.2 定向精度要求( 见表 2) 定向精度要求表 2 限差地类内定向( mm )相对定向( mm )绝对定向( m )平面高程平地丘陵山地高山地0.01 0.015 (0.02*) 2(3*) 2(3*) 3(4*) 3(4*) 0.3 0.75 1.5 2.25 注: 1 括号内 * 为允许个别点出现的残差值。2 相对定向点数量一般不少于50 点,且基本均匀分布。6.2.

14、2.3 DEM精度要求a)DEM 格网间距12.5m。b)凡是用于内插DEM 的数据(如视差曲线、像方格网模型等),均应通过影像立体模型配准,进行人机交互编辑,改正自动匹配造成的误差以及森林、楼宇高差,使之切准地面,去除粗差。6.2.2.4 DEM拼接a)单模型 DEM 之间应至少有23 个格网的重叠带。b)同名格网上高程较差不超过2 格网点高程中误差。c)平差后,所有同名格网点高程应一致。6.2.2.5 图幅 DEM 裁切按按照 DEM 上交成果范围进行裁切。6.2.2.6元数据文件内容正确,无遗漏。6 检 查高程检测点检查预处理图印刷地形图合版、分版二底图印刷地形图N Y N 检查Y DR

15、G 数据N 检 查Y N 检查Y N Y DEM 数据地形数据水域数据推测区数据FEAPT 数据元数据文件磁带 /光盘图 1 生产工艺流程预处理扫描定向与校正矢量化、赋值、编辑与邻图拼接构 TIN 内插 DEM 裁 切接 边检查 验收 修改刻盘 /记带,入库文本文件制地形层水域层推测区层FEAPT 层7 空中三角测量成果控制点像片定向高程检测点 信息文件参数文件数据文件N Y N Y N Y N Y N Y 图 2 生产工艺流程图航摄底片相机文件扫描参数设置影象扫描检查影象栅格数据定向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重建立体模型检查核线影象重采样量测特征点、线面状水域量测推测区范围量测检查影像相关地形信息编辑内插 DEM 检查单模型 DEM 数据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