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时代背景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028091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时代背景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时代背景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时代背景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时代背景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时代背景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时代背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时代背景(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资本主义生产是机器大工业。近代的大航海时代,开辟了全球市场,为资本主义 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 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 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 ,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 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共产党宣言地理大发现是指1517世纪(又称大航海时代, 即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 ”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1497年,以达迦马为首的船队沿迪亚士航线继续 向前,经非洲东岸的莫桑比克、肯尼亚,于1498 年到印度西南部的卡利卡特,开辟了从大西

2、洋绕非 洲南端到印度的航线,从而打破了阿拉伯人控制印 度洋航路的局面。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从帕洛斯港出发,经加 那利群岛后向西航行,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和古巴 、海地等岛。但是,哥伦布误以为巴哈马群岛是印 度的辖地,把当地土著居民称为印第安人,并误认 为古巴是中国的一个省。14931496、1498 1500和15021504年,哥伦布又进行了第二、 第三和第四次航行,先后发现了多米尼加、波多黎 各、牙买加、特立尼达等岛屿,以及由洪都拉斯到 巴拿马的海岸。第三次航行中在帕里亚湾首次登上 美洲大陆。哥伦布至死也没意识到,他发现的这些 地方并非中国和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1519年麦哲伦率船队

3、,从西班牙的桑卢卡尔港出 发,经加那利群岛,到达南美东岸以后,即沿海南 下,在南美大陆和火地岛之间,穿过后来以他的名 字命名的海峡,进入“南海”。起初向西北,后转向 西航。船队在航行中从未遇到风暴,即把该海域称 为太平洋。1521年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 在与当地土著人的冲突中被杀。1522年麦哲伦船 队剩下的“维多利亚”号返回桑卢卡尔港,完成环球 航行。1.第一阶段: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被工场手工业代 替。2.第二阶段: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 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3.第三阶段: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 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

4、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 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 工业的扩展。第一次科技革命 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 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 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 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 2、以轻工业为主导; 3、 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 电动机)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 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 线电报) 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 2、新技术发明几乎

5、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 程等高新技术。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 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第四次科技革命 细胞与分子的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形成的是 生物能源、生物信息与生物材料的全方位生物产业 革命,将带来的是生物太阳能、生物计算机与生物 反应器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 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

6、这些工业所 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 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 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 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 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现代的生产仍然如此。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 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 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 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 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 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

7、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 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 系。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 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生产的全球化的另一层含义也即生产的不间断性。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 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 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 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 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 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 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但是,我们的

8、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 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 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 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现代的工人只有当 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 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 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 一种商品,所以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的一切变化、 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资本的发展与劳动者的商品化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 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 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

9、竞争之 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 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 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 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 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 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 不可避免的。工人,作为人进行劳动,只能维持肉体性的动物性 的生存。这种状况必然要改变。“在苏格兰,有许多家庭一连几个月都只吃加盐和水 的燕麦面和大麦面,而不吃小麦、黑麦和肉,尽管 如此,他们还是生活的很舒适。”(资本论第一卷第 694页注54)现代西方国家与马克思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 化,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了很大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