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三个转变实现三个突破充分发挥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24962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三个转变实现三个突破充分发挥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快三个转变实现三个突破充分发挥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快三个转变实现三个突破充分发挥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加快三个转变实现三个突破充分发挥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快三个转变实现三个突破充分发挥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三个转变实现三个突破充分发挥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三个转变实现三个突破充分发挥人才加快三个转变实现三个突破充分发挥人才 在科学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科学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烟台市委常委、烟台市委常委、组织组织部部长赵强长赵强当前形势下,充分发挥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已经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做好人才工作,关键在于“加快三个转变,实现三个突破”。加快从“被动适应发展”向“主动引领发展”转变,在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上实现突破。科学人才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才是拉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用好一个优秀人才,创新一项技术,就可能开发一个产业,形成一方优势。目前,我市正处在加快产业升级

2、和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相关人才的储备和开发力度还不能满足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以更宽的眼界、更宽的思路、更宽的胸襟,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一是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党政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体制机制,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完善考核体系,确保把人才工作纳入党和政府工作的全局,引导一把手主动做到“四个同时”: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二是真正实现人才投入优先保证。树立人才投入是效

3、益最大投入的理念,引导各级建立并落实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每年拨付一定经费,专项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通过政府引领,调动企业进行人才投入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健全企业、个人以及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超前研究人才引领科学发展的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在更高层次上深入把握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根据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超前制订人才发展规划、目录,有效引导人才向有关产业集聚,以“人才链”牵动“产业链”,更加突出人才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加快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在人才竞争力上实现突破。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实现可持续的

4、科学发展之路,片面追求人才的增长数量和粗放式发展是难以为继的。我市是典型的人力资源大市,高层次人才不足,尤其是领军人才比较缺乏,距人才资源强市仍然有较大距离。到 2008 年底,我市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全体从业人员的比例为 10.3%,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 1.6%。因此,必须努力把规模优势转化为素质优势,切实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坚持以用为本,充分激发高层次人才的活力。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评价考核机制,推进以资源优化组合为特征的市场配置机制,在优胜劣汰中培育高层次人才。二要坚持政策倾斜,促进高层次人才健康成长。完善培养教育政策,有效突出能力建

5、设;坚持以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的原则,完善分配激励政策,让一流人才获得一流待遇;健全社会保障政策,解除后顾之忧。三要坚持刚柔并济,努力吸纳和聚集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符合高层次人才特点的引才用智渠道,以技术和项目为依托,加快打造高水准的基础研究平台、企业技术研发平台、高新技术孵化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形成人才高地,形成拉动科学发展的新资源、新优势。加快从“重行政管理”向“重公共服务”转变,在人才环境优化上实现突破。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才进入到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人才工作的内容和运行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加速推进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和均衡发展。

6、就我市而言,还普遍存在重机关事业轻企业、重国有轻民营、重管理轻服务等陈旧观念,人才创新创业的软、硬环境不够宽松。2008 年,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 2600 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 70%以上;从业人员达到 211.3 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量的 60%以上。因此,必须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开阔眼界,统筹兼顾,优化人才环境。一要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除偏见,着眼大局,整合力量,跳出部门利益抓人才工作,消除各种障碍和限制,对各类用人单位、人才一视同仁,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创造公平的政策环境。二要营造“乐见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人文环境。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单纯以成败论英雄,保护创新创业热情,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为科学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三要大胆改革创新。敢于打破常规,只要有利于企业创新、人才创业,都应该大胆尝试。比如,可以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在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区创设“人才特区”,实行特殊的政策扶持;在海外设立人才工作联络站,按照国际惯例引进高端人才;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对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