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金属第三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基础题(pdf,含解析)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Wt****f 文档编号:4701826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37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金属第三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基础题(pdf,含解析)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金属第三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基础题(pdf,含解析)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金属第三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基础题(pdf,含解析)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金属第三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基础题(pdf,含解析)北京课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金属第三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基础题(pdf,含解析)北京课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金属第三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基础题(pdf,含解析)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章金属第三节金属的冶炼与防护基础题(pdf,含解析)北京课改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页(共 23页)2017-2018 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第三节基础题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第三节基础题(pdf 有答案)有答案)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小题)1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距今 2000余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此乃现代湿法冶金术之先驱从现代化学观点理解,“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为()A铜(单质) B硫酸铜(溶液)C铜的化合物 D可溶性铜盐(溶液)2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从现代化学的

2、观点理解,这句话的涵义是()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B氧化铜在单质铁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铜C铜绿(碱式碳酸铜)和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铜D单质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3“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因为它们属于()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金属或合金4下列生活垃圾可跟铝制易拉罐归为一类回收的是()A废旧书报B旧玻璃瓶C废弃铁锅D一次性塑料饭盒5下列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东汉晚期马踏飞燕的青铜B第 2页(共 23页)纳米铜C河北沧州铁狮子的生铁D铁矿石6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青铜B铁矿石 C焊锡D铜7下

3、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CO 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红色固体变黑B硫在氧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C铁丝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得到黄色溶液D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8做完 CO 还原 Fe2O3的实验后,清洗试管壁上留下的黑色物质时可选用的方法是()A用大量水边洗边冲B用盐酸清洗后,再用水冲洗C用肥皂水清洗后,再用水冲洗D用试管刷上下、左右猛烈刷9图为实验室用 CO 还原 Fe2O3的实验装置,关于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CO 的实际用量要大于理论计算值第 3页(共 23页)B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再点燃酒精灯C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黑色粉末变红D此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10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

4、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纯铁B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C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D“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11下列与铁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炼铁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的过程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C用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内炼钢D铁制污水管道可常用废酸液冲洗12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 石灰石 焦炭 一氧化碳A B C D13关于木炭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比较,下列说法的错误的是()A氧化铜都发生了还原反应B反应现象基本相同C反应装置有明显不同D两个反应产物不同14木炭,氢气,一氧化碳分别与黑色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都属于置换反应B都有红色物质生成

5、C反应都需加热D反应中氧化铜都是氧化剂15 使炭粉和一氧化碳分别跟足量的氧化铜完全反应,还原剂被氧化的产物都是CO2,若要使生成铜的质量相同,则消耗炭粉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A3:7B7:3C3:14D14:316下列金属通常需要用电解的方法才能制取的是()A锰B镁C铁D铅17西汉时期已经发现湿法冶铜的方法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B木炭还原氧化铜第 4页(共 23页)C一氧化碳还原铜 D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18很多金属的冶炼方法各有不同,假设想要从金属的矿物中获得铝,你认为应当采用的方法是()A直接加热法 B热还原法C电解法 D高温加热法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

6、子数不同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含碳量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20下列对相关物质性质或性能的描述或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BCO 与 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D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氧气浓度不同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小题)21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里的曾青就是的化合物,若该化合物中有两种元素,另一元素为氯,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小辉同学

7、通过参考资料知道:Mg+CuOMgO+Cu为探究该反应并采用热还原法制取金属铜,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将镁粉和氧化铜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隔绝空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固体 M请你与小辉同学一起对该固体 M 进行探究 (资料:常温下,镁不与水发生反应; )【对固体 M 的成分猜想】猜想 1:氧化镁和铜;猜想 2:氧化镁和铜,还可能含有氧化铜;猜想 3:氧化镁和铜,还可能含有镁粉;猜想 4:氧化镁和铜,还可能含有;【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第 5页(共 23页)【问题讨论】(1)根据步骤中产生的现象,可以判断上述猜想一定不成立(2)步骤的操作名称是,它与步骤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3)

8、产生气体 A 的反应方程式为,固体 B 的化学式,步骤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有个(4)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 M 中除镁粉外,是否还有氧化铜剩余?即猜想 4 是否成立小红认为可根据上述实验中溶液 C 显蓝色的现象来判断, 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小辉认为可根据固体 M 与稀硫酸在微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 B 的质量是否增加来判断若固体 B 增加,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3金属材料包括,以及它们的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有余种,但由这些纯金属按一定和制得的合金已达种24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锌锰电池所使用下列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 A铜帽B碳棒C锌筒D密封

9、塑料(2)普通锌锰电池放电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 变为(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Zn)制取海绵铜(Cu) ,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物质 D 的化学式,气体 E 的化学式,过程 III 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第 6页(共 23页)25如图为实验室炼铁装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开始的时候,应先(填序号通 CO、加热) ;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右侧试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26目前全球钢产量的

10、45%是通过对废钢铁的冶炼来完成的现有 10g 生锈的铁粉样品, 某兴趣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通过 B 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铁锈按氧化铁处理) I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上述实验过程中,CO 气体除作为反应物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实验开始时,;停止加热后,防止 A 中生成物被氧化,B 中的溶液倒吸入 A中;完全反应后,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测得装置 B 增重 6.6g,则铁粉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请你说说尾气的处理方法第 7页(共 23页)27金属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的原理为,其中高炉内加入焦炭的作用是(2)农业生

11、产中常用 15%的食盐水来选种,现有 50g 质量分数为 25%的氯化钠溶液,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28金属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 工业上用 CO 和赤铁矿石 (主要成分为氧化铁) 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2)R 是银白色金属,将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 Fe、R、Cu 的试管中,只有 Cu 表面无现象;将 FeSO4溶液中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 R、Cu 的试管中,只有R 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 则金属 H、 Fe、 R、 Cu 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9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试回答:(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2

1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3)实验过程中,图中 A 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0某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停工,一年多来,许多机械设备上已锈迹斑斑小强将设备上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铁螺丝表面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第 8页(共 23页)2017-2018 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第三节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第三节基础题(基础题(pdf 有答案)有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小题)1我们中华民族的

13、祖先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距今 2000余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此乃现代湿法冶金术之先驱从现代化学观点理解,“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为()A铜(单质) B硫酸铜(溶液)C铜的化合物 D可溶性铜盐(溶液)【解答】解:此过程是一种盐的溶液放入金属铁得到铜的过程,由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可知该盐溶液必须是可溶的盐制得,此盐必须含铜,A 不可取;B 可以完成该变化但不全面;C 不具体;只有 D 可溶性铜盐(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2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从现代

14、化学的观点理解,这句话的涵义是()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B氧化铜在单质铁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铜C铜绿(碱式碳酸铜)和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铜D单质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解答】解:“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中的“曾青”就是指硫酸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硫酸铜溶液遇到金属铁时,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能生成金属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故选:D。3“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因为它们属于()第 9页(共 23页)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金属或合金【解答】解:A、氧化物是含有两

15、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均不属于氧化物,所以归类标准不对,故错误;B、化合物要求必须是纯净物,而铁锅、铝制易拉罐均属混合物,所以归类标准不对,故错误;C、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而三者中铜导线只含一种物质是纯净物,铁锅、铝制易拉罐均属合金是混合物,所以归类标准不对,故错误;D、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属金属合金制成,铜导线是金属单质制成,都属于金属材料,所以归为一类回收,故正确;故选:D。4下列生活垃圾可跟铝制易拉罐归为一类回收的是()A废旧书报B旧玻璃瓶C废弃铁锅D一次性塑料饭盒【解答】解:A、废旧报纸不是金属材料,错误;B、旧玻璃瓶不是金属材料,错误;C、废弃铁锅属于金属材料,正确;D、一次性塑料饭盒不是金属材料,错误;故选:C。5下列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东汉晚期马踏飞燕的青铜B纳米铜第 10页(共 23页)C河北沧州铁狮子的生铁D铁矿石【解答】解:A、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纳米铜,属于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铁的化合物,不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故选:D。6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青铜B铁矿石 C焊锡D铜【解答】解:青铜、焊锡都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