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节日的来历传说和诗词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01181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民族节日的来历传说和诗词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汉民族节日的来历传说和诗词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汉民族节日的来历传说和诗词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汉民族节日的来历传说和诗词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汉民族节日的来历传说和诗词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民族节日的来历传说和诗词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民族节日的来历传说和诗词教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 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 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 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 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 ,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 来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 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 八等等。春春 节节元宵节元宵节端午节端午节七夕节七夕节中秋节中秋节重阳节重阳节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 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 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 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 统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 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 的春节叫“元

2、日”、“元旦 ”、“新年”。 辛亥革命 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 定名为春节。 春 节 的 来 历春节春 节 的 传 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 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 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 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 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相传,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 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个乞讨的老人。乡 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 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 。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 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 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 婆

3、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 走。 春 节 的 传 说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 ,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 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 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 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 纸,屋内独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 了一声。院内突然传来“砰啪”的炸响声,“年” 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 怕红色、火光和炸响。“年”大惊失色,狼狈 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 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纷纷换新衣戴新帽 ,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 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

4、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 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 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 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 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 常丰富多彩。像贴春 联、贴年画、贴“福 ”字、剪窗花、蒸年 糕、包饺子、燃爆竹 、除夕守夜、拜年、 发压岁钱等习俗至今 仍很盛行。年 俗 活 动春节春 节 的 诗 句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元日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我国最早的春联,

5、是五代时期孟昶 (chng)写在桃木板(桃 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上联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遗泽。 下联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用红纸写春联始于 明朝。春联春节晚会妙联 猜猜看广东: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山西: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湖南: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河北: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横批:世间同春广西山东湖北河南 热汗千滴,夜以继日 大厦落成,到处欢天喜地 高楼万栋,遮雨避风 福人迁入,满堂金碧辉煌 一炉鼓响 钢花飞溅 万吨钢成 铁水奔流 车轮滚滚描长卷 梅花点点新春到 公路条条奔小康 汽

6、笛声声旅客来 迎送五洲胜友 机越千山万水 传递四海佳音 情送四面八方 积珍珠装成宝树 柏叶几枝祝上寿 聚美玉摆出银花 鲜花一束贺新婚 敬爱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 老残不孤独,人间晚辈尽儿孙 有六朝石刻 藏三代甲骨魂宝 藏三代金钟 萃千秋文物精华 悲欢离合饶趣味 做戏何如看戏乐 嬉笑怒骂好文章 下场更比上场难 藏古今书画 欲知中外事 聚天地精华 须读古今书 建筑公司春联 钢铁厂春联交通部门 通用春联 航空公司或 机场春联鲜花店春联 敬老院春联 博物馆春联 戏院影院春联 图书馆、藏 书楼春联 农历正月十五夜, 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 宵节,又称上元节, 灯节。正月十五闹元 宵,将从除夕开始延 续的庆祝

7、活动推向又 一个高潮。元宵之夜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人们赏灯,猜灯谜 ,吃元宵,成为世代 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 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 年中康乐幸福。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 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 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 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 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 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 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 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 “橘灯 ”、 “绢灯 ”、 “五彩羊皮 灯 ”、 “无骨麦秸灯”、“走马灯” 、“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 生动活泼,饶有风趣

8、。 孔雀收屏(打一历史人物) 茶里香,歌里香(打一民歌) 玉皇大帝招女婿(打一戏曲名段) 王母娘娘降瑶池(打一花卉) 过年了,拆红包(打一地名) 大河东去留红墙(打一名胜) 刘三姐请客不吃饭(打民俗活动) 又娶媳妇又过年(打一地名) 笑声甜甜结硕果(打一水果) 神舟六号游太空 (打一艺术品) 手机发送短消息 (打一文艺形式)关羽 茉莉花 天仙配 水仙 开封 赤壁 唱山歌 重庆 哈密瓜 飞天 信天游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古老的传统 节日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 五节。五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 已有已

9、有2000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 说很多。说很多。端午节端午节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 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 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 的饭团、鸡蛋等食物,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扑通、扑通扑通、扑通” ”地丢进江里地丢进江里 ,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 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10、一位老医师则拿来 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 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 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 发展成棕子。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以后,在每年的五 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 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端午节端午节端午节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 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

11、,楚国 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 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 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 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 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 ,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 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 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 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 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端午节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

12、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 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 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 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 ,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 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 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 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 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 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汉 民 族 节 日七七 夕夕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 天气温暖,草木飘香,牵牛和织女二 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 ,似乎是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

13、这就 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 “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 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 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乞巧七夕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 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 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 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 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因为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儿节”, 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七夕节有吃巧食的风俗。巧食的内容有瓜果和各式各 样的面点,各地风俗不一。各种巧食做成后,都要陈列到 庭院中的几案上,好象要请天上

14、的织女来品评。然后大家 一面观赏着遥远的夜空,一面吃着各种巧食,认为这样会 使人变提灵巧。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 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 和得子。七 夕 的 诗 词鹊桥仙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 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 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 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 暮暮?中 秋 节 的 来 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 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 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 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 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 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 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 秋”,所以中秋节又叫“ 仲秋节”。中秋节中秋节中秋节的传

15、说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 现了十个太阳,直烤 得大地冒烟, 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 去。这件事惊动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 ,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 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 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 进来。不久,后羿娶个美丽善良的妻 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 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 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中秋节的传说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 ,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 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 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 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 死药交

16、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 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 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 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 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 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 嫦娥交出 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拿出不死药 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时飘离 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 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 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 ,蓬蒙早逃走了。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 爱妻的名字。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 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 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 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 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 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 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在民间传开了。 中 秋 节 的 传 说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