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的两难(第二次作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005533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律的两难(第二次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道德与法律的两难(第二次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道德与法律的两难(第二次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道德与法律的两难(第二次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道德与法律的两难(第二次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律的两难(第二次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律的两难(第二次作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剂师研制新药,赚取利益,这是毋庸置疑的。唯利是图,为人们所不耻在综合国力日渐增强的中国,“黑心企业”“地沟油”“ 瘦肉精”等名词的出现,也体现了国人在道德方面的 缺失。随着中国的繁荣昌盛,各种不道德的现象也随之出 现。人命与利益之间,生命比黄金价更高。生命诚可贵,真情价更高。(生命诚可贵,当真请 与法律冲突时,法律不应该是束缚真情的枷锁。)行善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文情怀,然而舍弃自身利益而行 善更是伟大。罪魁祸首是那个只顾个人利益,道德沦丧的药剂师,他 对别人生死熟视无睹,是利欲熏心所致。但我认为,作 为人最重要的是有道德,最基本要做到道德面前,利益 让路。仁爱思想,不仅是人民群众,就连管理者也

2、要具备这种 思想。虽然海因茨的行为是令人不耻的,但他表现了他对妻子 深厚的爱。这不仅令我们深思:在情法难容的情况下, 是该恪守法律?还是表现自己的感情呢?(标题:法律 面前,情让路。)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 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 一种治癌特效药,配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200美元 ,但他要价极高,每剂要价 2000 美元。为了买到 这剂药,海因茨变卖家产,并且到处借钱,但最终 只凑得1000美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他的妻 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 赊账。药剂师拒绝了他,并且还说:“我研制的这 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

3、 在一个晚上潜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了,结果警 察发现,把他抓进警察局。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立意角度 海因茨:为了拯救妻子的生命,无奈偷药,结果被抓 。珍爱生命、守护真爱与规则、法律的冲突时该怎么做, 或怎么看这种冲突药剂师:为了赚钱,卖高价,不愿为拯救生命而降价、赊账 。利益与人情的冲突问题 / 追逐利益的同时更要有悲悯情 怀(人文情怀)尊重生命警察:因为海因茨偷药,所以将他抓起来。执法要严明、法律面前没有例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审题失误:只抓住材料的局部来立意。如只抓住药剂师 无视病人的生命,而

4、忽视为了赚钱这一点,谈要 让社会充满爱,拒绝冷漠。对材料中的人物行为作笼统的评价,推导 出大而空的话题。如认为海因茨去偷盗太不理性 ,不冷静,突破了底线,因而谈“做事不能冲动 ”“要冷静处理问题”“要坚守底线”。忽略了“海因 茨为了拯救妻子的生命,无奈”这一内容。部分同学将故事当作真实的现实生活事件来 解读 ,通篇围绕故事内容进行评论。 三、认识肤浅,论述不深,陈述理由时,基本局 限于功利意义,显得幼稚,低龄化。比如谈医者要有仁爱之心,理由就是“有仁爱 之心,能得到人们的称赞;缺乏仁爱之心,将 受到人们的唾骂。”在对观点进行论述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 涉及因素:所论述的问题本身关涉到哪

5、些方面 2.自我要求:生存、发展、情感、精神、情趣、品格、修养、人性、良知、人生观、价值观、人生境界 3.社会要求:对他人、社会、民族、国家的影响 4. 外在要求:传统、道德、文明、发展等要求四、事例匮乏 五、行文没有章法一般来说,故事类材料作文,开头 应分析材料,得出论题或观点。但六班 很多同学开头却抛开材料,主体部分却 将材料当作事实论据来使用。故事类材料作文开头示例:“谁不能游到江的对岸,谁就不是男人。”面对这样 的赌局,再看看湍急的江水,打赌的一方清醒地认识到危 险,于是服输了,结果保全了性命;另一方却非要逞能, 最终葬身于江水之中。人生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一 味地逞能未必就是真英

6、雄,适时的服输,却是人生的大智 慧。两个游泳健将在江边散步,因话不投机打起赌来,说谁不 能游到对岸,谁就不是男人。两人对峙着要求一起下水, 但其中一个看着水流湍急的江水,平静地说:“我服输。” 另一个人听完,哈哈大笑,他转身扑入江水中,回头对旁 人说:“我要让这软蛋看看咱的本领。”他的朋友让他回来 ,说现在江水流速快,游到对岸有危险,但是他根本不听 朋友们的话,转眼之间就游出五六十米远,突然一个波浪 过来,他在江水中消失了。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要求:1. 找准自己所需的角度,简要概述材料。2. 亮出论题或观点。3. 不超过100字.习作展示:莫让道德的光彩泯灭于追名逐利中 沈志媚当药剂师不再有医

7、者仁心,不再有悲悯之情 ,而是以利益为主时,世界会变得多么冷漠。当 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格调时,我们是否遗 忘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因素道德。古往今来,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时代如何变 化,人们最注重的从来就不是俗气的名利而是道 德。孔子虽没有大量的财富,但他高尚的道德品 行,却被千百年来的人们传颂;和坤虽富可敌国 ,但他却贪图财物,收受贿赂的无耻行径使他遗 臭万年。比尔.盖茨在晚年时把个人资产的90%无 偿地捐献给社会,这让天下人惊叹和赞扬。受他的影响,许多明星,大亨纷纷效仿裸捐。这便 是道德的力量,它指引我们向好的方向变化。优秀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一个社会所高度赞扬和提倡的 。 而如今,

8、事情好像发生了一点变化。有些商人在不 断地追求金钱的过程中,做了许多道德缺失的事: 跨国大公司福喜加加工过期的肉类,使它们流入市 民的餐桌;许多大饭馆被查处使用“地沟油”等等, 这些现象无疑在给我们警示: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 ,我们是否忘记了最重要的东西守住我们基本 的道德准则。古希腊智者说:“没有理智,眼睛是 我们最糟糕的见证人。”我说:“没有道德,眼睛是 我们最糟糕的见证人。”道德是一个人做事的良知,没有了优秀道德的约束,人们的行 为将会失去标准。莫让道德的光彩泯灭于追名逐利中。名、利并 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可是道德却会指导我们的一 生。当医者守住了仁医之心;当商人守住了良知底 线;当人们不

9、再用财富的多少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 ,而是依据道德标准来判断时,社会才会回归了本 真。道德是一场清凉的雨,将人们过热的求财的欲 望之火渐渐熄灭,让人们的心灵回归纯朴。美国金山全城总动员帮助白血病患儿实现 梦想,为的不是名利,而是最纯真质朴的愿望 保护儿童的心灵。这种个高尚感人的行为温暖 了整个世界。这便是道德的影响。莫让道德的光彩泯灭于追名逐利中。莫让利益阻挡了生命之路 高三10班 龚怡瑶一位药剂师完全不顾求药者的处境,只把利 益放在首位。这般做法实在令人寒心。当今社会, 恐怕存在不少像药剂师一样的人,那又有多少人能 重生命轻利益呢?所以,对于那些人,我只想说, 生命面前,利益让路。追名逐利的过

10、错中,不能忘却生命的可贵。利 益固然是每个人所追求的,每个人都希望利益之球 越滚越大,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但他们却忘记生 命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一旦失去,不可能在回 来了。当一边是一天面临危险的生命,一边却是自 身利益,你会做何抉择?很多人会犹豫:到底是保全自身还是舍利益救他人?或许没有人能 回答,但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却表明了一些人的态度 。三鹿奶粉时间体现了一个集团为了自身利益罔顾 他人生命“地沟油”的出现显露了黑心商人重利轻生 命,社会上诸如此类的现象还很多,“瘦肉精”、“ 苏丹红”等频繁活跃地在食品届中出现,真让我不 得不感叹“中国人的顽强生命力就是这样磨练相互 来的啊。”如此多的事件爆

11、发出来,不得不说利益 的诱惑的确很大,不然怎么会有如此多人丢掉自己 的良心去残害他人的生命呢?或许,在繁华纷乱的 世界里,我们早已忘了自己本来面目,染上利欲的 “疾病”,忘却生命,以人为本的精神,但是,我希望每个人能够不忘初心,把生 命放在利益至上,让利益化为为生命之花的绿叶 !利益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尊重生命,以人 为本的 精神是一个良知社会所推崇的,因为它 彰显了人性的光辉。体现了生命重于利益的价值 追求。或许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平凡而又普通 ,却干着不平凡的事。在地震救灾中,你可以看 到他们的身影;在抗洪救灾中,你可以看到他们 的身影。他们是一群抢救他人生命的人。或许, 他们的妻子此刻正

12、躺在废墟中等着他们,他们的 孩子正在无力呼喊着:“爸爸,快来救我。”但他们始终坚守自己岗位,救出一个又一个的受 灾者,把自身的利益抛在身后。他们,是一群伟 大的救灾者。社会,正需要一种重生命轻利的精 神。尊重生命,将生命置于利益之上,打造一 个良知,充满人性光辉的社会,让生命之花开得 更灿烂。当生命遭遇规则面对患重病的妻子,海因茨不能因为无力承担 昂贵的药费就坐视不管,因为道德不允许他漠然的 看着一条生命的逝去。于是他只好去偷药,做违反 规则的事。这是个故事,却给我们出了一道现实难 题:当拯救生命与遵守规则相冲突时,该怎么做?相信人们都会像我一样不忍心去谴责像海因茨 那样的人,相反会对其充满同

13、情心。因为我们感动 于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的确,生命是最宝贵 的,我们也经常将“生命高于一切”的口号挂在嘴边 。珍视生命,将拯救生命置于一切之上,是道德的 要求,是善良仁慈的体现。公交车司机为了挽救乘 客的生命,不惜违反交通规则而闯红灯,我们会由 衷地赞扬他的机智与应变;一个医生为了拯救生命而 舍弃有关部门所规定的手续,立即投身到抢救行动 中,这不仅不会招致非议,反而树立了高大的道德 形象确实,将生命放在第一位,是没有理由受 谴责的。然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充满矛盾的。“一切 规则都应该为生命让路,为了生命践踏规则没有什 么不可以。”如果有人这样说你能认同吗?假如有 人为了筹钱挽救亲人的生命

14、,而去劫财害命,你能 称赞他“你做得对,因为生命高于一切”吗?绝对不 能。因为这样做虽然体现了对亲人生命的尊重,但 却伤害了另一个生命,是更大的不道德;而且如果 这种行为得到同情,那它会对社会释放出极其错误的信息只要我有合理的理由,就可以胡作非为 ,可以随意践踏法律、规则,甚至可以伤害他人而 不用付出巨大成本。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规则是用 来规范社会公民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不能轻 易打破。如果以生命的名义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违反 规则,触犯法律,那么,规则就失去它应有的约束 力和威慑力,整个社会就可能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 应,就会失范而陷入混乱状况。很欣赏德国人敬畏 规则的态度,他们对待规则的认真

15、劲儿在我们中国 人眼里简直到了“傻”的地步,但是正是这种重视规 则,严守规则的态度,造就了德意志严谨民族性格 ,也使德国社会特别有序。那么,当陷入生命与规则两难的境地时,该怎么办?首先,我们不能一慨而论,简单地开一剂药 方,提出要将生命置于一切之上,或说些规则高 于一切的冠冕堂皇的话。要具体看这两难之间, 孰轻孰重。拯救了生命,虽然打破了规则,但没 有因此而带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反而激起人们对 尊重生命的思考,这是不应指责的;但为了一条 生命而危害社会,这是不能原谅的。当然,最好 的决解办法,就是完善规则和社会保障制度,为 生命开设绿色通道,让生命在规则和制度的保驾 护航下得以灿烂如花。我们有理

16、由期待:生命与规则不再会有两难 的尴尬。回顾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一、故事类材料作文的特点1.材料往往叙述一个具体的事件,其中涉及对象 、事件、行为、结果。2.材料往往蕴含着多个道理或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小见大,言在此而意在彼,目的是要考生关 注社会、关注生活。所以审题立意时要做由此 及彼的联想和迁移,也就是要由材料中所说的 具体的事而联想到生活、社会中相对应的某类 事或问题。二、审题立意的原则、方法抓关键句法因果分析法审题立意多个角度法(概括不同的对象分 别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原则方法整体把握的原则联系生活、社会的原则三、审题立意的过程:第一步:完整把握:谁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以果溯因抓关键句 第二步:迁移,联想相对应的生活、社会现象 第三步:归纳话题:针对哪一类行为、哪一类现象现 象或在什么前提条件下论述哪一类问题或观点。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