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硅高碱、无计划休风后的炉况恢复及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00526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硅高碱、无计划休风后的炉况恢复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低硅高碱、无计划休风后的炉况恢复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低硅高碱、无计划休风后的炉况恢复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低硅高碱、无计划休风后的炉况恢复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低硅高碱、无计划休风后的炉况恢复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硅高碱、无计划休风后的炉况恢复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硅高碱、无计划休风后的炉况恢复及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潍钢 1#高炉渣碱度高,高炉炉温持续偏低,炉缸亏热,又因上料故障,造成无计划休风。在恢复炉况的过程中急于降低焦比,对炉况判断出现失误,造成炉况出现反复。关键词 低硅 高碱 炉缸亏热 深料线1 前言潍钢 1#高炉原炉容 1080m,2013 年 11 月 30 日停炉大修,大修后炉容扩为 1250m,18 个风口改为 20 个风口,57 段冷却壁由铸铁改为铜冷却壁,单铁口改为双铁口,煤气回收采用大滤袋加压反吹系统。自 2014 年 3 月 5 日开炉以来,炉况稳定顺行情况良好,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较好。2 高炉部分经济指标(2015 年 5 月-2016 年 3 月)高炉部分经济指标见表 1。

2、表 1 高炉部分经济指标(2015 年 5 月-2016 年 3 月)时间产量t/d焦比kg/t煤比kg/t燃料比kg/tSi%2015 年 5 月34863471615080.292015 年 6 月33263521565080.312015 年 7 月29713641465100.342015 年 8 月34813521565080.282015 年 9 月35813461575030.292015 年 10 月36293451625070.262015 年 11 月36173501555050.282015 年 12 月35933461595050.272016 年 1 月3470359

3、1495080.292016 年 2 月36893621515130.272016 年 3 月 13日前37313561575130.273 事故过程3 月 12 日高炉炉况正常时,当日铁水平均情况见表 2。表 2 3 月 12 日铁水平均情况日期Si,%S%R2铁温,3 月 12 日0.280.0261.2214913 月 13 日夜班接班后风量出现萎缩现象,料速减慢,炉温呈上行趋势(见表 3),事后分析造成炉温上行的主要原因是炉渣碱度升高,渣碱度由正常的1.21.25 升到 1.351.40,造成了风量萎缩,料速减慢。当班工长调剂炉况时侧重于对炉温上行趋势进行重负荷调剂处理,燃料比由 51

4、3kg/t 减至505kg/t,对渣碱度调整力度较小。3.1 3 月 13 日铁温不足,炉缸持续亏热3 月 13 日炉温、铁温、碱度情况见表 3。表 3 3 月 13 日炉温、铁温、碱度情况日期炉次开口时间堵口时间Si,%S,%R2铁温,1050120:2021:310.550.0091.3315261050222:0022:360.580.0071.4015003 月 13日夜班1050323:030:200.410.0101.281527105040:461:420.430.0091.291501105052:053:110.400.0111.281521105063:434:500.42

5、0.0121.271508105075:165:480.450.0101.291518105086:217:420.350.0171.271503105098:229:000.220.0241.251490105109:4810:500.260.0101.2614821051111:2112:180.100.0301.2414711051212:4313:360.110.0361.2514661051314:1115:200.130.0351.2614753 月 13日白班1051415:5316:500.170.0301.2414601051517:2318:180.180.0281.251

6、4691051618:4819:480.160.0291.2314611051720:2021:310.160.0181.2814711051821:5023:080.260.0181.2614771051923:270:200.100.0301.2514713 月 14日夜班105200:401:360.160.0241.2314703 月 13 日白班,夜班的重负荷料下达后,炉温呈下行趋势,铁水含 Si 量逐炉次降低,最低至 0.10%,渣碱度上限,此时铁水温度已出现严重不足。当班工长只采取了增加喷吹煤量的措施来提高炉温,并未对焦炭负荷进行调整。后期生铁含 Si 有所升高,但铁温未见好转,

7、直至休风前炉温一直控制偏低水平,铁温不足,炉缸持续亏热。3.2 突发设备事故3 月 14 日 0:15 炉顶上料系统发生故障无法上料,炉顶打水控制顶温,减风出净渣铁后于 1:36 休风。经确认下密液压缸连杆断裂,拆卸焊补后,直至 14日下午 14:36 复风,处理设备事故共历时 13h。4 炉况恢复采取的措施4.1 分析最近炉况主要表现(1)东西铁场炉温有偏差,东场铁温高,西场铁温低,炉温波动区间变大。(2)铁前料慢现象频繁出现,炉缸中心温度由 164降至 156。(3)风口状态差,明亮但不均匀,有掉生料、挂渣现象。(4)灰铁比升高,造成布袋压差升高,灰铁比由原来 7kg/t 上升到 10kg

8、/t,布袋压差也由原来正常 1.53.0kPa,升高到 46 kPa。(因使用直径 300mm长 10m 的内滤式滤袋,由于压差较高,反吹次数由 1 次/h 改为至 2 次/h,造成滤袋损坏变多。)(5)休风后目测料面在 7.5m 左右,料面煤气火分布不均匀,东铁口上方没有煤气火,西铁口上方煤气火较盛,东西料面偏差约 0.5m。通过观察料面结合最近炉况表现,影响炉况的主要原因是炉缸圆周工作不均匀,活跃性变差,气流不稳定,局部有小管道。4.2 制定方案考虑到本次休风处理设备事故用时较长,且休风前高炉炉缸存在亏热、高碱现象,结合近期炉况表现情况,制定本次炉况恢复方案:(1)复风时集中加 30t 净

9、焦,正常料干焦比 380Kg/t,尽快恢复炉缸热量。(2)净焦后集中加酸料,尽快降低炉渣碱度。炉温 Si 含量按 0.7%1.0%控制,炉渣碱度控制在 1.05 左右,尽快提高炉缸热量,恢复炉缸工作状态。(3)复风后焦比 380kg/t,调剂煤量控制炉温 Si:0.40%0.60%,渣碱度 R2:1.161.20,铁温 1490以上,保持 2024h,提高炉缸热量储备。(4)调整风口布局,扩大风口面积,由原来的 0.238扩到 0.2457,风速由 200m/s 降到 195m/s。通过重新布局风口,降低风速,实现初始煤气流的合理分布,恢复合理的操作炉型。(5)赶料线的过程中,矿批由正常时的

10、36t/批缩到 25t/批,并调整料制,采取单环小角度布料,兼顾边缘和中心两股气流。(6)净焦过后,视风量和料速情况进料制,提高煤气利用率。(7)加强炉前管理,缩短出铁间隔,及时排净渣铁,保证轻负荷料、酸性料快速下达。5 炉况恢复过程3 月 14 日 14:36 复风,由于深料线料柱短煤气流阻力小,高炉接受风量能力较强,根据各项参数关系,快速加风至 2000m3/min,利用小矿批单环小角度布料的料制,视顶温情况赶料线。15:15 发现 19#、20#风口有漂渣现象,随即停 19#20#风口喷煤,并及时组织炉前出净渣铁(表 3)。表 3 复风后炉温、碱度、铁温变化日期炉次开口时间堵口时间SiS

11、R2铁温1052115:3016:270.340.0141.2814111052217:0918:210.320.0161.2914053 月 14 日白班1052318:5420:050.180.0321.2514301052420:2121:510.460.0201.2114501052522:2123:180.600.0201.1614601052623:500:390.560.0211.191471105271:121:580.480.0281.1814773 月 15 日夜班105282:253:440.380.0301.201472105294:125:170.410.0261.1

12、91480105305:557:420.400.0301.191479105318:249:450.410.0291.1814811053210:0011:480.330.0421.1714821053312:0813:000.200.0301.1614603 月 15 日白班1053413:3414:180.220.0331.1614621053820:4521:450.180.0551.1314681053922:1923:090.150.0591.151465105413:174:480.530.0161.2214843 月 16 日夜班105425:136:330.660.0141.2

13、314923 月 15 日夜班根据下料、轻负荷料的下达情况,风量逐渐恢复到 2800m/min,轻负荷料作用后,炉温剧烈上行,21:30 发生悬料。待渣铁出净后减风坐料,坐料后高炉接受风量能力较好,加风过程中各项参数表现平稳参数关系正常,风量快速加至正常水平。坐料后第一炉炉温 0.60%,后期炉温稳定在 0.40%左右,铁温有所好转。为尽快达到正常燃料指标,夜班后期重焦炭负荷,将焦比由 380Kg/t 减到 360Kg/t,并根据冶炼周期增加喷吹煤量(这次负荷的调整违背了复风前制定的炉况恢复方案)。5.2 3 月 15 日白班,重负荷料下达后,炉温下降到正常时控制的水平,但炉缸工作状态未恢复,

14、再次出现铁温热量不足现象。15 日下午 13:10 西铁口上方19#小套漏水严重,休风更换,发现风口下端烧漏,风口小套的烧坏验证了目前炉缸工作状态还未恢复。复风后炉温低,含硅量降到 0.20%以下,铁温不足1470。16 日夜班风量、风压波动大,关系紧张,下料缓慢,出现炉凉征兆。风量减至 2600m/min,综合燃料比加到 530Kg/t,夜班后期炉温逐渐有起色,风量、风压关系渐开,下料正常,铁水含硅量 0.50%以上,铁温升高至 1490。5.3 3 月 16 日白班意识到炉缸工作状态还未恢复,吸取 15 日夜班的教训,重新按炉况恢复方案调剂。16 日白班和 17 日全天高炉操作焦比按 39

15、0Kg/t,综合燃料比按 530Kg/t 左右控制,炉缸工作状态明显好转,炉缸炉中心温度由 156升到 163,炉缸工作状态恢复正常(表 4),18 日各项经济指标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表 4 16 日白班17 日平均炉温、铁温、碱度SiSR2铁温0.450.0251.2015106 经验和教训在处理这次炉况过程中,心态太急,目标不明确,随意更改炉况恢复方案,出现炉况的反复。在炉缸热量储备还不足时,盲目的追求燃料比、煤比,造成炉温下行太快,延迟炉况恢复 2436 个小时,牺牲燃料比较高,代价太大。7 结语高炉日常操作中,要稳定炉缸热制度和造渣制度,要充分认识到活跃的炉缸是高炉稳定顺行的基础。应避免长时间的低硅高碱操作引起的炉缸亏热,在发现炉缸亏热时要果断采取提炉温的措施。处理炉缸工作失常时,不能急于追求经济指标,避免炉况处理发生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