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全)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04542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考点(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考点(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考点(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考点(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考点(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考点(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考点(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考物理考点(必记)中考物理考点(必记) 1、中考试卷难易度比例、中考试卷难易度比例 容易题:容易题:40% 中等难度题:中等难度题:50% 难题难题 10% 2、考试内容比例、考试内容比例 主题一、物质约主题一、物质约 20% 主题二、运动和相互作用约主题二、运动和相互作用约 40% 主题三、能量约占主题三、能量约占 40%一、物质物质 (一)(一)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 1、 物质的物理特征,物质分类。 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 熔熔化化温温度度(即 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熔熔点点。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熔化 凝固 t (晶体熔

2、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上图中 AD 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 AB 段处于固态,在 BC 段是熔化过程,吸热, 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 段处于液态;而 DG 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 段于液 态,EF 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 处于固态。熔化时间 是 C 点的横坐标值减去 B 点的横坐标值。 . 2、 物质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 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及其基本特征,常见温度值;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4 4、 常见温度值;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测量,环境温度 温度:是指物体的 冷冷 热热 程程 度度。测量的工具是 温温 度

3、度 计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热 胀胀 冷冷 缩缩 的原理制成的。 常见的温度计有(1) 实实 验验 室室 用用 温温 度度 计计;(2) 体体 温温 计。计。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 3535至 4242,分度值是 0.10.1。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 量量 程程 和 分分 度值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 全全 部部 浸浸 入入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容容 器器 底底 或 容容 器器 壁壁 ;(3)待温度计示数 稳稳 定定 后再读数;(4)读数时 玻玻 璃璃 泡泡 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 液液 柱柱 的上表 面相平。 5 5、 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 物理

4、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的联系 熔化:物质从 固固 态态 变成 液液 态态 的过程叫熔化。要 吸吸 热热。 凝固:物质从 液液 态态 变成 固固 态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放热.- 2 -汽汽化:物质从液液态态 变为气气态态 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蒸发发 和沸沸腾腾 。都要 吸吸 热。液化:物质从气气态态 变成液液态态 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降降温温、压压缩缩体体积积。 升华:物质从固固态态 直接变成气气态态 叫升华,要吸吸 热; 凝华:物质从气气态态 直接变成固固态态 叫凝华,要放放 热。 (凝华现象如:霜、雾凇、 ) 6 6、 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循环现象,节约用水

5、 ( (二二) )物质的属性物质的属性 7 7、 物质的属性;物质属性与物质用途的联系 8 8、 质量的概念。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质量(m):物物体体中中含含有有物物质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吨,克,毫克,1t=103kg=106g=109mg(进率是千进)物体的质量不随形形状状 , ,状状态态 , ,位位置置 和温度温度而改变。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天平测质量。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水平平工工作作台台面面上,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 左左 端 的零刻线零刻线处;(2)调节平平衡衡螺螺母母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中央央红红线线处,这时天

6、平平衡;(3)把 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游码码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 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质量量 加上游码所对的指指示示值值 。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称称量量范范围围;(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镊子,且动作要轻;(3)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直接放在托盘上。 9 9、 密度的概念。密度知识的简单应用, 密度概念与物理现象 (1)密度:某种物质单单位位体体积积的的质质量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 表示密密 度度,m 表示质质量量 ,V 表示体积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 (kg/m3 ),Vm(还有:克/厘米3g/

7、cm3) 1 克/厘米3=1x103千克/米3;质量 m 的单位是:千克千克;体积 V 的单位是 m3。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不同。 (3)水的密度 =1.0103千克千克/米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 1 米米3的水质量为的水质量为 1.0103千千 克克。 (4)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 m 和用量筒测出体积 V 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Vm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V。 (3)求体积:。mV 1010、物质属性与科技进步。 (三)(三) 、物质的结构和尺度、物质的结构和尺度 1111、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分子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原

8、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原子核及核外的电子核外的电子组成 - 3 -1212、原子的核式模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1313、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1414、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四四) )、新材料及其应用、新材料及其应用 1515、根据提供的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对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1616、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二、运动和相互作用运动和相互作用(一)(一)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1717、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位置置的的变变化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标准准 的物体叫参照

9、物.可以选静止或运动 的物体做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参照照物物 。 懂得:时间的测量(停表停表,学会秒表的读数),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刻度尺),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不变变 、经过的路线是直直线线 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818、简单热现象及分子热运动;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扩散现象:两两种种不不同同的的物物质质在在互互相相接接触触的的时时候候,彼彼此此进进入入对对方方的的现现象象。扩 散现象说明:一一切切物物质质的的分分子子都都在在不不停停的的做做无无规规则则的的运运动动。 1919、电磁相互作用。

10、电磁波的应用。电磁相互作用。电磁波的应用。1、自然界的两种电荷:正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物体由分分子子 组成,分子由原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原子子核核 和核核外外电电子子组成,原子 核又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质子带正正 电,电子带负负电,通常情况下质子和电子带有等等量量的的 异异种种 电荷,则原子对外不不显显 电性(中性) 。 3、摩擦起电的原因:电荷发生了转移电荷发生了转移. 4、电流的形成:电电 荷荷 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5、电流的方向:把 正正 电电 荷荷 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

11、电流方向。 (而负电荷定向移动 的方向和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即与电流方向 相相 反反 ) 。 6、电荷量(Q):电电 荷荷 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 库库 仑仑 (c) ) 2020、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二)(二) 、机械动动和力、机械动动和力 2121、时间、长度的粗略估测。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2222、速度的描述, 速度的简单计算。测量物体的速度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运动动快快慢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通通过过的的路路程程与时时间间 的比值(在单单位位时时间间内通过的路路程程) 。公式:, 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米/秒秒。tsv 1 米/秒=3.6 千米/小时

1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变化化 的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总总路路程程 除以所所用用的的时时间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平均tsv 速度速度。- 4 -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tsv vts vst 2323、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力的测量, 二力平衡条件 (1) 、力:力是物物体体对对物物体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相互互 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力)。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运动动状状态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形状状 。 (3

13、) 、力的单位是:牛牛顿顿 (简称:牛),1 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两个个鸡鸡蛋蛋所用的力。(4) 、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弹簧簧测测力力计计(是测力计的一种)(5)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拉力力 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越长长 。 (6) 、弹簧秤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校校零零 ;(2) 认清分分度度值值 和测测量量范范围围;(3)弹簧伸长的方向要与被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4)完 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量程程 。 (7)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大小小、方方向向、作作用用点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 能影响力的作作用

14、用效效果果。 (8) 重力:地地面面附附近近物物体体由由于于地地球球吸吸引引而而受受到到的的力力叫重力。重力的 方向总是竖竖直直向向下下的。重垂线的原理:重重力力的的方方向向总总是是竖竖直直向向下下的的。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作用用点点 叫重心。 (9) 重力的计算公式:G G= =m mg g, (式中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在(初中的计 算时也可取 g g= =1 10 0 N/kg。g 的物理意义是:质质量量为为1 1k kg g 的的物物体体受受到到的的重重量量为为 9 9. .8 8N N) ;重力跟质量成正正比比 。 (10)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

15、滑动摩擦,阻碍相对运动阻碍相对运动 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11)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粗糙糙程程度度和压压力力大大小小有关系。压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粗糙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12) 增大有益摩擦方法:使使接接触触面面粗粗糙糙些些和增增大大压压力力。 (13)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光滑滑 和减减小小 压力;(2)用滚滚动动 代替滑动; (3)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润滑滑油油 ;利用气气垫垫) 。 (14)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静止止状状态态或或匀匀速速直直线线运运动动 状状态态 ,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 (15) 、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相同点:大大小小相相等等、方方向向相相反反。不同点:相相 互互作作用用力力的的受受力力物物体体有有两两个个,这这两两个个力力具具有有同同时时性性(同同时时产产生生同同时时消消失失)二二 力力平平衡衡作作用用在在同同一一物物体体上上,不不具具有有同同时时性性。 (16) 、牛顿第一定律:一一切切物物体体在在没没有有受受到到外外力力作作用用的的时时候候,总总保保持持静静止止 状状态态或或匀匀速速直直线线运运动动状状态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经验验事事实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 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实验验来来证证明明这一定律)。 (17)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