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00290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29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学校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第 1 页共 28 页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 、 性质 及变化规律 的科学。2、 原子论( 道尔顿 )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 )的创立,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3、 1869 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4、 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 烧瓷器, 发明很早 ,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5、 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

2、变化。例: 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 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 依据 :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则一定有物理变化, 有物理变化则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 、吸热 、 发光 、变色 、放出气体 和生成沉淀 。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 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 物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

3、蚀性、毒性等。它们的 区别 是: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 “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实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相互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时会发生石蜡熔化的现象(物理变化)。在发

4、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实验学校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第 2 页共 28 页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所呈现出的性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所呈现出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还原性等确定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课题 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

5、手段。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棉线、外壳石蜡由石蜡 制成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形态、形状乳白色固态圆柱状颜色: 乳白色状态: 固态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浮在水上,难溶于水,硬度小密度比水小 , 硬度小 ,难溶于水点燃蜡烛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层 ,第二层最明亮,内层暗石蜡具有可燃性, 其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层, 第二层最亮, 内层暗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 后取出火柴杆 接触外焰部分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

6、量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熄灭蜡烛将蜡烛熄灭观察有白烟 白烟是石蜡的蒸汽。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汽化,而后 蒸汽燃烧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白烟燃烧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学校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第 3 页共 28 页1、原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2、现象和结论:把空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不会出现浑浊;而把呼出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会出现的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燃着的木条在空气

7、中能够燃烧,而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不出现水雾,而对着玻璃片呼气则玻璃片上会出现水雾,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总的结论:“两多一少 ”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方法: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方法: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三、实验探究的方法:A、提出科学问题;B、假想和猜测; C、制定计划; D、进行实验;E、收集证据; F、解释与结论; G、反

8、思与评价; H 、表达与交流。四、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课题 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 常用的仪器 (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 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能间接受热 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装固体)、细口瓶(装液体) 、滴瓶(装少量液体) 、集气瓶(装气体)用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仪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用来取粉末或小颗状固体)、镊子(用来取块状或较大颗粒固体)、

9、胶头滴管(用来取少量液体)器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温度计、滴瓶、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实验学校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第 4 页共 28 页1、 试管 (1) 、用途: 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溶解少量固体。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用于装配成气体的发生器。(2) 、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要先预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

10、/3 处)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防止液体受热溢出) ,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45的角度,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2、 烧杯(1) 、用途: 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2) 、注意事项 :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3、烧瓶 :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用途: 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 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4、

11、锥形瓶用途: 加热液体,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注意: 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加热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容积的2/3 5、胶头滴管用途: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注意: 先排空再吸液 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吸取液体后, 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 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能用水冲冼。6、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精确到 0

12、.1 毫升 。 注意: 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不能对量筒加热。 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操作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7、托盘天平 :称量仪器,精确到 0.1 克。8、集气瓶 : (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 用途:用于收集气体或短时间贮存少量气体。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燃烧的反应器。实验学校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第 5 页共 28 页注意事项: 不能加热 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毛玻璃片遮盖。 在瓶内作物质燃烧反应时,若有固体生成,

13、瓶底应先加少量水或铺少量细沙。9、广口瓶用途: 用于盛放固体试剂10、细口瓶用途: 用于盛放液体试剂11、漏斗用途: 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12、长颈漏斗用途: 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13、试管夹用途: 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注意事项: 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夹在距管口1/3) 手握长柄,不要把手指按在短柄上。14、铁架台用途: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15、酒精灯用途: 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注意事项: 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

14、直立放在试验台上,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好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 酒精灯的外焰最高,应用外焰部分加热。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要防止灯芯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炸裂) 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

15、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再用时不易点燃) 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16、玻璃棒用途: 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注意事项: 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 用后及时洗干净17、药匙用途:取用粉末或小颗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后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二、 药品的取用规则1、 “三不准”原则:不尝、不触、不闻。即:不准尝药品的味道不准用手接触药品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2、用量原则: 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1-2ml ,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

16、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三、 固体药品的取用工具: 块状或较大颗粒的用镊子;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 步骤: 先把容器 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实验学校人教版化学九年上册超详细知识点第 6 页共 28 页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步骤: 先把试管 横放,用药匙 (或纸槽) 把药品小心 送 至试管底部, 然后使试管 直立 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注意: 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四、 液体药品的取用: “ 多用倒,少用滴” 。工具:量筒和滴管。1、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用试剂瓶倾倒。步骤:瓶盖倒放 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