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新教师培训报告(市教研室-徐光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002891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语新教师培训报告(市教研室-徐光华)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小语新教师培训报告(市教研室-徐光华)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小语新教师培训报告(市教研室-徐光华)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小语新教师培训报告(市教研室-徐光华)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小语新教师培训报告(市教研室-徐光华)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语新教师培训报告(市教研室-徐光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语新教师培训报告(市教研室-徐光华)(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小学语文新任教师谈谈语文课堂教学 业务问题 (市教研室 徐光华) QQ:1598776044;利川小语群:199638456中国小学语文教育学会会长、著名语文教育家崔 峦指出母语教育责任如山,必须强化母语教育。因为, 母语是民族的根、国家的魂,是每个孩子每个公民的 精神家园;孩子的成长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的基点则 在学语言。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在自然科学和人文 科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与修养,就是母语水平和修养 。所以,我们要让母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明确语文教学目标 遵循语文教学规律 掌握语文教学方法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激发兴趣,养成习惯,享受快乐激发兴趣,养

2、成习惯,享受快乐以培养爱学以培养爱学 习的人习的人 创新创新教法,改进学法,经历过程教法,改进学法,经历过程以培养会学以培养会学 习的人习的人 丰富丰富积累,增强语感,传承文化积累,增强语感,传承文化以培养有底以培养有底 蕴的人蕴的人 突出突出实践,重视训练,强化落实实践,重视训练,强化落实以培养能运以培养能运 用的人用的人 全全向全体,提高素养,促进发展向全体,提高素养,促进发展以培养有后以培养有后 劲的人劲的人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总体目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

3、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 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 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 语文的基本方法。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总体目标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 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 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

4、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 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 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总体目标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 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 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 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 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

5、具书。初步 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 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一)明确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明确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什么?要清清楚楚要研究教材 在什么起点上教?要清清楚楚要研究学情 教到什么程度?要清清楚楚要研究学段目标 怎样教?要清清楚楚?要研究策略、方法、手段 教得怎么样?要清清楚楚要研究考试、评价 为什么这样教?要清清楚楚要善于反思总结(二)要明确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二)要明确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师要掌握现代课堂教学的“八大铁律”(规律、原理) 以学定教 举一反三 先学后教 以疑促疑 授人以渔 多少相宜 温故知新 灵动应变(三)要落实语文教学的基本常规(三)要落实语

6、文教学的基本常规( 备、教、辅、改、考、研备、教、辅、改、考、研)1、备(设计)教学预设研究课堂是教学实施的主阵地、主渠道,也是教学改 革的主攻点、切入点;而备课(教学设计)又是搞好 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掌握备课(教学设计 )常规、建构有效课堂,是我们每位新教师首先所面 临的严峻课题和亟待学习、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着重研究怎样备课才符合语文教学特点,怎样的 教学设计对自身教学更有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备(教学设计)的“4个吃准”(1)吃准学段目标年 级 学 段 学段目标(条目 ) (识、读、 习、口、综)1-2年级 第一学段 25条 3-4年级 第二学段 27条 5-6年级 第三

7、学段 27条 7-9年级 第四学段 34条 附1 识字教学学段目标第一学段数量:认识1600个,800个会写(300个 基本字)。质量:学会汉语拼音(重点:认读字母,关键:教会 拼音方法、培养拼音能力 );学习独立识字(借助拼音认读、学 会两种查字法;主动、独立识字)。第二学段数量:累计认识2500个,1600个会写。质 量: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习惯,会运用两种查字 法查字典、词典;写字在姿势、规范、端正、整洁方面有要求。第三学段数量:认识3000个,2500个会写。质量: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

8、美。第四学段数量: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质量: 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运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 、通行的行楷字,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附2 阅读教学学段目标第一学段 凸显识字(拼音)、写字、词语 积累、朗读教学(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第二学段 凸显词、句、段教学,加强语言 理解、积累与运用(把握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凸显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的领悟 习得(加强读与写的结合训练)。第四学段凸显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 内容、初步鉴赏等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中领悟学习叙 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附3 习作教学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以句子训练为主。培养兴趣,写想说的话 、想

9、象中的事物(看图写话、写段,二下写简单的日记、短文) ;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清楚、完整、连贯地表达。第二学段以构段训练为主。起始阶段要鼓励大胆习 作。小练笔:写片段;大作文:写实、想象、日记并重;重点: 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写清楚。 第三、四学段以谋篇训练为主。要求:具体充实 、感情真实、文从字顺、富有个性;重点:指导学生搜集素材、 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学会写篇;文体:记实文、想象 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并重。附4 口语教学学段目标(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第一学段要求: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听别人讲话能了解主要内容,听故事能复述大意;重点:鼓励学生有自

10、信地表达。第二学段要求: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别人讲话能 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重点:指导学生 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第三学段要求:注重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听人说话认真、 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 单发言。重点: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第四学段要求: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 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 图;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讨论 问题有中心、有依据、有条理。重点: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 文明

11、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即席讲话、主题演讲,不骗离话题。附5 综合性学习教学学段目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合作态度、展示交流等)第一学段要求: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 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 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活动,能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重点: 激发兴趣。第二学段要求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社会,搜集资料,用书面或口头 方式表达;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重点: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 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第三学段要求:为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 得资料,

12、写简单研究报告;策划简单活动,学写计划和总结;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组织 讨论、专题演讲。重点:学习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第四学段要求:组织办刊、演出、讨论等文学活动;能从学习和生活中出 研究主题,制订研究计划,写出研究报告;能围绕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综 合表达。重点: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成果的能力 。(2)吃准吃准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以“课标”为依据编写的,尤其以年段 目标为编写准绳。只有教师深钻教材,就能发现教学的重点目标,从而科学确立“三维目标”。【案例】人教版第三学段教材,在每组课文的前面都有一个 简明的提示(称为“单元导读”)。这些提示一般都分为两个

13、部分 :一是概述本组课文的基本内容;二是提出本组课文的教学目标 。这些教学目标,就是本组课文教学的重点目标。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有如下提示: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有联系上下文 ,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 讨论。从这个提示中,可以发现如下重点目标: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把握课文内容 的能力;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 子,懂得这样写的好处(最好能结合实际运用,促进 读写沟通);学习边阅读边提出问题讨论的学习方法。以上三个重点目标,要恰当地把他们分配到本组4 篇课文的教学之中。如教草原,可侧重于

14、; 教丝绸之路,可侧重于;教白杨,可侧重 于;教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可侧重于。(3 3)吃准课)吃准课文特点教学目标的确立,一篇课文教学重点目标 的选定,既要把握学段目标,明确教材编写意 图,同时还要注重把握课文特点。 【案例】白杨(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 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 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 精神。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形象。文中有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形象。文中有 不少句子以物喻人,句意含蓄(如不少句子以物喻人,句意含蓄(如“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爸爸只

15、是向孩子们 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 。 这是课文的特点所在,又是学习的难点所在,还这是课文的特点所在,又是学习的难点所在,还 是本组课文教学要求的重点所在,特点、难点、重点是本组课文教学要求的重点所在,特点、难点、重点 ,三点合一,理所当然,三点合一,理所当然,“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 以物喻人的写法以物喻人的写法” ”,就成为,就成为白杨白杨的重点教学目标之的重点教学目标之 一。一。由此可见,由此可见,从课文特点中揣摩教学重点目标,科从课文特点中揣摩教学重点目标,科 学确立教学学确立教学“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要求教师深钻教材,牢牢把,要求教师深钻教材,牢牢把 握课文的特点,并对课文特点形成独特的体验。握课文的特点,并对课文特点形成独特的体验。(4 4)吃准学生实际)吃准学生实际学段目标、教材编写意图、课文个性特征,这三学段目标、教材编写意图、课文个性特征,这三 者是选定教学重点目标、科学确立者是选定教学重点目标、科学确立“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的共同的共同 因素。但因素。但教学目标必须因校、因班、因人而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