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和作风2011-4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001973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宗旨和作风2011-4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宗旨和作风2011-4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宗旨和作风2011-4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宗旨和作风2011-4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宗旨和作风2011-4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宗旨和作风201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宗旨和作风2011-4(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运输学院 孙冬梅2011年5月党的宗旨和党的作风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政党:美国百科全书(1980年版)-“政党是 由个人或其他团体为了在政治系统内,通过 控制政府或影响政府政策以期行使政治权力 而建立起来的组织”。 新大英百科全书(1988年版)-政党 是为了在政治系统中通过选举或革命手段, 以取得和行使政治权力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 集团。 政党是以执政为目标的政治组织,在代议 制民主政体里,政党争取执政一般以参选 为手段,并有时结成政治联盟,在必要时 联合执政。政党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 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议题有各自的 主张,定立政纲展示愿景。-维基百科政党:(现代汉语词典):

2、代表某个阶级 、阶层或集团并为实现其利益而进行斗争的政治 组织。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 物,它是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阶级或阶 层的政治上最积极的代表,为了共同的利 益和共同的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 权和保持政权,而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政 治组织。政党有下列特点: (1)政党是一定阶级、阶层的政治组织,具有鲜明 的阶级性。 (2)政党的目的是通过一定形式的政党活动,以夺 取或控制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运用,最终实 现特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因此,夺取或控制政 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运用,是政党的基本追求 。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政党都有集中体现其基 本政治目标和政治见解的政治纲领政党

3、的政治 纲领是政党性质的集中反映,是区别不同政党的 主要标志。 ()政党是以结社自由为法律基础建立起来的社 会政治组织,有一定的组织体系 。 宗旨:主要的目的和意图 政党的宗旨:是指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目 的和意图,是党全部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党组织和每个党员一切言论和行动 所遵循的准则。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 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 :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 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 己特殊的利益。”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 本宗旨,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取向 1、党的根本宗旨是由党

4、的性质决定的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政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 谋” (2003年2月18日 新进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 委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研讨班结业 式)4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安 徽调研时指出: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始终保持平常之心,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能否坚持这一宗旨是区别工人阶级政党 同其他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根本标志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坚持历史唯物 主义的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

5、的主体和社会的主人,他们不仅是物质财富 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而且也是实现社会变 革,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 史的动力。3、这是由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历史使命 所决定的。 实现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 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是我们党在新世 纪新阶段的伟大历史使命。党的这一历史使命,不仅完全体现了工人阶级的 意志和愿望,也完全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一切工作 的基本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 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 。这个宗旨所涵盖的思想内容有三层含义: 一是标明服务的范围是“

6、人民”,强调是为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而不是为 少数人。这是宗旨内涵中“量”的界限,更是“质” 的界限,它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的价值取向 、执政理念的本质特征。 二 是标明服务的要求要做到“完全”、“彻底 ”、“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这就保持 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永远同人民心连 心,真正显示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 色。胡锦涛:“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 格的根本标尺。” 三是标明服务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一 个“谋”字充分表明:服务主体在精神状态上是主动地自觉地服务,而不是消极 应付;思路上是创造性地服务,而不是墨守成规;行动上是脚踏实地

7、地服务,而不是坐而论道、 患得患失;标准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 不答应作为最高的检验标准,而不是自我满足、 自以为是。 党章:“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 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是脱离群众。”瓮安事件瓮安“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副书记 王富玉分析认为,瓮安三中学生李树芬溺水死亡这一简单 的当事人非正常死亡事件,为何酿成了滔天大祸,值得深 思。概括地讲,在于当地积案过多,积怨过深,积重难返一 是当地党委、政府及公安部门维稳工作在思想和行动上并未高度重视。二 是对刑事犯罪活动打击不力。三 是群众的一些合法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近年来,瓮安县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

8、 出现 了各种矛盾,没有得到及时化解。大量积案 和积怨的存在,是导致党群干群警民关系紧张, 甚至出现了仇官、仇警、仇富心理的重要原因, 使部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心不足、信任不够, 以至于事态恶化,发展到不可收拾。四 是事件反映出瓮安县基层组织和少数党员 干部党性丧失,政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 薄, 一些部门和干部在遇到矛盾和问 题时,不敢面对群众,不善于深入群众、耐 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对群众的冷暖关心不 够。三、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自 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949、10、1 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成为执 政党 执政地位是一把双刃剑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

9、定 (年月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 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党面临的新形势国际新形势政治、经济、科技国内新形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智能化科技智能化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信息多样化信息多样化工业化工业化信息化信息化城镇化城镇化市场化市场化国际化国际化长期执政考验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国力的竞争前台: 科技、 经济、 人才后台: 思想、 制度、 文化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年月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 次全体会议)“无产阶级

10、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 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 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 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 民执好政、掌好权。 ”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 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 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七大报告 一、

11、党的作风的内涵、特点和实质1、党风内涵 党的整体(包括党的各级组织 和党员个人)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 生活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党风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 于行动。党风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 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2、党风的特点外在性党风通过行动体现出来,是有形的、实实在 在的言论和行动,人民群众可以看得见,感受得到 。 一贯性党风是一种长期的、一贯的行为,是在较长 时间内存在和发生作用的。 群体性党风是多数人或一定数量人的行为。 多样性党风可以表现在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活动的 各个方面,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时代性党风的具体表现形式和

12、党风建设的侧重点, 受客观历史条件的影响,随时代的变化会发生某些 变化3、党风的实质党风的实质: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核心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政党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党风是人民群众认识党的最直接、最简便的 途径。 党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威信、党的形象 ,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程度。 党风建设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巩固党与人民群 众的联系。党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中心问题。从宏 观上讲,解决党风问题实质上是解决党群关系问题 。我们党高度重视党风建设,就是为了保持和巩固 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二、党风的发展规律1、党风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相联系。政治路线决定党风,党风直接影响政治

13、路线。 2、党风与党性和世界观密切相联系。党性是党风的内在根底,党风是党性的自然反映 和外在表现,二者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世界观是党性的基础和灵魂,决定党性,党性由 党风表现 ,党风从思想根源上说是世界观的问题 。 3、党风的发展受社会心理影响。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可促进优良党风的巩固与发 展。三、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求我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革命的理论作指导,任何实践都将是盲目 的实践。二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革命理论只 有面向实践,指导实践,同实践相结合,受实践检 验,随着实

14、践的发展而发展,它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和战斗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 作风,也就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要做到:第一,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第二,在行动上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第三,凡事以广大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 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标准。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所谓“批评”,就是指对别人的缺点和错 误提出意见;所谓“自我批评”,就是指对自 己的缺点,错误做出检查。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相互区别的,又是 相互联系的。自我批评是基础,是前提, 是条件。没有认真的自我批评精神,也不 可能正确对待批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15、四、加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1、党风建设面临的两大考验 执政的考验 对外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2、党的领导人对党风建设的阐述 1949、3,七届二中,毛泽东报告“务必使 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 的作风。” 1991、12江泽民到西柏坡,题词:“牢记两 个务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02、12胡锦涛到西柏坡,讲话强调“我们 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中共中央2001年9月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 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本

16、本主义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 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 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 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3、党的十七大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 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 党的建设的主线是: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 建设; 内容把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四大建设拓 展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五 大建设,并且明确了这五大建设的重点;把 “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具 有现实的针对性和重大意义。 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 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的建设在不断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